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三十七條 參加導游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或者在相關旅游行業組織注冊的人員,可以申請取得導游證。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導游執業資格制度的規定。
我國的導游執業資格制度始于20世紀80年代。國務院1987年的《導游人員管理暫行規定》和1999年頒布的《導游人員管理條例》明確了導游執業資格認可的條件和程序,國家旅游局陸續頒布了《導游證管理辦法》、《導游人員管理實施辦法》等規定,構建了我國的導游執業資格制度。
實行導游執業資格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導游職業直接提供公眾服務,需要具備特殊信譽和技能。導游是為旅游者提供向導、講解及相關旅游服務的人員,是“體力”加“智力”高度結合的職業,是文化傳播者和地方乃至國家形象宣傳大使,是需要掌握語言、歷史地理文化、心理學和美學、社會經濟、政策法規、旅游常識等知識的雜家,需要具備語言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安全保障和應急處理能力。二是導游服務需要有較高的應變能力。旅游者在旅途中,可能會遭遇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治安等突發事件,導游如何及時、有效防范和應對,關乎旅游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和旅游舒適度。三是保障旅游者權益的需要。導游執業時,一般獨立完成相關工作,旅行社很難有效控制,對導游沒有足夠的責任要求和制度約束,將給旅游者人身、財產權益造成較大損害,單靠事后監管或旅行社民事賠償,難以從根本上減少或者杜絕此類危害事件的發生,實行執業許可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實施)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五號)
2012-03-14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