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工作內容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四章 隊伍建設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1條 為了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鐵路衛生防疫站的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防病滅病中的作用,保障鐵路職工、家屬和旅客的健康,為實現鐵路現代化服務,根據《全國衛生防疫站工作條例》精神,結合鐵路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辦法。
第2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是鐵路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用預防醫學理論、技術進行疾病控制、監測監督、培訓科研、健康教育的綜合性專業機構,是轄區內衛生防疫業務技術的組織、指導中心,是執行國家衛生法規的監督機構。
第3條 鐵路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檢查本辦法的實施。
第二章 工作內容
第4條 流行病
開展流行病監測。收集、整理、分析本地區的發病、死亡等有關資料;研究流行因素,掌握流行規律,進行預測預報,制訂綜合性預防措施,并組織指導、實施和評價其效果。
當甲類傳染病發生或其它傳染病流行時,要及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對散在的一般傳染病進行處理時,指導患家進行消毒。
負責分配生物制品,檢查、指導預防接種工作。做好計劃免疫、效果觀察和預防接種后異常反應調查處理。
依據《鐵路急性傳染病管理實施辦法》,監督、檢查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傳染病管理工作。
第5條 消毒、殺蟲、滅鼠
對轄區內病媒昆蟲、動物進行監測,掌握種屬、密度、生態習性和消長規律,制訂防治措施。
負責管內主要車站及旅客列車、行車公寓的定期預防性殺蟲、滅鼠,并監督指導各車站、旅客列車及其它站段的日常殺蟲、滅鼠工作。
對軍用代客弄車實施預防性消毒。
對托幼機構、公共場所、生活福利等單位的消、殺、滅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技術指導。
有計劃地監督、監測管內醫療機構的消毒工作質量,并指導其不斷改進消毒方法。
對疫區組織、指導、實施消毒、殺蟲、滅鼠工作。
研究與改進消殺滅藥械及方法,不斷提高防制效果。
第6條 勞動衛生與職業病
對運輸、生產、基建的勞動環境的各種有害因素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監測。
對新化學物質、新工藝、新產品的職業性危害進行監測。
對所轄單位進行預防性和經常性衛生監督,配合有關部門,參與改善勞動條件,并對各種職業性危害的防護措施進行衛生學鑒定。
收集、整理、分析職業病報告資料,系統掌握職業病發病動態。
組織參與對從事有害作業人員的就業前體檢和定期健康檢查。
參與職業病診斷、勞動能力鑒定和急性職業病的調查處理。
對運輸、裝卸放射性物品和勞動現場進行監督,對接觸或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的勞動條件進行監測,對防護措施效果進行衛生學鑒定。
隸屬衛生防疫站的職業病防治所,承擔門診、家庭病床的治療工作(職業病患者的住院和療養,分別由醫院、療養院承擔)。
第7條 站車衛生
對旅客列車旅行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及其對旅客、乘務人員健康影響進行監測,提出改進措施,協同有關部門改善衛生條件。
對客運車站、旅客列車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
按《食品衛生法》和《鐵路食品衛生監督實施辦法》,對站車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其食品供應進行監測監督。
指導客運部門進行餐茶具消毒,并做好效果評價。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指令和《鐵路交通檢疫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列車檢疫。
第8條 食品衛生
根據《食品衛生法》和《鐵路食品衛生監督實施辦法》的規定,履行《食品衛生法》第三十三條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八項職責,對管內飲食單位和食品生產、加工、貯存、運輸、銷售的衛生條件和食品衛生質量進行監測監督。
對集體食物中毒和食品運輸污染進行調查處理。
對食品運輸污染與人體健康關系進行監測。
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養狀況監測,提出改善膳食的建議。
第9條 學校衛生
對中小學生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影響健康因素,提出保護和改進意見。
參與中小學學生的定期健康普查,培養學生衛生習慣,保護視力,指導并參與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和矯治。
