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fā)生偷稅行為,如何計算確定其增值稅偷稅額以及如何補稅,罰款的認識和做法不一,現(xiàn)統(tǒng)一明確如下:
一、關于偷稅數(shù)額的確定
(一)由于現(xiàn)行增值稅制采取購進扣稅法計稅,一般納稅人有偷稅行為,其不報,少報的銷項稅額或者多報的進項稅額,即是其不繳或少繳的應納增值稅額。因此,偷稅數(shù)額應當按銷項稅額的不報,少報部分或者進項稅額的多報部分確定。如果銷項,進項均查有偷稅問題,其偷稅數(shù)額應當為兩項偷稅數(shù)額之和。
(二)納稅人的偷稅手段如屬賬外經營,即購銷活動均不入賬,其不繳或少繳的應納增值稅額即偷稅額為賬外經營部分的銷項稅額抵扣賬外經營部分中已銷貨物進項稅額后的余額。已銷貨物的進項稅額按下列公式計算:
已銷貨物進項稅額=賬外經營部分購貨的進項稅額- 賬外經營部分存貨的進項稅額
(三)如賬外經營部分的銷項稅額或已銷貨物進項稅額難以核實,應當根據(jù)第十六條第(三)項規(guī)定,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公式核定銷售額,再行確定偷稅數(shù)額。凡銷項稅額難以核實的,以賬外經營部分已銷貨物的成本為基礎核定銷售額;已銷貨物進項稅額難以核實的,以賬外經營部分的購貨成本為基礎核定銷售額。
二、關于稅款的補征
偷稅款的補征入庫,應當視納稅人不同情況處理,即:根據(jù)檢查核實后一般納稅人當期全部的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包括當期留抵稅額),重新計算當期全部應納稅額,若應納稅額為正數(shù),應當作補稅處理,若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應當核減期末留抵稅額(企業(yè)賬務調整的具體方法,見)。
三、關于罰款
對一般納稅人偷稅行為的罰款,應當按照本通知第一條的規(guī)定計算確定偷稅數(shù)額,以偷稅數(shù)額為依據(jù)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二十四號)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統(tǒng)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guī)則的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xiāng)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規(guī)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生物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衛(wèi)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qū)承接產業(yè)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