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提高計劃生育技術工作質量,保護育齡男女的健康,維護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的正常秩序,依據我國的人口政策和部門的職能分工,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管理,是指對提供節制生育技術服務的部門和單位的管理與監督。
第三條 實施計劃生育技術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避孕為主,推廣綜合節育措施。
第四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計劃生育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國家計劃生育技術標準和法規的制定,技術質量的監督檢查。
第五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從事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的部門和單位。
第二章 機構和人員管理
第六條 縣及縣以上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所轄區內的計劃生育技術質量監督檢查工作。
第七條 凡從事計劃生育手術的單位及其人員,必須經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查、考核批準,方可施術。施術單位及其人員的資格審查,每三年一次。
第八條 凡申請開展和已經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單位,必須符合《計劃生育手術單位的房屋、裝備、人員配備標準》,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準,獲得“計劃生育手術許可證”后,方可開展手術。被批準的施術單位,應建立手術質量自我監督機制。
省級婦幼保健院或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京、津、滬)應成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的指導中心,在本轄區內承擔下列任務:
(一)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
(二)接受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委托,負責起草有關技術工作規范、標準和要求及頒行后的組織實施;
(三)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承擔轉診、會診、疑難手術及并發癥的診治任務;
(四)負責計劃生育技術的統計、分析、上報和反饋,并為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決策的依據。
(五)負責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及教材的制作。
(六)對計劃生育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科學研究及適宜技術的推廣工作。
第九條 準備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單位,須向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合格者方可開展手術。衛生行政部門要在兩個月內進行審核。
第十條 市(地)婦幼保健院、所或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所,應承擔轄區內的下列任務:
(一)承擔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
(二)計劃生育技術人員的培訓與考核;
(三)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防治;
(四)高危、疑難手術的診斷、治療;
(五)推廣計劃生育適宜技術;
(六)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信息統計與上報;
(七)開展計劃生育的健康教育。
第十一條 被批準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縣級婦幼保健或醫療單位應完成下列任務:
(一)承擔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及咨詢;
(二)承擔鄉村兩級計劃生育技術人員的培訓;
(三)在市(地)級婦幼保健機構指導下,推廣應用計劃生育適宜技術;
(四)承擔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統計與上報工作;
(五)定期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計劃生育技術工作情況;
(六)開展計劃生育健康教育;
(七)對鄉級手術單位進行技術指導。
第十二條 被批準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鄉(鎮)級單位,可開展下列工作:
(一)放置宮內節育器;
(二)取出宮內節育器;
(三)孕十周以內的人工流產手術;
(四)計劃生育技術咨詢、節育知識的宣傳教育;
(五)負責村級節育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
(六)有條件的可開展輸卵管、輸精管絕育術;
(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登記匯總。
第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街道居民委員會及各類衛生室指導育齡人群落實節育措施,不得開展任何計劃生育手術。
第十四條 具有以下資格人員,經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或考核合格者,方可在認定合格的單位里獨立的實行計劃生育手術。
(一)醫學專科及本科畢業從事節育技術工作半年以上者。
(二)醫學中專畢業,從事節育技術工作一年以上者。
(三)縣衛校畢業或在邊遠地區無醫學專業學歷,但經縣及縣以上衛生部門或計劃生育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半年以上,且從事計劃生育技術工作一年以上者。
(四)非婦產科、計劃生育技術專科,但具有醫士及其以上職稱的兼職從事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累計一年以上者。
(五)婦產科、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可免予考核。
第十五條 具有第十四條資格的人員由個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單位同意,上報當地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考核,合格者,頒發“計劃生育手術合格證”。
《計劃生育手術人員考核管理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結合當地情況自行制定。
第十六條 計劃生育手術考核不合格和未經考核審查的以及個體開業醫不得開展計劃生育手術。
第十七條 縣級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成立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組,其主要任務是:
(一)參加計劃生育手術疑難病癥和危重病例的會診、搶救。
(二)組織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鑒定和死亡評審。
(三)對計劃生育手術人員進行資格審定和技術考評。
(四)對當地的計劃生育技術工作進行咨詢、指導。
第三章 計劃生育技術管理
第十八條 開展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的單位要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技術標準和各項規章制度與法規。
第十九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建立計劃生育手術統計和死亡審評報告制度。
(一)因計劃生育手術發生死亡時,手術單位要及時上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并在一個月內逐級上報衛生部婦幼司。
(二)計劃生育手術統計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凡開展計劃生育手術的單位,必須定期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上報計劃生育技術統計資料。
第二十條 縣及縣以上的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組,根據衛生部制定的《男女性節育手術并發癥診斷標準》負責所轄區的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鑒定工作,當地難以確診的,可轉上一級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組鑒定。
省級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組的技術鑒定為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終結鑒定。
第二十一條 凡用于計劃生育的藥品及含藥用具,必須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
第二十二條 推廣應用計劃生育新技術,要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新技術推廣應用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新技術應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行使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管理監督權。
第二十四條 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單位和技術人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縣及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批評、警告、停業整頓,以至送交司法部門依法給予刑事處罰。
(一)未獲得計劃生育手術許可,擅自開展手術的單位和個人;
(二)超越批準的計劃生育手術范圍的;
(三)不執行《節育手術常規》的;
(四)未經科研成果鑒定,擅自推廣或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而應用“新技術”,“新方法”。
(五)未獲計劃生育手術許可,擅自開展手術,造成受術者死亡和傷殘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六條 凡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需的業務費和裝備費等,應納入國家和各級地方財政預算。
第二十七條 現行的有關規定或實施辦法如與本辦法有抵觸的,從本辦法頒行之日起,應以本辦法為準。原衛生部一九八三年七月頒布實施的《計劃生育技術管理工作條例(試行)》自本辦法生效之日起廢止。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從發布之日起執行,衛生部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修訂)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