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由二名以上符合規定條件的合伙人,以書面協議形式設立,共同出資,共同執業,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由各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以各自的財產承擔責任。
合伙事務所資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和賠償金時,由合伙人的個人財產清償。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條 設立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有二名以上符合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注冊會計師為合伙人,以合伙人聘用一定數量符合規定條件的注冊會計師和其他專業人員參加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2.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3.有能夠滿足執業和其他業務工作所需要的資金。
第五條 申請成為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注冊會計師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2.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有效證書,有五年以上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獨立審計業務的經驗和良好的道德紀錄;
3.不在其他單位從事謀取工資收入的工作;
4.至申請日止在申請注冊地連續居住一年以上。
第六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設立有限責任合伙人。有限責任合伙人不得超過合伙人總數的1/3.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擔任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
1.只出資而不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從事業務的人員;
2.超過國家規定職齡的人員;
3.不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人員;
4.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條、第十三條情形之一的人員。
第八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設立合伙人管理委員會,由若干主要合伙人組成。管理委員會推舉其中一名合伙人擔任負責人。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即為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不設立合伙人管理委員會的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可由全體合伙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重大問題集體作出決定,并推舉主任會計師一人擔任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主任會計師必須由合伙人擔任。
第九條 合伙人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統一規定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不得稱為公司或者使用其他容易引起誤解的名稱。
第十條 設立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由合伙發起人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遞交申請書并附送下列文件:
1.合伙人協議書;
2.各合伙人姓名、簡歷、住址、注冊會計師證書復印件及從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業務時間、有關業績及職業道德的證明;
3.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章程;
4.合伙人出資和個人財產的有效證明;
5.其他注冊會計師及助理人員姓名、簡歷、住址及注冊會計師證書和年檢紀錄以及助理人員有關情況的說明;
6.辦公地址及辦公用房產權或使用的證明;
7.審批機關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訂立的合伙人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會計師事務所名稱、地址;
2.合伙人姓名、資歷、住址;
3.出資總額,合伙人出資方式和出資額及應承擔債務的份額;
4.合伙人的權力和義務;
5.合伙人的加入、退出的規定及程序;
6.組織和管理。
第十二條 設立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提出申請。
第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在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20天內初審結束,由同級財政廳(局)主管負責人簽署同意批準或者不同意批準的意見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復查后報財政部于20天內作出批準或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十四條 經批準設立的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持批準的文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辦理執業登記,并由登記執業的協會予以公布。
第十五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變動,合伙協議書的修改應當報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和財政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風險基金,或向保險機構投保職業保險。建立風險基金的,每年提取的基金數應當不少于業務收入的10%。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扣除各項費用,按合伙人應分配額繳納所得稅后,提取不低于30%作為共同基金,其余部分由合伙人按照協議進行分配。共同基金屬于合伙人權益。
第十七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其他條件已經符合執行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業務要求,但其出資額、風險基金和共同基金未達到100萬元以上人民幣時,不得從事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業務。
第十八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核算,依法納稅,執行財政部規定的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制度。
第十九條 負有限責任的會計師事務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審批機關申請改組為合伙會計師事務所:
1.原發起單位書面同意;
2.符合本暫行規定第五條所規定的條件,并按第十條規定重新報批;
3.原發起單位所投資金已全部退還;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的權益已妥善處理;
4.不再繼承原會計師事務所的一切權利和義務;
5.不得繼續使用與原發起單位有任何聯系的名稱,也不得使用地域性名稱;
6.會計師事務所人員已與原單位徹底脫鉤。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1994年1月1日起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11第六次修訂)
201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七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