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衛生部關于印發《2004年衛生工作要點》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30 · 1335人看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副省級城市衛生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各直屬單位:

  2004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擬于4月上旬在京召開,為部署好今年的衛生工作,現將《2004年衛生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00四年二月十二日

  2004年衛生工作要點

  2003年,各級衛生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國衛生工作重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取得了抗擊非典的階段性重大勝利,衛生改革與發展都有了明顯進展。

  2004年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職能,開拓創新,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作為衛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公共衛生建設力度,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和預防保健工作;總結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經驗,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強農村衛生建設;深化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強衛生法制建設,完善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強化醫療衛生行業監督;加強衛生行風和職業道德建設,糾正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努力開創衛生改革與發展新局面。

  一、加大公共衛生建設力度,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

  各級衛生部門要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機構,建立統一的應急指揮系統。

  實施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規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職業中毒和核輻射救治體系建設規劃。積極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職能明確、規模適度、精干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國家、省、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和覆蓋城鄉、靈敏高效、快速暢通的疫情信息網絡;改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設備條件,充實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技術力量,重點加強縣以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置專業隊伍建設。遵循“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體系,改革體制、整合資源,城鄉兼顧、注重效益”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堅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運行管理機制相結合,規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確保今年基本完成地、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任務。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保障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落實。

  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素質,在省市兩級分別建立應急救治隊伍,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和預防保健工作力度

  進一步落實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各項有效措施,做好監測、報告、防控、救治和監督管理工作,嚴防非典疫情再次流行。加強人間禽流感及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預防和控制,防止重大傳染病傳播。

  根據《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中國遏制與預防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所制定的目標,進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機制,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大力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危險行為的干預措施,切實做好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強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工作,落實各項救治、救助政策措施,開展關懷救助,反對社會歧視。

  切實落實各項結核病控制措施,提高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實施質量;加速擴大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覆蓋面,促進結核病發現率的進一步提高,減少結核病耐藥病例的發生;實行分類指導的方法,優先考慮對執行規劃較差的省份給予重點督導和技術支持;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普及結核病的預防知識和宣傳治療的優惠政策;積極開展學校、監獄和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結核病控制工作。

  加強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將血吸蟲病防治納入衛生整體工作統籌部署。制定《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2004-2015年)》,加大人畜同步查治和消滅釘螺的力度,開展聯防聯控和健康教育。優先在疫情較重、對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發展影響大的地區安排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易鞏固的衛生、農業、水利、林業和畜牧等方面的綜合治理工程,有效遏制疫情回升。

  繼續加強對鼠疫、霍亂、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加強對傳染病菌毒種的管理和核事故的應急準備,繼續做好救災防病工作,切實保障災后無大疫。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大型建設項目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和職業病危害的評價工作。加強對采供血機構的質量體系建設和監督,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采供血活動,嚴格血液質量監管,保證臨床用血安全,控制經血傳播疾病的流行蔓延。進一步加強以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砷中毒等疾病為重點的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提高常規計劃免疫工作水平,擴大免疫服務人群和工作內容,加強流動人口、貧困和邊遠地區的預防接種,建立健全計劃免疫冷鏈補充更新機制,充分發揮疫苗的預防作用。貫徹落實《中國癌癥預防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年)》和《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年)》,加強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建設適合我國特點的老年病防治工作體系,推動社區綜合防治示范基地建設。

  完善母嬰保健法規體系,加強婦幼保健服務體系的規范化建設。落實《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提出的各項工作。組織實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推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綜合服務措施,進一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出生缺陷發生率。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繼續抓好農村改水、改廁,進一步開展創建衛生城市(鎮)活動。研究制定《全國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規劃框架》,認真落實《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5年規劃,積極推動“相約健康社區行”活動和控煙活動,普及衛生基本知識,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加快農村衛生發展,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

  繼續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切實加強試點工作的領導,明確試點工作目標和任務,堅持農民自愿參加的原則,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加強對縣、鄉兩級新型合作醫療基金的監管,確保基金安全;認真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措施,做好今后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協同有關部門籌集救助資金,對農村貧困家庭和五保戶實行醫療救助。

  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加快制定并落實《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完善服務功能,改善服務條件。

  加快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完成鄉鎮衛生院上劃縣級管理的工作,政府在每個鄉(鎮)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衛生院。對多余的鄉鎮衛生院積極探索轉制轉型,吸納社會資金,充實農村衛生資源,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農村醫療服務體系。推進鄉鎮衛生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探索搞活衛生院的多種運營形式。精簡富余人員,逐步轉崗分流不合格人員,開展選聘鄉鎮衛生院院長的工作。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要轉變服務模式,重點做好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加強縣、鄉、村衛生機構縱向合作,發揮社會化衛生服務網絡整體功能。

  穩步實施《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2001-2010年)》,探索有效的工作機制和督導制度,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適時組織對全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的督導和監測。

  施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加強對鄉村醫生隊伍管理。積極開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學習宣傳,加強基層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做好鄉村醫生的執業注冊工作,確保鄉村醫生從業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繼續做好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的工作。制定和落實有關政策,鼓勵吸引城市離退休和富余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服務。深入開展衛生支農,組織城市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對口支援及巡回醫療活動,并逐步使之規范化和制度化。

