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審計機構
第三章 內部審計監督的主要任務和職權
第四章 審計方法和工作程序
第五章 審計人員
第六章 附則
院屬各單位:
現將《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條例》印發給你們,自下發之日起執行。1995年9月印發的《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條例》同時廢止。
2001年6月19日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并結合中國科學院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是在本單位負責人領導下,依據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財經法規以及中國科學院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依法獨立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的會計帳目及相關資產進行檢查,對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實行內部監督的行為。以維護科研及開發工作的經濟秩序和單位的合法權益,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科技體制改革。
第二章 審計機構
第三條 中國科學院監察審計局,負責全院內部審計工作的宏觀管理、綜合協調、規劃制定、考核評價及審計工作質量的檢查與監督。
第四條 監察審計局工作職責:
(一)起草內部審計規章,制定內部審計準則、制度,制定內部審計工作規范、指南;
(二)負責院屬事業單位(包括分院、研究所、中心、臺、站及其他事業單位)正職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三)負責對院屬單位執行財經法紀和經濟效益的情況實施審計監督;
(四)負責重大事項的審計調查;
(五)指導、監督、評價、檢察院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
(六)組織內部審計理論研究,培訓內審人員;
(七)研究、開展專項審計工作;
(八)組織實施院領導授權批準的其他審計事項。
第五條 監察審計局根據工作需要,可在院屬單位聘請特邀審計員。
第六條 院屬單位應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審計人員,在本單位領導授權的范圍內開展審計工作。分院審計機構、研究所(臺、站)、公司(企業)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受本單位領導并接受監察審計局的指導與監督,接受并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審計事項。分院審計機構,負責本地區院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研究所(臺、站)、公司(企業)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負責本單位及其下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協助并配合上級審計部門工作。
第七條 為保證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各單位在審計經費上應予以保障。
第三章 內部審計監督的主要任務和職權
第八條 內部審計監督的主要任務是:
(一)維護國有資產的完整和安全;
(二)維護本單位合法權益;
(三)監督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
(四)監督各項資金使用的合規與合法;
(五)監督帳冊、報表、憑證所反映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凈資產)及財務收支(或損益)等事項真實、正確、合法;
(六)監督評價經濟效益與效果;
(七)監督國家財經法紀和院所制度的執行;
(八)監督與財務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
(九)完成本單位負責人交辦和上級審計部門交辦的審計事項。
以上任務完成情況,應向本單位領導報告,必要時,應向上級審計部門報告。
第九條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職權是:
(一)檢查、查閱被審計單位的帳目、資財和有關資料;
(二)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向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索取證明材料;
(三)制止、糾正違反財經法紀事項和提出改進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見和建議;
(四)對違反財經法紀、嚴重損失浪費行為提出批評,對情節嚴重者建議給予必要行政處分,對觸犯刑律的建議司法部門依法懲處;
(五)對阻撓、拒絕和破壞審計工作的,必要時報經領導批準,可采取封存帳冊和資財等臨時措施,并提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建議;
(六)支持和協助單位的財務部門按照《會計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履行職責;
(七)閱讀有關文件,參加有關會議;
(八)內部審計工作,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依法行使審計職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或打擊報復。
部門和單位可以在管理權限范圍內,授予內部審計機構經濟處理權限。
第四章 審計方法和工作程序
第十條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向監察審計局報送下列資料(院直屬企業同時抄報院高技術產業發展局):
(一)內部審計工作規劃、年度計劃和總結;
(二)內部審計工作統計報表;
(三)審計意見和決定及重要的審計報告和調查報告;
(四)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規章制度;
(五)內部審計工作信息、經驗資料;
(六)其他有關資料。
第十一條 審計工作程序一般為準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對必要的審計項目還應進行后續審計。
(一)準備階段:根據審計工作計劃確定審計內容、編制審計方案,包括審計的步驟、方法、要求和具體進度,并向被審單位發出審計通知書。
(二)實施階段:
1、聽取被審計單位情況介紹;
2、抽查現金、實物,檢查憑證、帳冊、報表等會計資料;
3、查閱有關文件和制度規定;
4、有針對性地進行內查外調;
5、取得必要的審計證據;
6、認真填制審計工作記錄。
(三)報告階段:
1、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應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提出改進的建議。審計終結,提出審計報告,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后,報送本單位領導人審批,出具審計意見書。被審計單位有違紀行為,需要給予處理的作出審計決定,對嚴重違反財經法紀和造成嚴重損失浪費的直接責任人員,提出處理建議,經單位領導批準后,通知被審計單位執行。
2、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如有異議,可向內部審計機構所在單位負責人提出申訴,該負責人應當及時處理。
3、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論和決定必須執行,并如期報告落實情況。
第十二條 審計工作結束應將審計資料進行整理,立卷歸檔。
第五章 審計人員
第十三條 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要做到:
(一)客觀公正,依法審計;
(二)堅持原則,實事求是;
(三)謙虛謹慎,平等待人;
(四)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五)勇于探索,刻苦鉆研;
(六)嚴守紀律,保守秘密。
第十四條 上級審計機構和單位對審計人員工作情況要進行業績考核,對成績優異者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玩忽職守、違法亂紀者要嚴肅查處。
第十五條 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補貼參照人事部、財政部、審計署《關于調整審計機關審計人員工作補貼范圍和標準的通知》(人發〔1997〕119號)或比照當地審計機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審計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審計機構的負責人或專職審計人員的任免、調動、獎懲,應事先征求上級審計部門的意見。
第十七條 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考核評定,按照國家和院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八條 本條例由中國科學院監察審計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下達之日起執行。1995年9月制定的《中國科學院內部審計工作條例》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關于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7-03-14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