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員增效是鐵路深化改革、強化管理,適應“兩個根本性轉變”,實現市場經營,保持穩定和發展的長期戰略性任務,也是國務院領導多次對鐵路工作的要求。全路各級領導、各管理部門,必須徹底轉變用人觀念,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在職工總量有效控制的基礎上,將企業用工逐步納入減員增效軌道。
實施減員增效的重點是鐵路運輸人員。減員目標是:1997年至2000年,全路既有線平均每營業公里每年減少運輸人員1人以上,由37.2人減至33人以下。各鐵路局(含廣鐵集團公司,下同)主要生產組勞動效率要達到或超過“七五”、“八五”期間全路各鐵路局實際達到的最高平均值水平。具體提效目標由各鐵路局分別制定下達。
為保證減員目標實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繼續執行控制職工總量的有關政策規定。嚴禁從社會招工。新投產大中型項目所需人員,全部由運輸企業內部挖潛調劑,本企業解決不了時可在全路調劑。
二、大力推動生產布局和勞動組織的調整,盤活存量資產,優化人員結構。運輸生產布局的調整,除撤、并機車交路跨局的機務段應報部核批以外,均由各鐵路局制定方案、組織實施,報部備考。
三、積極推動分離分流,減輕企業過重負擔。要以減少運輸支出、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標,推動房建維修、生活后勤等部門加快進入市場,營造“四自”機制,逐步過渡為與經營主體分立的單位。積極分流主業營運、管服等人員,充實多經部門,減少主業成本支出。
四、修訂勞動定額和生產定員標準,改革不適應需要的設計規范和規章制度,為減員增效提供基礎性保證。
五、新定投產項目,要首先優化勞動力配置方案。凡應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地方,須同時提出減員增效方案,否則不予投資。
六、調整、壓縮中專、技校的招生總量。優化專業設置,減少社會招生數量,加大對在職職工的培訓能力。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理解與支持,視自身能力合理接納復員退伍軍人,以緩解統配人員壓力。
七、規范用工形式和開支渠道。企業現有各種用工(除企業中的公檢法人員外),統一歸并為勞動合同制職工、臨時工、勞務工三種形式,實行分類管理、使用,工資按規定列支。對非生產急需的臨時工、勞務工要及時清退。認真清理長病、長休人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對實行勞動合同制的人員,凡構成解除勞動合同條件的,要依法及時解除勞動合同。
八、實行職工企業內部下崗、待崗,促進擇優上崗。對因生產布局、勞動組織調整和生產任務不足而出現的富余人員,實行內部下崗;對因個人能力不勝任本職工作,在安全、路風、勞動紀律等方面發生違紀行為,構不成解除勞動合同的人員,實行內部待崗。下崗、待崗人員均應降低工資待遇。
九、積極開發鐵路內部勞動力市場。強化內部下崗、待崗職工轉崗培訓,提高下崗、待崗人員重新上崗能力。使內部勞動力市場成為調節鐵路勞力需求的“蓄水池”,引入競爭機制,促進人員結構的合理調整。
十、搞活企業內部分配。根據企業各類人員不同特點,實行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建立對全體勞動者實施動態績效考核的分配體系,運用工資分配經濟杠桿,獲取最大的勞動效率和效益。提倡職工一專多能,根據條件實行并職并崗。
十一、對實行體制改革、減少管理層次、取得良好效果的鐵路局,部予以獎勵。
十二、實行減員增效領導負責制。各級領導要把提高勞動生產率作為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落實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分層次實行考核獎罰。各單位凡職工總量與其他從業人員比上年末減少或持平,完成部下達減員計劃指標的,對單位給予獎勵,超額完成的多獎;未完成計劃指標的,適當處罰。
十三、各運輸企業的施工、工附業等部門,也要按照減員增效精神,逐年減少人員。
十四、多經企業是安置分流人員的主渠道,各單位應大力扶持。積極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吸納能力。未經批準,多經企業不得直接從社會接收人員。
十五、勞動力配置實行歸口管理,非歸口管理部門下達文件不得夾帶增機構、提級別、加人員。
十六、在社會環境尚不具備大量接納企業富余人員的條件下,暫以下列人員作為本企業減員計算口徑。
1.終止、解除勞動合同人員;
2.充實多經、集經人員;
3.外出勞務(停薪留職)人員;
4.企業內部退養人員;
5.新建鐵路內部調劑人員。
附件:鐵路運輸企業1997年減員計劃(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11修訂)
2011-10-29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2009-09-09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8-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
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