  四、繼續深化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進一步深化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改革,積極推進衛生全行業監管。積極探索醫療行業國有資產管理的多種有效形式,研究推進公立醫院建立出資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改革試點。積極吸引國內外社會資源興辦醫療事業,擴大醫療資源。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療行為,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繼續調整不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藥品收入占醫療總收入的比重,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的基礎性作用。吸引社會多方面的力量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健全以具有綜合功能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主體的多樣化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實現《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若干意見》規定的2005年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政府在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職能定位,落實國家制定的各項經濟社會支持政策。有步驟地建立和加強城市兩級雙向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預防保健功能,加強對重大疾病的社區預防控制和老年、婦女、兒童及低保對象的保健,推進社區全民健康促進,規范診療行為,加強全科醫師、護士及管理隊伍的培訓。搞好創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活動,加快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

  強化醫療機構監管,建立醫療機構和人員執業行為的日常監管制度、醫療質量監管制度和醫療信息公示制度,完善糾紛投訴處理辦法,加強行業自律。強化衛生監督,嚴格衛生執法,禁止各種非法行醫,堅決打擊醫療服務領域內的各種違法、違規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建立以醫療質量、效率、費用等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評價制度,并定期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依法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建立健全價格監督檢查機制,做好藥品、醫療服務價格的日常監督,嚴禁違反國家規定收費、分解收費和自立項目亂收費。進一步增加收費透明度,實行價格公示制度,建立費用查詢系統,完善清單制度。

  深化醫療衛生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人員聘用制度,公開招聘,競爭上崗,人才合理流動,改革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科學規范的分配方式和分配辦法,提高透明度,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逐步規范醫務人員多點執業。

  五、加強衛生法制建設,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

  做好《傳染病防治法》、《接種及其生物制品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積極開展《初級衛生保健法》、《精神衛生法》、《艾滋病預防與控制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研究起草;抓緊《執業醫師法》、《獻血法》、《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現有法律法規的修訂。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抓緊做好行政許可項目的清理,做好行政許可審批程序、時限、收費、年檢等清理和修訂工作,健全行政許可法的配套制度,研究起草《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組織《行政許可法》的學習和培訓。

  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開、綜合執法、權責統一的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制定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規劃,明確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的職責,實行綜合執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重點加強對醫療服務領域的監督執法,嚴格查處各種非法行醫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繼續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和食品生產經營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保障食品衛生安全;認真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加強對鄉鎮企業職業中毒危害的專項整治工作。

  六、做好衛生科技和教育工作

  加強非典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力爭在非典臨床、流行病學、藥物、疫苗、檢測試劑和病原研究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積極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研究工作。

  按照《衛生科技“十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規劃》,加強對衛生科技的宏觀管理,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推進衛生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積極開展衛生高新技術評估工作,加快衛生技術管理的立法和實施,加強衛生規范標準的研究制定,做好科技交流工作,推動衛生科普工作。繼續完成衛生系統863計劃、“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和重大專項課題評審及立項工作。加強重點科研基地的建設與管理。

  建立健全衛生技術人員終身教育體系。加強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繼續推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鄉村醫生教育,以及衛生技術崗位培訓工作。加快專科醫師培訓制度研究,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專科醫師準入制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建立符合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的醫學教育宏觀調控機制。

  加大向中西部和農村推廣適宜衛生技術工作的力度。落實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培養和在職培訓制度,提高衛生技術隊伍素質。

  七、加強中醫藥工作,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努力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系統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中醫藥參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機制,加強中醫藥應急救治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提高中醫醫療機構應急救治能力。做好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工作。成立中醫藥防治艾滋病指導中心,并在重點省份建立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基地,研究制定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艾滋病方案。按照《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強化鄉村兩級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功能。制定《鄉村醫生應具備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基本標準》,啟動農村中醫藥人員培養項目。加強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落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建設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加強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注重對中醫臨床治療有長處的病種研究,認真實施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和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研究制定《中醫藥條例》有關配套文件,對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修訂一批中醫藥技術國家標準,制定一批中醫藥市場準入、技術評價的行業標準。加強中西醫結合重點醫院的建設。繼續做好一批民族醫藥文獻、理論的總結和研究,發掘和推廣切實有效的民族醫藥診療技術。籌備召開第三次國際傳統醫藥大會,積極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傳播。

  八、加強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大力弘揚抗擊非典斗爭中恪盡職守、救死扶傷、無私奉獻、嚴謹求實的精神,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始終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繼續開展衛生系統具有行業特點、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管理,嚴格監督,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建立起教育、制度、監督、懲治并重的糾風工作長效機制,狠剎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風,維護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堅決查處藥品回扣、開單提成和索要、收受紅包等違規違紀行為,并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從源頭上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通過執法檢查、媒體曝光等方式加大監督、查處力度,依法嚴肅處理少數不法人員,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大力宣傳和表彰衛生系統先進典型,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建立和完善各項監督制約機制,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為患者提供質量較高、費用較低的醫療衛生服務。按照“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原則,全面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對糾風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地方,追究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九、密切國際及港、澳、臺衛生交流與合作

  進一步加強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促進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探索新的合作思路,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維護我國利益。探索與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大國之間的有效合作機制。加強援外醫療工作,完善有關政策和措施,進一步發揮援外醫療工作的作用。

  擴大與港、澳、臺地區衛生交流與合作,繼續開展健康快車以及其他合作項目,穩步推動兩岸醫務界的民間交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崔秀利

崔秀利

執業證號:

13705202010235505

北京盈科(東營)律師事務所

簡介:

崔秀利,北京盈科(東營)律師事務所律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法學專業,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竭誠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的法律服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崔秀利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2018修正)

2018-04-27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13)

2013-0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

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

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

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