協助教育部門培訓學校衛生人員和保健教師。監督、指導教室衛生、教學衛生、青春期衛生和體育衛生。
第10條 環境衛生
對管內環境(空氣、土壤、水體)衛生狀況及其有害因素與人體健康關系進行監測。
對工業“三廢”、噪聲、醫院污水污染環境情況進行監測、評價,提出改善建議。
對治理環境污染的設施進行效果和衛生學鑒定。
對生活飲用水源進行定期監測,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監督實施;監督、指導生活飲用水的消毒工作。
對糞便、垃圾、污水處理進行監督與技術指導。
對俱樂部、游泳池、浴池、理發室、公寓、招待所等公共場所和服務性行業進行監測監督。
按部頒有關規定,對鐵路工程工地生活衛生進行監督和技術指導。
第11條 檢 驗
承擔衛生防疫業務各項檢驗任務。開展微生物、寄生蟲、血清免疫、生化、毒性、毒理、理化、儀器分析、職業病監檢等各項檢驗任務。在各種檢驗工作中,注意開展質量控制。
參與制訂、修訂衛生標準,參加有關科室的專題科研工作。
第12條 健康教育
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科學知識,提高鐵路職工家屬、旅客講究衛生的自覺性。
收集、編寫、制作衛生宣傳資料、職業衛生教材、電化教材;舉辦衛生展覽、衛生咨詢和衛生科普講座;編寫發行衛生報刊。為報刊、電臺撰稿、組稿。
組織宣傳網和社會宣傳力量,建立健康教育櫥窗、畫廊等宣傳陣地。
第13條 根據有關條例、規定、標準,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進行預防性衛生監督。
第14條 負責衛生防疫業務技術培訓,接受醫學院校學生的生產實習任務。
第15條 根據衛生防疫工作實際需要,開展專題調查和應用科學的研究。
第16條 對愛國衛生運動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總結鑒定群眾所創造的行之有效的技術經驗。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17條 鐵路局設中心衛生防疫站、鐵路分局設衛生防疫站,其他單位的防疫機構設置由各單位根據需要自行確定。
第18條 人員編制
各單位衛生防疫人員編制,根據衛生部及國家編委(80)衛防字第46號、(80)國編字第39號聯合頒發的《各級衛生防疫站組織編制規定》,按醫藥衛生人員總數內的百分之七的比例標準參照執行。
凡地處邊遠、交通不便、任務繁重的,以及有醫學院校生產實習任務的,或新增另外機構的衛生防疫站,其增加的人員配備由各局酌定。
各級衛生防疫站,每十名衛生技術人員中,高、中、初三級人員比例為:
局中心衛生防疫站: 5∶4∶1
分局(工程處)衛生防疫站: 4∶5∶1
線路(工廠)衛生防疫站: 3∶5∶2
(注:高級指醫師以上人員,中級為醫、技士,初級為防疫員等)
按以上精神缺員的單位,今后用大專、中專畢業生補充,以保證衛生防疫工作質量的提高。
行政、工勤人員占全站人員總數應在18~20%以內。
第四章 隊伍建設
第19條 衛生防疫人員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醫德教育,刻苦鉆研業務,努力提高技術水平,熱愛衛生防疫事業,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20條 站長和科主任應按“四化”標準,由具有一定組織才能,熟悉衛生防疫業務的技術人員擔任。把主要精力用在組織管理和業務技術上,并親自參加部分業務工作。
第21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實行站長負責制。站長要根據上級的部署,對全站行政、業務等項工作實行全面領導。
第22條 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衛生防疫人員的業務培訓,在學好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搞好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國內外現代醫學理論和先進技術,擴大路內外的醫學信息交流、學術交流、技術交流、經驗交流,加速技術進步,強化服務能力。
第23條 行政后勤人員要樹立為業務工作和全站職工服務的思想,認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全站順利開展業務工作創造條件。衛生防疫人員與行政后勤人員要互相尊重,團結協作。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24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各級人員必須面向生產、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運用科學方法和先進技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25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在執行衛生監督時,應著重運用說服教育、督促幫助的方法,以達到改進工作、符合衛生標準的目的。對屢教不改,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國家頒發的衛生法令和監督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26條 要努力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實行方針目標管理、標準化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建立科學的工作程序,充分發揮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的管理職能,使各項工作具有科學性、計劃性、系統性。
