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屬各單位、院機關各部門:
根據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試點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guī)劃,為進一步做好留學工作,培養(yǎng)高層次科研和管理人才,院對留學人員選派、留學人員國外管理以及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后的有關管理辦法印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
附件一:《中國科學院公派留學人員選派辦法》
附件二:《中國科學院出國留學人員國外管理辦法》
附件三:《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管理辦法》
附件一:中國科學院公派留學人員選派辦法
一、公派留學人員分類
公派留學人員按經費來源和主管部門的不同共分為以下三類:
(1)國家公費:
系指由中國政府提供全額資助或由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境)外機構簽定的涉及留學方面的合作協議(項目)所提供的資助,列入教育部公費出國留學計劃的留學人員。
主管部門為:教育部。
(2)院公費:
系指由中國科學院提供全額資助或由中國科學院與有關國(境)外機構簽定的涉及留學方面的合作協議(項目)所提供的資助,列入中國科學院公費出國留學計劃的留學人員。
主管部門為: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
(3)單位公派:
系指由中國科學院所屬各單位提供全額資助或由中國科學院及所屬各單位與有關國(境)外機構簽定的合作協議(項目)所提供的資助。
由個人直接與國外有關機構聯系并獲得資助(獎學金)的一般應按自費留學辦理。單位確因工作需要的也可按單位公派派出。
主管部門為:中國科學院各單位。
二、國家公費
1.教育部委托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的選派與管理。
2.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每年制定年度選派計劃,并以《××××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人員選拔簡章》的方式予以公布,面向全社會公開選拔。
3.凡符合《××××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人員選拔簡章》所規(guī)定條件的個人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均可報名。
4.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將通過有關媒體予以公布并通過受理機構向被錄取人發(fā)放《錄取通知書》等材料。
5.被錄取人員按照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有關規(guī)定辦理有關派出手續(xù)。
6.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委托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fā)中心教育與留學服務部,作為國家出國留學基金申請受理機構,負責中國科學院院屬各單位申請人員的咨詢、辦理領購申請表、受理申請材料、進行初審等事宜。
三、院公費
(一)選派原則
1.重點支持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試點單位和科研基地型研究所的重要學科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
2.支持優(yōu)先發(fā)展學科領域、重大任務及大科學工程急需的群體隊伍的培養(yǎng);
3.重點選派在科研、管理、教學和高技術企業(yè)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中、青年業(yè)務骨干;
4.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促進西部經濟發(fā)展,重點支持西部地區(qū)的有關研究所;
5.留學國別應博采各國之長,不宜過于集中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要積極拓寬俄羅斯為主的獨聯體國家、歐洲、日本和其它國家的選派渠道。
(二)項目類別
1.留學基金項目
(1)選派條件:年齡在35-50歲,具有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學術帶頭人。
(2)留學期限:3或6個月。
(3)資助強度:3個月:2000美元/月;6個月:1500美元/月;提供往返國際旅費。
(4)派出單位匹配經費:3個月:7500元人民幣;6個月;15000元人民幣。
2.短期項目
(1)選派條件:年齡在35-50歲,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科研骨干或正處級以上職務的管理骨干。
(2)留學期限:2或3個月。
(3)資助強度:1400美元/月;提供往返國際旅費。
(4)派出單位匹配經費:2個月:4000元人民幣;3個月:6000元人民幣。
3.一般項目
(1)留學身份:分為高級訪問學者、普通訪問學者。
(2)選派條件:
。在中國科學院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二年;
。大學本科畢業(yè)生應從事本專業(yè)工作五年以上;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應從事本專業(yè)工作二年以上;
。年齡30-45歲。
