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化部黨組關于實施《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布局結構調整及考評聘任的總體方案》的決定,現將《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人員聘任暫行規定》印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附: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人員聘任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鞏固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以下簡稱中直院團)內部機制改革成果,加強對演職員工的管理,保護劇院團和演職員工雙方的合法權益,改革用人制度,實行聘任制。現根據黨和國家有關人事管理政策及《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布局結構調整及考評聘任的總體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聘任制是指按照一定條件要求,劇院團運用聘請方式簽定合同,任用人員的制度。通過聘任制,單位與受聘人員依法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第三條 聘任制度在中直院團中層及中層以下崗位實行。聘任人員范圍,主要在中直院團考評取得應聘資格和單位考核合格的人員中聘任;其他范圍優秀藝術專業人才參加考評取得應聘資格,經部人事主管部門批準選聘。
第四條 單位與應聘人員本著“雙向選擇”原則聘任人員和選擇崗位。貫徹公開、擇優、平等、一致的原則。
第二章 聘 任 條 件
第五條 劇院團領導班子基本配全,已經任命或指定法人代表,建立考核聘任組織機構,成立聘任委員會,健全工作制度。
第六條 單位的職責明確,內設機構、編制、崗位已經核定,已確定工作計劃、目標、任務。
第七條 單位制定的聘任工作具體方案,已經部有關部門同意實施。聘任工作具體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單位職能、業務范圍;
(二)單位內設機構名稱、職責;
(三)全員編制狀況;
(四)崗位設置狀況、崗位職責;
(五)聘任委員會成員組成情況;
(六)聘任方式及聘任工作規章制度;
(七)考績考核規章制度;
(八)未聘人員分流措施。
第八條 受聘人員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關心社會主義文化藝術事業改革、發展;
(二)思想品德端正,遵紀守法,團結進取,事業心、責任心強;
(三)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業務,具有崗位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和實際工作水平;
(四)符合崗位年齡要求。其中芭蕾舞演員的年齡,一般應在三十五周歲以下;
(五)身體健康,能適應崗位工作特點和要求。
中層業務、行政、黨務管理崗位負責人除具備上述規定外,一般還應具備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第九條 受聘人員不符合崗位年齡、文化程度等所要求條件的,需經部人事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章 聘 任 程 序
第十條 公布單位聘任工作具體方案及有關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單位編制數;
(二)崗位設置狀況、崗位職責、待遇及要求;
(三)聘任條件、聘期和聘任方式;
(四)崗位考核方法、內容、時間、地點、要求。
第十一條 應聘人員填寫申報表。擬聘人選可由領導或聘任委員會成員提名、民主推薦、個人申請、公開招聘。
第十二條 考核組織按條件全面考核應聘人員,公布考核結果,確定聘任資格,由劇院團按規定聘任。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受聘人員必須簽訂《聘任合同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頒發《聘任書》。聘任手續一經辦理,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須嚴格遵守。
第十四條 簽訂的《聘任合同書》一式三份,分別存用人單位和受聘人員及部人事主管部門。《聘任書》由用人單位頒發,受聘人員收存。
第十五條 聘任劇院團中層負責人,按照不同領導體制,分別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實行黨委領導下院團長負責制的,由劇院團黨的組織研究決定,院團長聘任;
