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包括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他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的行為。
家暴是對受害人身體或精神上施加暴力,使受害人感到痛苦,危害其身體健康和貶損其人格尊嚴。家暴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或收養等親屬關系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家暴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傷害或精神上的巨痛。本文主要研究家庭成員中男性對女性的家暴。
家暴侵犯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影響社會穩定、和諧和發展。家暴的主要危害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家暴首先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利。
家暴對受害人的人身權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特別是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和一般人格權(包括人格獨立權、人格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遭受家暴的受害人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身體攻擊,如毆打、捆綁、禁閉等,長此以往會危害身體和健康,甚至威脅到受害者的生命健康。對受害人的一般人格權也是一種危害,使受害人在家暴下失去平等權利。
二、家暴對受害人精神造成創傷,危害家庭和婚姻的穩定。
遭受家暴的受害人,不僅在身體留下了傷痕,在內心更留下難以忘記的創傷。經常性的家暴使得受害人精神處于高度緊張和恐懼中,甚至會摧毀她們人生信念和生活的信心,破壞她們與人正常交往的心理,扭曲她們的性格,對受害人精神狀態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而精神上的創傷往往比身體上的傷害更難愈合,有的家庭由于存在家暴,受害人長期處于悲觀厭世的狀態而難以解脫。
家暴危害婚姻家庭穩定,即使感情基礎牢固的婚姻,也有嚴重的破壞作用。有家暴的家庭中,讓受害人難以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幸福指數大幅降低。家暴使受害人與施暴者貌合神離,使得受害人可能尋找精神寄托,而毀掉原來的婚姻家庭。
三、家暴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長。
在調查中發現,孩子是家暴的一個潛在而又隱性的受害群體,盡管他們的傷害可能不直接表現在肉體上,但對他們的內心傷害卻是永久的,對他們未來行為的影響也是間接而漫長的。在暴力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有諸多的心理和行為障礙,精神長期緊張,性格孤僻,對親情冷漠或極具暴力傾向,行為上表現為人際關系差,難與人溝通。這樣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后可能會對周圍的人和社會有仇恨傾向,最終可能會走上犯罪道路。
四、家暴嚴危害社會安定,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家暴若不加以制止和約束,會影響社會的安寧與穩定。那些受到家暴侵害的人,其人身、人格、名譽等最基本的權利被暴力所侵害,影響了他們參與社會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已成為社會問題。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好環境下,全社會都應高度關注家暴問題的危害。
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的通知,以積極預防和有效懲治家庭暴力犯罪,加強對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刑事司法保護。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我國第一部反家暴法,該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有關家庭暴力的法律規定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禁止對婦女實施家庭暴力。國家采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對婦女實施性騷擾或者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受害人可以提請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3、《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第二款: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三條: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三)實施家庭暴力的。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單位犯罪?
2020-03-06什么是繼續犯?
2020-03-06無故被辭退?這些賠償少不了
2020-03-26可以無償轉讓專利嗎
2020-04-07走私文物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7勞動者有過錯用人單位可隨時解除
2020-04-17保險公司破產:理賠少不了
2020-04-26兩個孩子離婚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交通糾紛案件開庭時間是多久
2020-04-29廉租房哪些情形下會被收回
2020-04-29起訴離婚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處理?
2020-04-30構成侮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30夫妻共有財產共同特征有哪些?
2020-04-30子女撫養費包括哪些如何?確定?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05-02子女撫養費訴訟時效一般多久?
2020-05-02女性婚后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尋求救助?
2020-05-02如何起訴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03離婚協議書要公證嗎?公證有什么意義?
2020-05-05離婚協議公證有什么法律效力?能反悔嗎?
2020-05-05離婚以后孩子可以改姓嗎?要什么手續?
2020-05-05婚外情犯法嗎?婚外情的法律有哪些規定?
2020-05-05整容失敗如何維權?
2020-05-07哪些情況的出現會引起婚姻關系終止?
2020-05-07國家節能補貼政策是什么
2020-05-08生完了孩子就離婚會不會構成婚姻詐騙罪?
2020-05-08什么是重婚?
2020-05-21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哪些情況下對方不到場也可以申請訴訟離婚?
2020-05-10離婚后還能不能分割財產和離婚賠償糾紛訴訟時效多久?
2020-05-10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要受什么處罰?
2020-05-21女職工休哺乳假被辭退如何補償
2020-05-11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最新法律規定?
2020-05-11信用證詐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孕期病假工資基數怎么確定
2020-05-12遺囑要怎么寫?怎么樣寫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2020-05-13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3詳解侵占罪
2020-05-13哪些條件下車輛盜搶險的合同終止
2020-05-13構成職務侵占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