除需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外,普通訪問學者應具有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或七級以上職員;高級訪問學者應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或副處長以上的職務。
(3)留學期限:高級訪問學者一般為6個月,首次出國的高級訪問學者為一年;普通訪問學者為12個月。
(4)資助強度:按國家公費留學資助標準提供國外生活費和往返國際旅費。
(5)派出單位匹配經費:1500元人民幣/月。
4.成組配套項目
(1)選派方式:為完成國家重大任務、大科學工程項目和優(yōu)先重點發(fā)展學科領域需要的各類專業(yè)骨干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可成組配套做出計劃分期派出,每個成組配套項目的人數規(guī)模以工作需要而定,一般為3-5人。每組應去同一國家留學。
(2)選派條件:以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為主。
(3)留學期限:3個月。
(4)資助強度:1400美元/月,提供往返國際旅費。
(5)派出單位匹配經費:6000元人民幣。
5.赴俄攻讀博士學位項目
(1)選派條件:具有碩士學位或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并有培養(yǎng)前途的大學本科畢業(yè)生。
(2)留學期限:24個月或36個月。
(3)資助強度:按國家公費標準提供國外生活費和往返國際旅費。另可按需提供少量學費或實驗設備費(每年不超過3000美元)。
6.聯合培養(yǎng)博士生項目
(1)選派條件:我院在讀博士研究生,年齡在35歲以下。
(2)留學期限:3-12個月。
(3)資助強度:按國家公費標準提供國外生活費和往返國際旅費。
7.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獎貸學金項目
(1)選派條件:
。在中國科學院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二年;
。大學本科畢業(yè)生應從事本專業(yè)工作五年以上;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應從事本專業(yè)工作二年以上;
。年齡30-45歲。
除需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外,普通訪問學者應具有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或七級以上職員;高級訪問學者應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或副處長以上的職務。
(2)留學期限:6個月或12個月。
(3)資助強度:按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標準提供國外生活費和往返國際旅費。
(三)申報程序及有關說明
1.院人事教育局負責制定年度出國留學選派計劃,經院領導批準后下發(fā)到各單位。
2.各單位應結合自己的學科發(fā)展方向、科研任務和人才隊伍建設情況,認真做好遴選和推薦工作。
3."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等獎"、畢業(yè)后留院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和"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博士后"獲獎人員,3年內可享受一次院公費出國留學待遇。此類人員應在有效期內,根據院公費留學年度選派計劃,選擇相應項目,隨本單位年度申報材料一起上報。
4.各單位將申報材料,通過我院出國留學計算機管理系統生成,利用該系統通過網絡報院人事教育局。
5.各類項目資助強度及派出單位匹配經費額度,將根據國家有關政策適時調整。
(四)評審與錄取
1.院人事教育局組織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根據"單位推薦、專家評審、平等競爭、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確定錄取名單,報院領導批準。
2.院人事教育局根據經院領導批準的出國留學計劃,向有關單位發(fā)放"中國科學院公費出國留學錄取通知書"(以下簡稱"錄取通知書")。
(五)派遣
1.出國留學計劃的有效期為:
。留學期限3個月及以下:自"錄取通知書"下達之日起一年內有效;
。留學期限6個月及以上:自"錄取通知書"下達之日起二年內有效;
。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獎貸學金項目:本項目的派出期限為批準當年度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內有效。
2.院不再受理派出計劃延期和變更留學身份的申請。
3.被錄取人員自行負責聯系國外留學單位。留學國別和專業(yè)需與院批準的計劃相一致。
4.被錄取人員應在辦理出國手續(xù)前,應達到院公費出國留學人員的外語要求。
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即可辦理出國手續(xù):
(1)全國外語水平考試(WSK)成績(二年有效)為:
。英語(PETS5)為筆試成績50分及以上,其中聽力部分13分及以上;口試成績3分及以上;
。德語為筆試成績50分及以上,其中聽力部分18分及以上;口試成績18分及以上;
。法語為筆試成績50分及以上,其中聽力部分13分及以上;口試成績12分及以上;
。俄語為筆試成績95分及以上,其中聽力部分18分及以上;沒有口試;派出單位應對出國留學人員口語能力進行鑒定并出具證明;
。日語為筆試成績95分及以上,其中聽力部分18分及以上;沒有口試。派出單位應對出國留學人員口語能力進行鑒定并出具證明。