(二)實行院團長負責制或藝術領導負責制的,經院團務會議研究后,征得劇院團黨的組織同意,由院團長或藝術領導聘任。
第十六條 黨群、人事、財務等中層管理部門負責人的聘任,除按本規定第十五條程序外,還應報請上級有關部門審核同意。
第四章 合同簽訂、變更、終止和解除
第十七條 聘任期限一般為1至3年。聘任即將到達離退休年齡的,聘期不得超過離退休年齡期限。聘任期滿,用人單位根據需要,經考核合格后可以續聘。從中直院團以外聘任人員,需試用1至3個月,合格后再轉入聘任期。
第十八條 聘任合同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工作崗位、職責和任務;
(二)工作條件;
(三)組織紀律;
(四)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五)試用期限、聘任期限;
(六)變更合同條件及雙方違反合同應承擔的責任;
(七)雙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它事項。
第十九條 合同內容不得與黨和國家有關法規及政策相抵觸。
第二十條 下列情況之一,應變更聘任合同相關內容:
(一)簽訂聘任合同所依據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發生變化;
(二)簽訂聘任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
(三)因工作需要崗位發生變化,必須辦理變更聘任合同手續的。
第二十一條 下列情況之一,用人單位可以解聘:
(一)聘任期間,受聘人員不能履行合同或明顯不能勝任工作的;
(二)確定試用的人員,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聘任條件的;
(三)以不誠實、不正當手段取得工作職位的;
(四)因患病、非因公負傷等連續六個月不能正常工作或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又不接受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
(五)違法亂紀或失職、瀆職的;
(六)未經受聘單位同意,從事各種收益活動的;
(七)符合本規定第十九條情況,雙方不能就變更聘任合同達成協議的;
(八)聘任合同內容與黨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相抵觸的;
(九)用人單位成建制被撤銷或受聘人員在聘期內被開除、勞動教養以及被判刑的,聘任合同自行解除。
第二十二條 下列情況之一,用人單位不得解聘:
(一)聘期未滿,又不符合第二十一條所列款項的;
(二)符合黨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婦女在孕期、產期、哺乳期、計劃生育手術假期的;
(三)受聘人員患病、負傷,在規定醫療期間的;患職業病、因工負傷醫療終結后,合同醫院或指定醫院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四)兼任所在單位黨組織的委員,未經黨的組織同意的;
(五)現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中央委員會委員,未征得部有關部門同意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其它情形的。
第二十三條 下列情況之一,受聘人員可以提出辭聘:
(一)用人單位不履行聘任合同或違反國家政策、法規,侵害受聘人員合法權益的;
(二)按國家規定考入高等學校脫產學習或應征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
(三)經組織安排勞務輸出、公派出國留學的;
(四)上級有關部門決定調配、交流等另行安排的;
(五)本人申請自費出境,經組織批準,并按用人單位規定數額交納費用的;
(六)確定試用人員,在試用期內的。
第二十四條 下列情況之一,受聘人員不得辭聘:
(一)辭聘或終止聘任合同將造成用人單位重大經濟損失的;
(二)重要劇節目的編、導、演或擔任重要崗位工作、任務的骨干人員,工作任務尚未完成的;
(三)因個人原因,受組織審查未結案或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尚在處理中的。
第二十五條 下列情況之一,可以終止聘任合同:
(一)聘任合同期限屆滿的;
(二)受聘人員離休、退休、內部提前離退休、退職的;
(三)受聘人員死亡。
第二十六條 聘任期限屆滿,經雙方協商,可以續訂聘任合同。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受聘人員中一方要求解聘、辭聘,都必須提前兩個月通知對方,并保證在不損害聘任合同雙方權益的情況下,對履行合同的善后事宜作妥善處理。
