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海域使用權人可以請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排除妨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造成損失的,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
【釋義】本條是關于海域使用權人請求排除妨害及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
一、本法第23條規定,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并獲得收益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一條是對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用海活動進行保護的規定。依照本法規定,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海域使用權人,在規定的海域內的用海活動是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說,在特定的海域內使用海域的活動是海域使用權人專有的權利,這項權利是經過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合法的權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海域使用權人的同意在特定海域內進行其他的排他性用海活動是非法的,其行為將會侵犯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直接侵犯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權利。這里所說的直接侵犯,是指侵權人在海域使用權人擁有使用權的海域內從事了侵犯海域使用權人正當使用該海域的權利或者侵權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海域使用權人通過使用海域獲得收益的權利。獲得海域使用權證書后,海域使用權人即可在特定的海域內按照規定的用途進行排他性的用海活動,例如養殖、鹽業和旅游等。其他單位和個人未經海域使用權人的同意,在其使用海域內進行其他排他性的用海活動或者進行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用海的活動都是侵犯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權利。海域使用權人通過用海活動所產生的合法收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各種理由將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所獲得的收益據為己有或者采取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獲得收益的行為。二是間接侵犯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權利,這里所說的間接侵犯,主要是指通過損害相鄰關系侵害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和獲得收益的權利。所謂相鄰關系,是指不動產的相鄰各方行使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海域作為不動產,相鄰海域的使用權人之間存在相鄰關系。相鄰海域的使用權人可以以自己的意志行使其權利,但不得損害相鄰海域使用權人的權利。例如,相鄰海域的一方使用權人在其使用的海域內施放有毒有害的物質,致使相鄰海域的另一方使用權人無法養殖。但在通常情況下,妨害的性質既是侵權行為,又是濫用所有權的行為。在確定妨害責任時,大都采取“過度妨害”或者“妨害超出了鄰人所應忍受的一般界限”的標準。因此,相鄰各方應適當容忍來自于他方的輕微的損害,但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和習慣,相鄰一方給他人造成了過度的損害,這種損害已經超出了鄰人所應忍受的界限,則表明侵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應向受害人付因侵權行為所致損害的賠償責任。
依照本法規定,使用海域應當先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海域使用申請,經批準后由相應級別的人民政府頒發海域使用權證書,確認海域使用人的海域使用權。
三、海域使用權人請求排除妨害的途徑及損害賠償責任。
(一)對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的,海域使用權人可以請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排除妨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海域使用權人的正當用海活動受到妨害、阻撓時,海域使用權人既可以要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以行政手段排除妨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運用司法手段,排除妨害。
(二)對阻撓、妨害海域使用權人依法使用海域并且因此而給海域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妨害人應當給予相應的賠償以彌補海域使用權人的損失。構成損害賠償責任,一般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是違法行為人的不當行為確實給海域使用權人的正當用海活動造成了實際的損失;二是違法行為人給海域使用權人造成的損害與其侵權行為有因果關系;三是有關法律規定應當給予賠償的情形。損害賠償責任可以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以調解的方式要求違法行為人承擔,海域使用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違法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2016-09-0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年修訂)
2010-08-28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