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九十二條 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于旅游糾紛解決途徑的規定。
旅游糾紛屬于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解決的方式和途徑。雙方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途徑,具有不同的特點,旅游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運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雙方協商
雙方協商又稱雙方和解,即由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雙方協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本著解決問題的誠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交換意見互諒互讓,從而協商解決爭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直接、及時、平和,成本較低,對雙方都有利。但雙方協商的缺點在于協商結果無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旦一方或雙方反悔,則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再行解決。
二、調解
調解是指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通過勸解、疏導等,使雙方自愿進行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方法。調解有利于消除隔閡,防止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被實踐證明是解決民事法律糾紛較為有效的方式。調解需要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糾紛所運用的依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關于主持調解的第三方的選擇,法律采取列舉和指引相結合的方法表述:旅游者是消費者,旅游糾紛是消費糾紛,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協會具有調解功能,旅游爭議雙方可以向消費者協會申請調解;根據本法規定,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具有調解功能,爭議雙方也可向其申請調解;除此之外,法定的調解機構還有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程序和調解協議效力等內容作了規定,民間也還有各種各樣的調解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13修訂)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