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海南、江西、吉林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稅務局《關于繼續給華僑農場以政策支持的請示》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研究執行。
一九九O年五月二十七日
關于繼續給華僑農場以政策支持的請示
國務院: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國營華僑農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發[1985]26號)確定的對華僑農場扶持政策即將到期,根據《國務院關于批轉僑務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國發[1989]45號)的精神,去年,國務院僑辦會同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稅務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的部分華僑農場進行了調查。各地政府對這次調查十分重視,并派有關人員參加。現將調查的主要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請示如下:
一、四年來,華僑農場有了明顯的發展和變化。
為了促進華僑農場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生產發展,中央給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必要的財政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國家扶持華僑農場的各項獎金共計一億四千八百萬元。在中央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各地人民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華僑農場積極采取措施,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實行內部改革和領導體制改革。四年來,華僑農場的生產建設有了較大發展,職工生活也有所改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一)調整產業結構,逐步由單一產業結構向農工商綜合經營的方向轉變。調查的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四省、自治區華僑農場工農業生產總值一九八八年比一九八四年翻了近一番;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一九八四年56%增至一九八八年的71%.
(二)普遍推行了職工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了等級工資制,職工只保留檔案工資,打破了大鍋飯,改農場一級經營為農場和職工雙層經營,把職工的分散經營與農場的統一經營結合起來,適合當前華僑農場的生產發展水平,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
(三)華僑農場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職工收入有較大提高。調查的四省、自治區大部分華僑農場扭虧為盈;職工年收入比一九八四年有較多的增長。
(四)華僑農場重新調整安置歸難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使部分歸難僑從土地或農場分離出來重新安置,緩和了農場勞力過剩的矛盾。二是對具有一技之長的歸難僑調整對口安置,使他們的專長得了發揮。三是在部分生產條件很差的安置點,解決了歸難僑的生產、生活出路。
二、華僑農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發展不平衡,除少數農場生產發展較快外,多數農場剛剛起步,虧損面還比較大。特別是一部分地處邊遠山區的農場,由于生產條件差,地理環境封閉,距離中心城市較遠,信息閉塞,給發展商品經濟帶來很大困難,加上過去對落后地區華僑農場重點扶持不夠,使沿海與內陸、平原與山區的農場生產發展極不平衡。
(二)對華僑農場免稅資金的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搞工業項目多,直接用于改歸難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的比例。二是沒有更多地用于扶持貧困農場。三是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不按規定使用,有些農場將免稅資金用作流動資金、償還貸款;還有的受不正之風影響,使用不當。
(三)華僑農場社會性、政策性支出負擔很重。華僑農場是一個小社會,文教衛生、公安保衛、計劃生育,樣樣俱全。離退休、退職職工的工資負擔也很重。一些本來是地方政府職能范圍的事,現在均由農場負擔,非生產人員過多,職工負擔過重。
(四)地處邊遠山區的華僑農場,由于自然條件差,生產力低下,經濟基礎薄弱,發展十分緩慢。安置在這類農場的歸難僑職工生活仍很困難。干部、職工和歸難僑思想很不穩定。尤其突出的是,隨著歸難僑人口自然增長,住房欠債很多,歸難僑子弟就業相當困難。一些六十年代初期建的簡易住房亟需改建;不少嚴重缺房戶,居住十分擁擠,一家幾個大男大女同居一室的情況相當普通。還有一些農場的難僑安置點生活條件極差,至今連日常飲水還沒有解決。
三、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鑒于華僑農場基本上是安置性質的,保證歸難僑的穩定十分重要,關系到我國的對外政治影響。目前,仍然有相當部分的華僑農場及歸難僑比較困難,經濟基礎十分脆弱,還需要在免稅期滿后繼續給予必要的財政扶持,以鞏固和發展華僑農場的改革成果,并使華僑農場及歸難僑逐步培育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為此我們建議:
(一)關于國家財政補貼、補助問題。“七五”期間,由國家財政每年核定華僑農場虧損補貼二千五百萬元;歸難僑離退休、退職職工工資補助,出國探親、定居補助,中小學校經費補助等項一千五百萬元;兩項合計四千萬元,“八五”期間繼續保留。上述國家撥給的補貼、補助,各有關省、自治區財政部門要改變過去平均使用的辦法,集中用于扶持虧損華僑農場和貧困歸難僑,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開辟生產門路,發展家庭種植業、養殖業和其他服務行業,培養自身“造血”功能,使之盡快脫貧。
(二)關于基本建設投資問題。華僑農場、工廠屬地方企業,有關省、自治區應把華僑農場、工廠的基本建設納本本地區的建設和發展規劃,并在建設資金的安排上給予照顧。考慮到許多華僑農場還存在一定困難,在有關省、自治區安排基建投資的基礎上,國家在“八五”期間將根據國家財力情況繼續給予扶持。國家支持的基建投資,應全部作于貧困華僑農場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和農田建設等基礎設施,以及必需的配套設施,改善生產條件,發展農副業生產,改善歸難僑的生活條件;農場主管部門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華僑農場及其主管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基建審批程序,編制各自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并按規定程序報批。國家補助華僑農場的基本建設投資、建設項目,由省、自治區計委(計經委)審核匯總,隨年度計劃一并報國家計委。經國家計委商國務院僑辦審批后,在年度計劃中安排。
(三)關于稅收問題。華僑農場五年免稅期滿后,應恢復征稅。對按規定繳納確有困難的農場,可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各有關省、自治區財政廳、稅務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期限的減稅、免稅照顧。有關省、自治區財政、稅務、僑務部門要對免稅資金加強管理,保證免稅資金專款專用。對于利用免稅資金搞不正之風的,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繩之以法。
以上請示,如無不當,請批轉有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執行。
國務院僑辦
國家計委財政部
國家稅務局
一九九O年四月十七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修訂案的決定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