第二十八條 解聘、辭聘及終止聘任合同,用人單位須報部人事部門備案。
第五章 聘 任 管 理
第二十九條 各劇院團聘任人員,應嚴格按照編制數聘任上崗。聘任上崗人員分有行政關系和無行政關系兩種類型,有行政關系是指其行政、人事關系隸屬于用人單位的人員;無行政關系是指與用人單位未建立行政、人事關系的人員。
第三十條 有行政關系人員在聘期內納入用人單位正式編制,享受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工人有關待遇。除本規定已明確外,用人單位按照事業單位各項政策、法規、制度對受聘人員進行管理。無行政關系人員占用人單位正式編制,不享受事業單位演職員工的住房、醫療、待業保障、離退休等待遇,可按雙方簽訂的聘任合同有關內容進行管理。
自本規定頒布之日起,除國家政策另有規定外,凡聘任中直院團以外的人員,一律參加社會待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遇各種原因解除聘任合同的,不享受內部待業保障,不進入文化藝術離退休人員服務中心養老。各單位應在聘任合同中予以明確。
第三十一條 中直院團實行藝術結構工資制等。國家保證演職員員工的職務(技術)等級工資數額的撥款。津貼經費來源于單位演出收入及其它創收項目。津貼制度建立之后,原有獎金分配制度廢止,原有補貼項目予以取消,作為工資的一部分,統一由單位掌握,納入津貼考核計發。受聘人員在合同期內工資福利待遇,應根據受聘崗位任務完成的情況,按照國家人事部、文化部制定的人薪發〔1993〕13號文件工資標準及藝術生產的經濟效益,合理予以確定。
第三十二條 有行政關系人員的下列情況之一,當事人雙方同意續聘的,如果受聘人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聘任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聘任合同:
(一)舞蹈、武功演職員受聘同一單位連續十年以上或受聘在中直院團累計十五年以上;
(二)戲劇、戲曲、聲樂、器樂、創作演職員受聘同一單位連續十五年以上或受聘在中直院團累計二十年以上;
(三)其他專業人員和黨政、后勤等人員受聘同一單位連續二十年以上或受聘在中直院團累計二十五年以上。
文化部系統在職人員及復轉軍人受聘到中直院團的,在部工齡和軍齡,可累計聘任時間。
第三十三條 受聘人在受聘期間所創作、表演的作品,用人單位有權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用人單位同意,不得允許第三人使用。凡違反本規定的,用人單位可根據損失后果,計算賠償費用,責令受聘人交納。受聘人不按時交納的,用人單位可按規定行使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處理或予以解聘。受聘人與用人單位另有約定除外。
第三十四條 受聘人員解聘后,不再保留聘任期間的待遇,列入待業人員。有行政關系的待業人員,用人單位應負擔一定期限的待業保障金;無行政關系的按聘任合同協定辦理。本規定頒布之日起聘任中直院團以外的人員解聘后,按本規定第三十條有關款項執行。
第三十五條 離退休后的專業人員一般不再聘任。確因工作需要,可簽訂短期合同,最長不超過6個月。其待遇按1991年6月17日文化部第4號令《文化部關于干部、工人退(離)休工作的規定》有關條款掌握。對少數到達離退休年齡并獲得高級專業職務的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按規定辦理延長離退休手續,再辦理續聘合同。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和有行政關系受聘人員應參加部組織的養老、醫療、待業保障,或參加社會養老、醫療、待業保險,雙方按規定交納保險費、保障費,受聘人員可享受保險或保障待遇。無行政關系受聘人員的醫療、養老、待業保險由雙方協商,可參考社會保險辦法試行。
第三十七條 應聘人員只能受聘一個單位,一旦受聘,用人單位即為受聘人的經紀機構,受聘人不得到用人單位以外約訂經紀機構或經紀人。不得擅自與用人單位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簽訂任何形式的演出和業務活動合約。
違反本條規定的,應賠償用人單位的損失,情節較重的,用人單位還可給予受聘人行政處分或予以解聘,直至追究法律責任。招用尚未解除聘任合同人員的單位,對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三十八條 受聘人員參加單位以外的演出或業務活動的,由借用單位與所聘單位簽訂合同,所聘單位依照借用天數按規定向借用單位收取管理費。受聘人員未經所聘單位批準,或借用單位管理費尚未到賬,即參加單位以外演出或業務活動的,視為擅自離開崗位,所聘單位予以辭退或按自動離職處理,承擔所聘單位損失,單位有權收回配發的生產工具,并可按規定收回分配給其的住房。
第三十九條 在中直院團跨單位受聘的人員,應提前一個月告訴原所在單位,做好各項交接工作。