第27條 要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各科室和各類人員職責、技術操作規程和以工作質量為核心的崗位責任制考核標準。定期檢查分析執行情況,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第28條 要加強衛生統計,做好原始資料和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建立技術檔案,作為制定計劃、指導工作的依據;要逐步建立反映衛生防疫工作的數量、質量和效率指標,做好考核評價工作。
第29條 建立健全信息網絡,溝通上下信息,做好信息反饋。加強技術情報資料的收集、傳遞、貯存和應用工作。
第30條 要保持專業人員相對穩定,不要輕易調動,不要抽調專業人員做非專業性工作。
根據中央關于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精神,做好聘任工作,尤其要重視發揮優秀人才的專長和作用。
第31條 加強經濟管理,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努力提高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講究經濟效益,要逐步實行衛生防疫工作成本核算和綜合經濟承包責任制。適當地開展以醫學技術服務為主的對外有償服務,組織合理收入,增收節支,使衛生防病耗費得到合理補償,更好地完成防病滅病任務。
第32條 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要有計劃地配備、更新儀器設備,并切實加強管理。對大型精密儀器要嚴格執行使用、保管,檢查、保養、維修制度。要重視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作用。
第33條 要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知識分子要充分信任、熱情關懷,不斷培養、大膽使用,發揮專長,人盡其才。對調做業務技術管理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其待遇應與衛生技術人員相同,對老年衛生技術人員要妥善安排。
第34條 根據醫藥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晉升條例等有關規定,對衛生防疫人員要進行定期考核。對有成就或有突出才能的衛生防疫人員,要在工作條件上重點保證;對有發明創造或工作優異者給予表彰獎勵。
第35條 對在工作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傳染病人,病原體、病媒昆蟲、動物及其污染環境的各級衛生防疫人員應按標準發給防疫津貼和個人防護、勞保用品。
第36條 要保證鐵路衛生防疫站有足夠的工作用房。根據衛生部(83)衛防字第61號文件關于《各級衛生防疫站建筑標準(試行)》的規定,鐵路衛生防疫站的建筑標準,可按30~35平方米/人計算;設有職業病防治所、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環境保護監測站的站,按國家有關規定,另行增加標準。各工作用房使用面積分配可參照衛生部關于地區站、縣站的標準部分。
第37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的儀器、設備、器材、交通工具等,參照衛生部(83)衛防字第61號文件關于《各級衛生防疫站器材裝備標準(試行)》的規定配備,中心衛生防疫站和分局、工程處衛生防疫站,可分別比照地區站、縣站的標準裝備。
第38條 鐵路衛生防疫經費按鐵道部財務局、衛生局財辦〔1986〕28號、衛辦〔1986〕9號聯合文件第四項規定辦理。各局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84)衛防字7號文件精神,參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自行制訂衛生防疫事業經費標準試行。
第39條 鐵路衛生防疫站進行工作時,要處理好與基層生產單位、醫療單位、愛衛會辦公室及環境保護、勞動保護、科研教學等部門的關系。對醫療單位,在衛生防疫工作上是業務指導和監督的關系;在防治疾病等方面,是在衛生行政部門統籌安排下,共同配合做好工作的關系。愛衛會辦公室是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衛生防疫站是衛生防疫專業機構。衛生防疫站對環境保護、勞動保護,主要是承擔監測任務,提出改善建議,督導落實。與科研和教學單位,要加強協作,促進技術進步,搞好科研、專題調查、技術人員培訓和學生的實習。
第六章 附 則
第40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其解釋權歸鐵道部衛生環保局。
第41條 一九六六年鐵道部(66)鐵衛防字第263號《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進鐵路衛生防疫站工作的若干規定》。一九七二年原交通部(72)交財字248號《關于加強交通衛生和防疫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同時作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