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市場機制逐步完善,合同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在經營活動中要靠合同來進行。與之相應,合同當事人之間因對合同權利行使、義務履行以及利益分配存在不同的觀點、意見和請求,發生的合同爭議也越來越多。所以,合同當事人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制訂有效的合同爭議條款已成為合同制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訂立合同爭議條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最佳的爭議解決方式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四種: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和解和調解并非解決合同爭議必經的程序,即使合同當事人在合同爭議條款中作了相應的規定,當事人也可不經協商和解或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故選擇仲裁還是訴訟解決合同爭議是訂立合同爭議條款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仲裁指雙方當事人根據有效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仲裁機構進行處理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仲裁協議一旦依法成立,當事人不得再就爭議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同訴訟相比,仲裁具有快速、便捷、高度保密、裁決便于執行、能夠充分體現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有利于維持和發展爭議雙方之間的商事關系等特點。
訴訟是解決合同爭議中使用得最多的糾紛解決方式。它是一種強制管轄,假若合同中沒有有效的仲裁條款,也沒有另外達成有效的仲裁協議,即使合同中沒有約定訴訟,當事人仍有權就該合同爭議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訴訟制度比較仲裁制度而言具有程序嚴格、公正、對當事人的訴權保障全面、法官審判經驗豐富等特點。
二、選擇以仲裁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應注意的問題
合同當事人將合同爭議提請仲裁,必須基于有效的仲裁協議。根據《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仲裁協議內容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要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要有仲裁事項;三是要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其中對第一項和第三項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往往會由于不了解仲裁制度和仲裁機構的設置,在合同爭議條款中做出以下幾種不規范的仲裁協議:
第一、約定了仲裁地點,但沒有約定仲裁機構,或雖然有約定,但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的方式、術語不規范。如:爭議在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仲裁解決、爭議所在地仲裁解決、爭議由本市仲裁機關仲裁、本市有關部門仲裁、 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爭議由XX市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仲裁等。
第二、同時約定兩個仲裁機構仲裁。如:爭議可提交A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或B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
第三、既約定仲裁,又選擇訴訟。如:發生爭議向合同履行地(簽訂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爭議由合同履行地仲裁機關仲裁,對仲裁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在現實案例中,上述各類不規范的仲裁協議,雖不是一律被認定為無效,但多數會因為無法明確當事人的仲裁意思表示或無法確定仲裁機構而導致無效。
此外,合同當事人如何對仲裁事項進行規定也是應注意的問題。我國仲裁法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項規定不難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如何針對自身的情況確定將提請仲裁的事項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合同當事人屬長期合作關系,雙方在前合同尚末履行完畢時又簽訂了含有仲裁條款的合同,且兩合同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這樣會導致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一部分在仲裁管轄范圍內,一部分在訴訟管轄范圍內,所以一旦發生合同爭議,就會出現合同當事人既要進行仲裁,又要到法院訴訟的情況。故為防止類似問題的產生,合同當事人在約定仲裁協議時,應將對前期沒有約定仲裁方式的前合同一并寫入新合同爭議條款中。
三、選擇以訴訟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應注意的問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有因合同發生的糾紛,可以由雙方當事人通過訂立合同爭議條款自由約定由哪個法院來管轄,這在法律上稱quot;協議管轄 。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約定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法院(往往規定在本地法院)來管轄案件,以節省費用,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因素產生的不利影響。應注意的是,合同當事人的這種自由選擇權是有條件限制的,這些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協議管轄不得違反級別管轄與專屬管轄。如:按照規定,在天津市一般財產案件訴訟標的超過人民幣200萬元的,應由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標的低于200萬元的合同,約定有關本合同的一切糾紛,應由天津市某中級人民法管轄是無效的。又如,海事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約定由普通法院管轄是無效的。
2、被選擇的法院必須與合同有關聯,即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法院中進行選擇,而當事人在制訂合同爭議條款時應做到表述明確,選擇的管轄法院是確定、單一的,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協議選擇兩個以上管轄法院。如類似因本合約發生的任何訴訟,雙方均可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約定,雖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被認定為無效,但若發生合同雙方當事人同時提起訴訟的情況,則很容易引起管轄爭議,造成訴訟程序的延長,訴訟成本的增加,給當事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合同當事人只能就第一審案件決定管轄法院,而不能以協議決定第二審法院。
4、雙方必須以書面方式約定管轄法院,口頭約定無效。
可以看出,雖然法律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自由選擇解決合同爭議方式的權利,但如何運用好這項權利,訂立適當的合同爭議條款,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未及時續簽的,要注意了!
2020-02-14如何保護債務糾紛中的債權
2020-03-02專利申請人和發明人——我們不一樣
2020-03-06婚姻狀況公證需要證件和材料有哪些?
2020-03-09房屋租賃常見問題(1)
2020-03-24醫療過錯起訴流程是什么
2020-04-10七級工傷的認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11單方解除合同的話,哪些條件下可以生效
2020-04-21二手房東是否有優先續租權
2020-04-22房屋中介糾紛及解決辦法(一)
2020-04-22如何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
2020-04-23被控騷擾女性情況屬實,處罰方法是什么
2020-04-23信用卡詐騙罪的表現行為有哪些
2020-04-23保險公司變更登記如何辦理
2020-04-26家庭暴力法院會判離婚嗎
2020-04-28背叛國家罪是如何認定的?
2020-04-29開發商擅賣房屋共用部分是否有效?
2020-04-29未成年人名下的房產,屬于未成年嗎
2020-04-30報假警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4-30離婚以后孩子的戶口問題怎么解決?
2020-05-01子女撫養權怎么樣才可以變更?
2020-05-01私生子女到底有沒有財產繼承權?
2020-05-02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3子女撫養權并更條件是什么?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3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不給全怎么辦?
2020-05-04照片可以當做證據嗎?
2020-05-04撫養費給付方式有哪些?離婚以后能降低嗎?
2020-05-05老公有小三離婚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5不履行撫養義務是否能得到贍養?
2020-05-08找出軌證據能不能請私家偵探
2020-05-08結婚以后房子共同還貸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未婚房產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2020-05-10公司倒閉:法人如何負責
2020-05-10離婚訴訟中過錯方少分財產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10輕微傷能否索要精神損害賠償
2020-05-11財產損失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0-05-11撤訴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0-05-12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合同終止和解除
2020-05-13共同犯罪的罰金是連帶執行嗎
2020-05-13危害國家安全罪中,哪些情形不適用死刑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