第四十條 中直院團現職人員,有單位聘任,不接受聘任的,視為拒聘人員,自拒聘之日起,原所在單位停發其工資并取消一切福利待遇。限期三個月自謀職業,逾期按自動離職處理。
第四十一條 拒聘人員辦理調動的,須向原所在單位交納人民幣五千元以上數額的培養費;拒聘人員辦理辭職的,不發給辭職費,單位還可根據人事部《關于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收取一定數額的培訓費。拒聘人員離開單位應限期退還原所在單位分配的住房和配發的生產工具。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依據合同要求,對聘任的人員進行定期考績、考核。其結果作為獎懲、晉升、續聘、解聘的依據。
第六章 未 聘 人 員
第四十三條 中直院團現職人員,主動申報應聘,選擇崗位,確無單位聘任的,列入未聘人員范圍,將區別不同原因、情況,妥善安置。
第四十四條 實行內部提前離退休制度。有行政關系的未聘人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可提出申請,經部人事主管部門批準,辦理內部提前離退休手續:
(一)男性年滿五十二周歲或女性年滿四十七周歲的舞蹈、武功、戲曲、吹奏演職員;
(二)男性年滿五十五周歲或女性年滿五十周歲,不適合繼續在舞臺表演的專業人員及行政、黨務、后勤等管理人員曾從事過藝術專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
(三)男性年滿五十周歲的或女性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一年以上病休,經指定醫院診斷,確屬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第四十五條 辦理內部提前離退休手續的,即視同正式離退休人員。在法定離退休年齡前,依照正式離退休人員辦法和標準計發提前離退休費,按國家有關規定增加離退休費。
第四十六條 內部提前離退休人員,一經辦理手續,即不再受聘、返聘,不再參加職稱評定。
第四十七條 未聘人員因工因病致傷病殘,已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退職。
第四十八條 實行藝術專業人員轉業制度。藝術專業人員不適合從事藝術表演崗位工作,身體、年齡不符合內部提前離退休、退職條件的未聘人員,本人可申請轉業。轉業安置在文化部系統以外的,按照本人藝齡,每一年按一百元人民幣標準,一次性發給轉業費。
第四十九條 享受辭職費的人員,又接受文化部所屬單位聘任、錄用的,應將辭職費如數交還受聘單位后,方可受聘、錄用。
第五十條 有行政關系未聘人員應盡早提出安置意向,本人與單位共同努力,妥善安置。不符合進入文化藝術人才中心享受內部待業保障的,單位負責安排一次適當工作崗位,自確定崗位起,拒不到崗的,六個月內由所在單位發給本人的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六個月至九個月,發本人職務(技術等級)工資的60%,逾期按自動離職處理。
第五十一條 享受內部待業保障期滿后的人員,自愿依照有關規定參加內部安置統籌,并連續交納規定的費用至法定離退休年齡的,可辦理離退休手續,轉入文化藝術離退休人員服務中心,享受離退休人員有關待遇。
內部待業保障期滿,不交納安置統籌費用失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參照北京市政府有關規定發放失業救濟金。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 布局結構調整期間及聘任工作初期,單位空編空崗不得超過總編制數的5%,較長時間空編空崗大于5%比例的,將核減其編制。
第五十三條 各種原因辭職、辭退、自動離職等人員的檔案,在辦理辭職、辭退、自動離職等一個月內,本人應提出轉移意見,逾期將轉入文化藝術人才中心,本人應交納一定費用,不按期交費的,人事檔案封存處理。人事檔案封存后,本人要求解封的,需按規定預先補交檔案管理費、滯納金及其它費用。
第五十四條 聘任雙方發生爭議時,應協商解決,協商無效的,可以向部人事司或仲裁機構申訴仲裁裁決或決定。
第五十五條 本規定由文化部人事司負責解釋。
第五十六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于此之前文化部及有關司局頒發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觸的,即行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的決定
2005-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
2010-03-19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