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保證合同是指保證合同雖經當事人雙方協商訂立,但因違反法律規定,欠缺保證合同的生效要件,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保證合同無效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是主合同無效導致保證合同無效;二是保證合同自身無效。保證合同被確認無效,則意味著合同規定的保證義務不能履行,但并不表明不發生任何法律后果,在保證合同無效的過錯方在保證人一方或保證人與債權人雙方時,保證人不能不承擔消除無效保證合同給債權人造成不良后果的義務。因此,《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一民事責任,就其性質而言,屬于締約過失責任,即由于保證人的締約過錯造成債權人財產損害,所應當依法承擔的賠償責任。 由于保證合同無效,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喪失了法律適用條件,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期間則不受保證期間的限制,保證人如承擔民事責任則應在訴訟時效期間即兩年內承擔。但在審判實踐中,對該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頗有爭議,對此主要三種不同觀點:一是自保證合同簽訂之日。其理由是,因無效保證合同自始無效,從保證合同簽訂之日,債權人便應能行使且能行使財產損害請求權。二是自保證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屆滿之日。其理由是,由于保證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未主動履行保證義務,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之日則“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三是自保證合同依法被確認為無效之日。其理由是,根據法律規定,經濟合同的無效,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因此,合同無效并非顯而易見,只有保證合同的無效性被確認,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的財產損害請求權才具有法律依據,受法律保護。在此之后,才存在“權利能行使而不行使之事實”狀態。 以上三種觀點都有它的一定道理,但卻都存在對訴訟時效認識的片面性。 關于訴訟時效期間之起算,民法理論上的通行觀點為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各國民事立法皆采此理論,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也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因具體請求權的根據及標的不同,在計算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亦即認定權利人對權利被侵害“應當知道”之時間上,有種種差異,具體到無效的保證行為,債權人何時“應當知道”有權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很有探討必要的。 前述第一種觀點基于無效保證合同自始無效,而以合同簽訂之日來計算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時效,無異于要求債權人像法官、律師一樣熟知法律的明確規定,對所進行的民事行為能否受法律保護,及所產生的預期法律后果要有準確的判斷,這顯然是一種苛求。因此,債權人簽訂保證合同時,并不必然“知道或應當知道”此時其對保證人已享有并應行使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 前述第二種觀點以無效保證行為約定或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屆滿之日,起算債權人向保證人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實質上是將無效保證行為等同于有效保證行為,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保證行為即然無效,當中關于保證義務的約定,包括保證期間的約定亦屬無效,故不能以此作為所有無效保證行為訴訟時效期間起算的標準。 前述第三種觀點以保證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作為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時效的起算點,那么,則在此之前,當事人的權益有可能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有悖于設立訴訟時效制度是為了維護交易安全和法律關系的穩定,防止社會所信賴的事實狀態被所謂“權利上的睡眠者”推翻這一目的。 筆者認為,擔保法設立保證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障主債權的實現,保證合同亦是主合同的從合同,由此可見,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在承擔義務的地位上存在差異,因此,保證合同無效后,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時效的起算,應從以盡量維護無過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出發,根據債權人和保證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效力的過錯,來確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一)當過錯在于保證人,債權人無過錯時,由于債權人無過錯或不知保證合同自簽訂時起即為無效的情形,他會善意地相信保證人能夠按約定履行保證義務,當保證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屆滿之日,保證人仍未履行保證義務時,債權人此時,則“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已被侵害,其已有權向保證人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依據訴訟時效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應從保證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保證期間屆滿之日起算。(二)當過錯在于債權人與保證人雙方時,由于債權人自身有過錯,在合同簽訂時,他已經能夠“知道或應當知道”由于自身的過錯會造成保證合同無效的后果,從而會使自己的權利因保證合同無效而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則應從保證合同簽訂之日起算。(三)當債權人有過錯,而保證人無過錯時,保證人因不承擔責任,而不存在上述問題。 本文所涉問題是在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文中觀點僅是筆者對此問題的一些粗淺看法,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發表各自的寶貴意見,從而達到統一認識,提高審判業務素質和審判質量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過程中證據原件的重要性
2020-03-05字體個人商用會構成侵權嗎
2020-03-19兄弟因為打架斗毆被刑事拘留了,刑事拘留最長會有多久?
2020-04-03個人借款利息規定有哪些情況
2020-04-07泄露商業秘密會被逮捕嗎
2020-04-10交通事故私了反悔怎么辦
2020-04-10工傷賠償的標準
2020-04-13房東違約,但拒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0-04-13總感覺小區物業收費不合理,請問有收費標準嗎?
2020-04-14走私假幣罪如何處罰
2020-04-17何為訴訟中的第三人
2020-04-17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可以約定嗎
2020-04-20房產稅的征收情況,你了解多少?
2020-04-22暑假工加班期間,可以要求有加班費嗎
2020-04-22一般情況下的加班加點
2020-04-23你在電影中常見到的死刑和死刑辯護是什么?
2020-04-26疫情期間被公司無故離職,我該怎么辦
2020-04-26繼承權應該如何進行公證?
2020-04-27醫療事故死亡賠償標準有這些!
2020-04-29抓住對方婚外情的證據是否能多分財產
2020-04-28工程款被惡意拖欠如何處理
2020-04-28收入減少能減少孩子撫養費嗎?
2020-04-28離婚后要求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辦?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咋區分?
2020-04-29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是否屬于夫妻的共同財產?
2020-04-29拐賣婦女、兒童罪的認定標準和界限
2020-04-29勞動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2020-04-30慎重擔當保證人
2020-04-30未成年孩子撫養權通常怎么判?
2020-04-30侮辱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夫妻離婚以后房產怎么分割?
2020-04-30繳納購房契稅具體時間是什么
2020-05-01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5-01起訴離婚中子女撫養權歸誰?
2020-05-01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05-02什么原因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2夫妻共同財產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2020-05-02離婚損害賠償和婚內侵權如何區分?
2020-05-03離婚以后不給子女撫養費要不要坐牢?
2020-05-03喪偶如何支付子女撫養費?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