赴德、法、日、俄等非英語國家的留學人員,也可參加英語水平考試,英語水平達到出國標準,不再參加擬去國語種的正規(guī)培訓;但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還須參加擬去國語種的正規(guī)培訓并獲結業(yè)證書。
(2)同一語種外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
(3)曾在國外連續(xù)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或近5年曾在國外從事講學、合作研究時間累計6個月以上。
5.簽定《出國留學協議書》
院公費出國留學人員,留學期限6個月以上者,派出前須與所在單位簽定《出國留學協議書》并辦理公證手續(xù)。協議書由所在單位自行制定。其內容應包括:出國期限、進修內容、延期和違約條款、擔保人等內容。違約條款部分應注明:出國留學人員如不能按期回我院服務,需償還所有出國留學費用及20%違約金。為保證協議的履行,留學人員應有1至2名,具有經濟償還能力的經濟擔保人。
6.繳納保證金
留學人員派出,需交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保證金"由留學人員,在獲得出國簽證領取出國機票前,交院人才交流中心教育與留學服務部。金額為:留學期限6個月者為15000元人民幣;留學期限12個月者為30000元人民幣。留學人員按期回國并按規(guī)定履行義務,院人才交流開發(fā)中心教育與留學服務部將"保證金"(包括利息)退還留學人員本人。如留學人員發(fā)生違反協議情況,"保證金"將作為還款,沖抵部分賠償費用。
7.留學人員在辦理出國留學手續(xù)時,需將派出單位匹配經費交院人事教育局。匹配經費將用作留學人員經費,不退還派出單位。
8.院公費出國留學6個月以上人員,均持用因私普通護照(赴互免簽證的國家及個別國家除外)。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留學人員,辦理赴港、澳通行證和簽注。
(六)管理類人員的派出要求
管理人員在申報時,必須選題明確。根據選題,完成論文,回國后將論文(中、外文)交院人事教育局,同時院人事教育局將進行檢查,評估其留學效果。
四、單位公派
單位公派由各單位自行制定有關規(guī)定,自行審批。院人才交流開發(fā)中心教育與留學服務部協助辦理有關派遣手續(xù)。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過去發(fā)布的文件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解釋權在院人事教育局。
附件二:中國科學院出國留學人員國外管理辦法
1.國家公費和院公費留學人員出國后,應持報到證及時到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報到,辦理相關手續(xù)。
單位公派、自費留學人員出國后,也應盡早與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建立聯系。
2.公派留學人員應主動與派出單位和我駐外使(領)館保持聯系,定期匯報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取得他們的指導和幫助。
3.公派留學人員在批準的留學期限內應努力學習和工作,完成出國前預定的學習任務,不得從事與留學身份不符的活動。
4.派出單位應協助駐外使(領)館做好公派留學人員的管理工作,從政治思想上關心和愛護,業(yè)務上加強指導與聯系。為他們學成回國后的工作做好計劃和安排。
5.公派留學人員因學習、工作需要申請延長留學期限時,應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國家公費留學人員在出國前簽定的《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中已明確規(guī)定不延長留學期限,故不存在批準延期問題。只要未按期回國,即視為違約。
(2)院公費留學人員應按期學成回國服務,原則上不予延期。特殊情況需要延期者,應提前向國內派出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經派出單位同意并報院人事教育局批準后方能延期。延長期間一切費用自理,延期超過3個月者,院不再提供返程機票。留學人員雖已提出延期申請,在未得到院人事教育局是否批準的答復時,應按期回國,否則視為違約。院留學基金項目和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獎貸學金項目派出人員一律不得延期。
(3)單位公派留學人員的延期問題由各派出單位自行處理。
6.公派留學人員發(fā)生違約未按期回國時,應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國家公費留學人員將全部出國留學費用及違約金交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其他費用交派出單位。
(2)院公費留學人員發(fā)生違約,派出單位應責成留學人員的經濟擔保人,將全部出國留學費用及違約金交院人事教育局(原交納的"保證金"用來沖抵部分費用)。其他費用交派出單位。
(3)單位公派留學人員發(fā)生違約由各派出單位自行處理。
7.在美國的留學人員申請辦理"豁免兩年回國服務期",應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國家公費留學人員的豁免申請不予受理;
(2)院公費留學人員豁免申請不予受理。
(3)單位公派、自費留學人員申請豁免,應與原單位結清經濟關系及其他未了事宜,由原單位將有關申請材料報院人事教育局審批。
附件三: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管理辦法
一、總則
為鼓勵和吸引優(yōu)秀留學人員學成回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或到中國科學院作短期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中國科學院特設立了"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基金"(以下簡稱基金)。
