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管理,確保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安全和保值,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革和加強醫藥儲備工作的通知》(國發[1997]23號)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醫藥儲備資金主要用于儲備重大災情、疫情、急救等突發事件和戰略儲備所需的醫藥商品儲備(含藥品、醫療器械、化學試劑、玻璃儀器等四大類商品,下同)。醫藥儲備資金必須保證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挪用。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所有承擔國家醫藥儲備任務并占用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單位。
第四條 國家醫藥儲備的資金來源:
(1)中央財政撥款(包括以前年度撥入的醫藥儲備資金);
(2)銀行專項貸款;
(3)國內外有關單位的捐款及其它資金。
第二章 資金的使用與管理
第五條 為管好用好國家醫藥儲備資金,有利于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調動,中央醫藥儲備工作原則上應委托符合規定條件的中央直屬企業承擔。對沒有中央直屬企業或中央直屬企業不符合儲備條件的地區經商財政部同意也可委托符合規定條件的地方企業承擔。
第六條 儲備資金的撥付。國家醫藥管理局財務部門根據計劃部門下達的儲備計劃,結合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結存情況,商財政部同意后,再向承擔醫藥儲備任務的企業(以下簡稱儲備企業)及時下達撥付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正式通知,并按規定的程序下撥國家醫藥儲備資金。
第七條 儲備資金的調整。因醫藥儲備計劃調整或其它因素影響,對儲備企業的醫藥儲備量調整時,儲備企業占用的儲備資金也要做相應調整,即:國家醫藥管理局財務部門根據調整后的儲備計劃,向儲備企業下達正式書面通知,并據以增撥或調回國家醫藥儲備資金。
第八條 為確保國家醫藥儲備資金有效使用,在沒有發生特大災情、疫情等突發事件時,國家撥付的醫藥儲備資金,應有資金總量的70%以上以實物形態儲存在儲備企業。
第九條 凡經國家醫藥管理局安排向災區、疫情發生地區及其他地區調撥國家儲備藥品,儲備企業要按國家規定的銷售價格與接收藥品的單位進行結算,調出的藥品不屬國家定價品種時,按市場價格確定結算價格;但市場價格低于儲備商品的成本價格時,一般應按保本原則核定,確保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完整。
第十條 承擔中央醫藥儲備任務的企業按指令調出儲備藥品后,要及時收回貨款,并迅速按儲備計劃補充儲備藥品。
第三章 財務管理
第十一條 醫藥管理局的財務部門,要建立、健全醫藥儲備資金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報表,要參與醫藥儲備計劃的制定和調整,負責儲備資金的調配和內部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 儲備企業要指定專門財務人員負責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管理工作,并保持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
第十三條 儲備企業應對國家撥入的醫藥儲備資金及儲備商品的品種、數量單獨設帳反映,準確地反映儲備資金的來源、占用和結存。
第十四條 國家醫藥儲備資金在醫藥主管部門暫存期間形成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相應增加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納入儲備計劃,用于醫藥儲備,不得挪作它用。在儲備企業中形成的利息收入,相應沖減儲備企業的財務費用。
第十五條 儲備商品輪換、調撥等收入計入儲備企業產品銷售收入下設的“特種醫藥儲備收入”科目,并按后進先出法結轉銷售成本。儲備企業因承擔中央醫藥儲備任務而發生的采購、運輸、倉儲、保管、輪換等工作費用,列入儲備企業有關費用科目,由儲備企業當期損益承擔。儲備企業按國家指令調出醫藥儲備商品,采取取貨制進行結算。
第十六條 根據國家災疫情預報,如現有儲備資金一時不能滿足儲備需要時,國家醫藥管理局在規定的儲備額度內可按規定程序向銀行申請專項貸款,
貸款利息列入儲備企業財務費用。
第十七條 儲備企業每半年按要求將儲備資金的增減變化及商品輪換、調拔等情況和有關財務報表報送國家醫藥管理局。年度終了,由國家醫藥管理局匯總后隨企業財務決算一并報送財政部審批。
第四章 監督與檢查
第十八條 國家醫藥管理局要對中央醫藥儲備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考核,并將資金檢查考核情況報送有關部門;資金檢查考核情況作為確立儲備企業的主要依據之一。
第十九條 儲備企業每年要進行定期自查。年度終了,儲備企業應結合年度財務決算審計工作,將醫藥儲備資金自查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專題上報國家醫藥管理局。
第二十條 國家醫藥管理局在向儲備企業下達醫藥儲備計劃及撥付醫藥儲備資金通知時,要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第二十一條 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負責對國家醫藥儲備資金的日常監督,不定期檢查醫藥儲備資金的管理和財務收支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財政部報告。
第二十二條 中央醫藥儲備中專門用于解毒、抗輻射等急救工作的特殊儲備商品,儲備企業應積極創造條件進行輪換,確保儲備商品的安全有效。確因輪換困難,形成藥品過期失效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和國家政策的重大調整引起的醫藥儲備資金損失,儲備企業應在規定的失效時間或損失之后一個月內。分品種、規模、數量、金額列表上報國家醫藥管理局,同時需附報有關儲備商品的質量檢驗報告和下達計劃部門的書面審查意見。上報國家醫藥管理局前,必須由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簽署審查意見,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核匯總后報財政部審查處理。
第二十三條 各承擔醫藥儲備任務的企業要按規定管好用好醫藥儲備資金。對違反規定,挪用儲備資金,造成儲備資金損失的,將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的責任,并抽回全部醫藥儲備資金,撤消企業的醫藥儲備資格。情節嚴重、延誤災情、疫情、急救等用藥急需的,由有關部門給予紀律處分;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地方醫藥儲備資金由省級人民政府比照本辦法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籌集;地方醫藥儲備資金的財務管理辦法由各省級財政、醫藥行政主管部門參照本辦法制定,并報財政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備案。
第二十五條 醫藥儲備企業要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并報國家醫藥管理局和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備案。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以前的規定凡與本辦法不符的一律按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