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吸收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不強。為了進一步發揮教育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積極作用,普遍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科技素質,我部決定組織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需求為導向,動員組織農村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在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同時,對在鄉農村勞動力普遍開展適合當地生產需求的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普遍提高,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和農民持續增收服務,為扶貧開發服務,為解決“三農”問題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目標任務
2005-2007年,要在現有培訓規模的基礎上,努力擴大培訓規模。全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人數逐年增長1500萬人以上,農民培訓率逐年增長5個百分點以上,爭取到2007年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人數達到1億人次,農村勞動力年培訓率達到35%以上,每個農戶有一個勞動力通過培訓掌握1-2項實用技術,農民家庭人均收入有明顯提高,促進貧困農戶擺脫貧困。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增強為“三農”服務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結合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形勢的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各級各類學校的培訓任務。
三、政策措施
1.加強領導,確保計劃順利實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統籌領導下,加強“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與農業、科技、扶貧等部門密切合作,廣泛動員組織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培訓。各地要充實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拓展其工作內容,加強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的領導和組織實施工作。
2.加強培訓網絡建設,提高培訓能力。各地要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發揮高等農業院校和“高校農業科技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的技術帶動與輻射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遠程教育資源,努力形成以農業院校為科技源頭,覆蓋縣、鄉、村的實用型和開放型的農民實用技術教育培訓網絡,使廣大農民能就近學習先進的實用技術和科學文化知識,為在農村地區逐步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創造條件。每個縣要辦好一所示范性職業學校,使之成為面向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開放的、多功能的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中心。要繼續辦好鄉鎮、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繼續開展骨干學校建設活動,形成一大批技術引進、實驗示范、教育培訓、推廣服務能力較強的學校,發揮其在農村實用技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機遇,調整充實成人教育資源。普通中小學要利用現有的師資、校舍和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積極支持農村勞動力培訓。在沒有獨立設置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地方,普通中小學要一校掛兩牌,日校辦夜校,安排人員負責此項工作,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
要充分利用農業、科技、扶貧、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研究、推廣、教育培訓資源,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服務。
3.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培訓質量。要按照當地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和生產實際的需要,確定培訓內容和推廣項目,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培訓。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以多種合作方式,引進適合當地需要的新技術和新品種,進行實驗、示范、培訓和推廣。要按照成人學習的特點,把課堂教學、現場培訓、遠程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衛星電視、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平臺,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努力做到培訓一批農民,推廣一批技術,發展一項產業,振興一方經濟。承擔培訓任務的學校都要建立包括培訓人員、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效果跟蹤等內容的培訓臺帳制度。
4.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是搞好農村成人教育工作、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重要保證。要抓緊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國辦發[2001]74號)精神,落實農村成人教育教師編制。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崗位聘任制和目標責任制,進一步調動農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加強對農村成人教育干部教師和普通中小學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成人教育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或中級以上技術等級證書。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在職務評聘、專業技術考核、福利、評選先進等方面與普通中小學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5.多渠道籌措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經費。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提出的“各級財政要大幅度增加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投入”的要求。繼續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提出的“各級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經費和扶貧資金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安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的建設經費”、“在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同時,也要增加對職業教育、農民培訓和掃盲教育的經費投入”的要求,實行政府、農民個人共同分擔的經費籌措機制。加強與扶貧部門協調,爭取在中央和地方扶貧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量的經費,用于貧困家庭勞動力的實用技術培訓。在政府補貼的同時,按照有關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由農民個人支付一定的培訓費用,有條件的學校對家庭經濟貧困的農民適當減免費用。要采取培訓券、報帳制等方式,真正發揮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參訓農民直接受益。教育部安排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專項經費,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安排專項經費,支持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6.建立檢查評估和表彰獎勵機制。各地要按照本計劃的要求,結合地方已經實施的農村成人教育方面的“工程”、“計劃”,因地制宜地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培訓目標和推進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各地要加強檢查評估,建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進展情況報告制度,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情況列入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教育部將對各地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實施情況組織檢查評估,定期公布各地進展情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定期表彰獎勵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成效顯著的學校和個人,做好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的宣傳報道工作。
二00五年三月十七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訂)
2015-08-2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9-03-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8-11-10國務院關于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08-01-15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