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釋義】 本條是關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經營、管理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是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的修訂。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第一款)“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第二款)本條規定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的規定有以下幾處修訂:一是將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中的兩款規定合并為一款,分三個層次作了規定。二是將第八條中“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和“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各該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分別修改為“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和“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使得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和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落到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上,以同“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的規定相一致。三是將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暗含的村民小組明確規定出來,進一步確立村民小組的法律地位。四是刪去了原土地管理法關于“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中的“村農業生產合作社”一詞。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稱有多種,一般不再稱“農業生產合作社”。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條規定對原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的規定并沒有作實質性的修改。
二、關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經營、管理,本條規定分為三種情況:
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這一規定的含義是:一是這里的“村”為行政村,即設立村民委員會的村,而非自然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就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行政村農民集體所有。二是這里所講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理解為農村中有土地所有權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所規定的村民委員會。三是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或者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這是因為考慮到自從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有些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健全,難以完成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任務,需要由行使自治權的村民委員會來行使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土地的職能。因此,如果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就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如果沒有以村為單位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2.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一規定的含義是:一是這里的村民小組是指行政村內的由村民組成的自治組織。關于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有所規定,應按照該法的有關規定來理解。本條規定“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指該土地在改革開放以前就分別屬于兩個以上的生產隊,現在其土地仍然分別屬于相當于原生產隊的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的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或者由村民小組經營、管理。這是因為考慮到自從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有些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已不健全,難以完成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任務,需要具有一定自治權的村民小組來行使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土地的職能。因此,如果村內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就由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如果沒有村內的集體經濟組織,則由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3.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這種情況包括:一是指改革開放以前,原來以人民公社為核算單位的土地,在公社改為鄉(鎮)以后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二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公社一級掌握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仍然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上述兩種情況下的土地仍然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三、本條規定實際上是以法律的形式,繼續維持了我國廣大農村以往實行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基本形式,使得黨在農村的政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進而保護和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