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外匯指定銀行辦理結匯、售匯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銀行辦理自身資本與金融項目的結售匯,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逐筆審批。現將有關審批原則和審批程序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中的銀行包括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商業銀行、中外合資商業銀行、外國商業銀行分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及其分支機構。
二、銀行代債務人結售匯
(一)銀行因經營貸款、同業拆借、貿易融資、票據承兌和貼現、透支、保理、擔保、貸款承諾、開立信用證等外匯業務形成的外匯債權,應當由債務人以自有外匯、或以人民幣購匯償還。
(二)銀行具有下述來源于債務人的人民幣資金的,可以由銀行代債務人購匯:
1、依據法院判決、仲裁機構的裁決取得的人民幣資金;
2、抵押或質押資產變現(不含人民幣抵押外匯貸款的人民幣抵押金)取得的人民幣資金;
3、扣收的人民幣保證金;
4、其他合法途徑獲得的人民幣資金。
(三)銀行代債務人購匯可向債務人所在地外匯局提出申請,債務人所在地外匯局是支局的,經支局初審后上報分局審批;債務人所在地是分局的,由分局審批。
銀行分行匯總自身及下屬支行的債權(不包括債務人在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之外的債權),向其所在地分局提出購匯申請的,分局應就相關交易向轄內支局進行核實后,進行審批。
(四)銀行代債務人申請購匯時,應提供下列材料:
1、購匯申請報告;
2、證明銀行與債務人債權關系的書面合同或憑證;
3、證明購匯人民幣資金來源的書面材料;
4、外匯管理法規要求登記備案的,應提供相應手續;
5、外匯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五)各外匯分支局對銀行提供的材料,應審核如下內容:
1、銀行對債務人存在外匯債權;
2、申請購匯的人民幣資金來源符合本條第(二)款的規定;
3、每筆交易符合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外匯業務范圍;屬于同業拆借業務的,交易對手應已倒閉或停業整頓;
4、若外匯管理法規要求登記、備案的,應有相關登記、備案手續。
(六)各分支局審核后,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處理:
1、銀行的購匯申請符合本條第(五)款所述各項條件的,應予批準。
2、銀行的外匯債權不存在,或是人民幣資金來源不符合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或是所附交易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外匯業務范圍之外的,不予批準。
3、銀行存在外匯債權,人民幣資金來源符合規定,所附交易符合外匯業務范圍的要求,但是沒有按規定辦理外匯登記、備案的,各分支局可以批準;但應當對銀行或債務人違反外匯管理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七)銀行因與本條第(一)款業務種類相同的人民幣業務形成的人民幣債權,若銀行以合法途徑獲得債務人外匯資金、需代債務人結匯以償還銀行自身人民幣債權的,應比照上述購匯業務的原則和程序辦理。
(八)對于已批準進行結售匯的交易,各分支局應留檔備查;所附交易有登記、備案手續的,應作相應的注銷或沖減。
三、銀行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的本外幣轉換
(一)銀行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的本外幣轉換,應由其總行或總部統一向外匯局申請。
1、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以及全國性中資股份制銀行的申請,由其總行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提出,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
2、外資商業銀行、中外合資商業銀行、外國商業銀行分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申請,由其總行或總部向所在地外匯分局提出,由所在地分局批復,抄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
(二)銀行申請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的本外幣轉換,應提交下述申請材料:
1、銀行為增加外匯(或人民幣)資本金或營運資金而進行本外幣轉換,其總行或總部應提供下列材料,直接進行申請:
(1)申請報告,應包括申請增加外匯(或人民幣)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的測算依據;
(2)相關資本變動若需經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應提供相應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3)外匯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2、銀行為補充其因核銷資產損失減少的外匯(或人民幣)資本金或營運資金而進行本外幣轉換的,應先向所在地外匯分支局提供下列材料,經所在地外匯分支局對所核銷交易進行逐筆審核并出具相應的“確認文件”后,由銀行總行或總部匯總,統一提出購匯申請:
(1)申請報告(應說明交易損失的情況);
(2)可證明所附交易真實性的書面憑證,如借貸合同、擔保合同等;
(3)外匯管理法規要求登記、備案的,應提供相應手續;
(4)外匯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各分支局審核后,應比照第二條第(六)款的規定出具“確認文件”。
(三)未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其辦理結售匯業務的周轉資金的本外幣轉換,仍執行中國人民銀行1996年發布的《外資銀行結匯、售匯及付匯業務實施細則》。
四、不具備結售匯業務資格銀行的上述自身結售匯業務必須通過其他具備結售匯業務資格的銀行辦理。
五、上述結售匯業務的經辦銀行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規定進行結售匯統計,并對大額交易進行備案。
六、為便于對銀行自身資本與金融項目結售匯的監管,各銀行應按季向外匯局報送境內本外幣合并及境內外幣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每季度報送上一季度報表),外匯局系統應建立相應的監管檔案:
(一)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以及全國性中資股份制銀行應匯總全行報表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
(二)經營外匯業務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應匯總全行報表向其總行或總部所在地外匯分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別報送;
(三)外資商業銀行、中外合資商業銀行、外國商業銀行分行在各地的分支機構應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其主報告行同時應匯總全行報表向主報告行所在地外匯分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
七、本通知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以前規定與本通知內容相抵觸的,以本通知為準。
請各分局接到本通知后,盡快向轄內支局、金融機構轉發。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反饋(聯系電話010-68402313,傳真6840231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