第五章 法律責任
【正文】第五十八條 委托人違反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委托拍賣其沒有所有權或者依法不得處分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拍賣人明知委托人對拍賣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沒有所有權或者依法不得處分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釋義】拍賣法第六條明確規定,拍賣標的應當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處分的財產權利。如果委托人委托拍賣的標的并非為他所有或其有財產未經分割,遺囑、遺贈物未經確定,所有權歸屬尚有糾紛,或拍賣的財產權利并非委托人可以依法處分,如國有資產未經評估,該國有企業即不能將其委托拍賣。由于委托人的上述行為給拍賣人或買受人造成的損失,委托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拍賣人明知委托人對委托拍賣的物品或財產權利沒有所有權或依法不得處分,而仍對其進行拍賣的,對買受人造成的損失應由拍賣人和委托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 國家機關違反本法第九條的規定,將應當委托財產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拍賣的物品擅自處理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給國家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對國家機關違反關于罰 沒公物拍賣的規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根據本法第九條規定,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應當委托拍賣的物品,包括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稅款、罰沒的物品和其他物品以及由人民法院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罰金、罰款的物品、無法返還的追回物品等,國家機關應當委托財產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進行拍賣,拍賣所得上交國家財政。而國家機關違反這項規定,將上述物品擅自處理,如私自買賣,私自轉讓等,應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本條規定的責任人員包括對此項工作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對擅自處理公物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對于這些責任人員,既可以由本單位追究行政責任,也可以由上一級國家機關予以行政處分。
因為這些行為給國家造成損失的,應由作出該行為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條 本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未經許可登記設立拍賣企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可以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釋義】拍賣法對經營拍賣業作出了較為嚴格的規定。設立拍賣企業必須經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審核許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主管部門的審核許可,并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都不得非法設立拍賣企業,從事拍賣業。私自設立拍賣企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取締。私自經營拍賣,組織拍賣活動而獲取的非法傭金及其他違法所得,要予以沒收,并可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 拍賣人、委托人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未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給買受人造成損害的,買受人有權向拍賣人要求賠償;屬于委托人責任的,拍賣人有權向委托人追償。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因拍賣標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釋義】本條第一款規定了委托人和拍賣人的瑕疵擔保責任。瑕疵擔保責任是基于委托人和拍賣人的瑕疵擔保義務而產生的,這是買賣合同的一般原則。出賣人應當保證其出賣的物品符合雙方對質量、標準、品種的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應當符合通常的使用目的或者訂立合同時雙方以明示或默示約定的特定使用目的。拍賣作為一種特殊的買賣方式,存在著委托人、拍賣人與買受人三方的法律關系。無論是拍賣人沒有向買受人說明標的的瑕疵,還是委托人沒有向拍賣人說明拍賣的瑕疵,買受人 因此而受到損害的,都有權向拍賣人要求承擔賠償責任,拍賣人應當進行賠償。拍賣人在進行賠償后,如果責任屬于委托人的,有權向委托人追償。#p#分頁標題#e#
本條第二款規定了拍賣人和委托人的負責條款。如果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品質的,競買人或買受人應當自行判斷,對拍賣標的進行分析和鑒定,以決定是否買受。如買受人對拍賣標的買受以后,發現拍賣標的存在缺陷,后果自負,因為拍賣人和委托人已事先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完善狀況,不存在欺詐或惡意串通的意圖。本條第三款規定了當事人因委托人或拍賣人一方對瑕疵未作聲明而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這同民法通則中的規定是相一致的,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本條第四款規定,因拍賣標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請求賠償的訴訟期間,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根據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買受人因拍賣標的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這條規定。同時,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用戶、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安全使用期的除外。這款規定同樣對因拍賣標的缺陷造成損害請求賠償的買受人適用。
第六十二條 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參與競買或者委托他人代為競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拍賣人給予警告,可以處拍賣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釋義】拍賣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競買人的身份參與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并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拍賣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拍賣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本企業組織的拍賣活動中參與競買或者委托他人代為競買,是一種極不規范的行為,其目的是在于影響其他競買人的競買活動,誘導他們提出更高的應價,最終抬高拍賣標的的成交價,獲取更高的傭金。本條規定了這種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情節較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拍賣人給予警告;情節較重的,可處拍賣所得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停止其經營拍賣業的權利。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拍賣人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拍賣所得。
【釋義】拍賣人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財產,在拍賣行業中稱為拍賣自營,與拍賣行業中介經營的性質相悖,對這種拍賣自營行為進行限制,有利于維護拍賣活動公開、公正和公平的原 則。拍賣業所從事的經營活動從本質上說屬于中介服務的活動。如果拍賣人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財產權利,也就是集拍賣人與委托人于一身,實際上作起了直接的買賣經營,違反了拍賣活動的宗旨,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本條規定對這種行為的處罰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拍賣所得。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委托人參與競買或者委托他人代為競買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委托人處拍賣成交價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委托人不得參與競買,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拍賣行為的過程本是委托人與拍賣人訂立拍賣合同,通過拍賣人這一中介賣出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本不需要以競買的身份參與競買。其參加競買的目的,是為了抬高價款,直接損害了競買人的利益。對委托人的這一行為,本條規定的處罰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委托人處拍賣成交價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競買人之間、競買人與拍賣人之間惡意串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拍賣無效,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參與惡意串通的競買人處最高應價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對參與惡意串通的拍賣人處最高應價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p#分頁標題#e#
【釋義】競買人之間、競買人與拍賣人之間在拍賣活動中故意壓價或抬價,損害委托人或其他競買人的利益,應當宣布拍賣無效,各行為人之間還應承擔連帶責任。本條規定對拍賣人與競買人的處罰有所不同,對拍賣人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處罰更為嚴厲,說明法律對拍賣行業規范性的重視。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四章第四節關于傭金比例的規定收取傭金的,拍賣人應當將超收部分返還委托人、買受人。物價管理部門可以對拍賣人處拍賣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法第四章第四節規定了傭金收取的比例。對拍賣私物和拍賣公物作了不同的規定,其中拍賣私物的傭金可以約定,拍賣公物的傭金只能按法律規定的比例收取。拍賣人違反規定向委托人和買受人收取超過百分之五的傭金或違反傭金比例按照同拍賣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以及在拍賣未成交時,收取過多的不合理費用,應將超收的部分返還委托人、買受人。同時規定對違反傭金收取原則的處罰部門是物價管理部門,可對拍賣人處拍賣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森林防火條例
2008-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10-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