二、申報條件
1.年齡在45歲以下,留學學成回國到中國科學院工作的人員,并回國工作半年以內,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
(1)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
(2)出國前不在中國科學院所屬單位工作。
(3)有發(fā)展?jié)摿η以趪鴥葻o工作基礎。
(4)到中國科學院位于西部地區(qū)的單位工作。
2.目前尚在國外,具有博士學位并在國外獲得助教以上職位,同時在某一領域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并愿意到中國科學院進行2-3個月短期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的留學人員。
3.作為科研啟動經費,研究課題應具有下列特點:
(1)有重要科學意義和創(chuàng)新性,或圍繞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點、難點和緊迫的科學技術問題開展的研究項目。
(2)學術思想新穎,立論根據充分,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方法合理、可行,可獲得新的科學發(fā)現或取得重要進展。
三、申報辦法
1.留學人員回國前6個月或回國后6個月內填寫《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申請表》一式四份,交國內接收單位,接收單位簽署意見后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
2.申請表可向國內接收單位、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留學與繼續(xù)教育處索取;也可從中國科學院網址內下載申報軟件或WORD97表格文檔,用A4復印紙打印一式4份,同時將表格以E-mail附件形式發(fā)接待單位和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
四、評審及資助數額
1.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每季度會同有關業(yè)務局及同行專家組成評審小組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報院長審批后確定資助人選及資助額度。
2.資助留學回國人員一次性經費5-10萬元人民幣,用于科研工作啟動費。
3.短期合作人員經費資助強度為每月8000元人民幣,用于留學人員生活費用。
五、課題管理與總結
1.接收單位負責對資助經費按有關財務規(guī)定進行管理。此經費應專款專用,單位不得截留、挪用。
2.資助經費的使用由所在單位負責監(jiān)督、檢查,并接收上級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和檢查。
3.獲得課題資助的留學回國人員,在資助期間,至少應公開發(fā)表1篇論文。
4.留學回國人員應在接受資助工作滿一年時,短期合作人員應在合作研究結束當月內提交《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總結報告》(應包括按原研究計劃工作完成情況及對所提問題的解決結果、研究成果、代表性論著、經費使用情況等),報告經接收單位簽署意見后報院人事教育局。
5.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將定期對各單位上報的工作總結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作為以后受理、評審各單位申請同類基金的重要參考依據;
6.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按計劃結題并總結者,應及時提交基金項目目前執(zhí)行情況與進展報告,并說明不能按期完成的原因和需要延長的期限(以月計),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批準后生效。
7.受基金資助所發(fā)表的有關論文、專著,所獲得的專利、成果,受資助者均應以適當方式表示曾受"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yōu)支持回國工作基金(The Research Fund for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的資助。
六、附則
1.獲基金支持的留學人員,若未執(zhí)行已審定的項目或不履行本管理辦法中的規(guī)定,須償還全部資助款項。
2.本管理辦法自發(fā)布之日開始執(zhí)行,以前文件與此文不一致之處,以本文為準。
3.本管理辦法的解釋權在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
2000年5月18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規(guī)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wèi)生監(jiān)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船舶工業(yè)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jié)能服務產業(yè)發(fā)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國務院公告
2008-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fā)布河北塞罕壩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單的通知
200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