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日報
王樹茂
瑕疵出資指出資人違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未足額出資或出資的財產權利有瑕疵,不包括根本未出資和履行出資義務后的抽逃出資行為。在瑕疵出資的狀態下,出資人能否享有權利,享有的權利是否為公司法意義上的股東權利,其是否具有可讓予性,我國公司法未予以明確規定,給司法實務造成很大的混亂。
瑕疵出資與股東權利的享有
股東應足額出資是股東對公司的基本義務,也是一法定義務。但我國新公司法在堅持法定資本制的同時,對注冊資本的繳納方式作了修訂,將原有的全額繳納制修改為認繳制,即認購出資可分期繳納,不再要求一次性履行出資義務,只要全體股東首次出資額達到一定比例、不低于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即可。
因此,股東足額履行出資義務并非公司成立的要件,也并非股東資格取得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出資與股權的享有并非一一對應的關系,股權的取得具有相對獨立性。在公司成立具備其他條件的前提下,股東出資達到公司法規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時,應認定公司成立,具備公司法人資格。因公司的依法創設,出資人的名稱已記載于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并經工商登記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其股東身份對內公司及其他股東認可,對外予以公示,出資人當然取得股東資格,享有股東權利。否則,會導致公司股東的虛無,危及公司法人資格。
我國公司法實際上對此也作了明確規定: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該規定雖未明確可適用瑕疵出資股東,但既然未作但書規定,依照法不禁止即可為的民事法律關系的適用規則,其當然適用瑕疵出資的股東。
另從股權的性質考察,股權非單純的財產權,屬社員權的范疇,股東資格取得基于股份認購的意思表示,即出資認購合同。股東資格的取得與股東對公司的實際足額出資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出資是合同的履行行為,并不是股東資格取得的基礎與條件。
因此,瑕疵出資人可取得股東資格,享有股東權利。但因其出資并未全部到位,股東權是有瑕疵的,應受到限制。因股權從其內容考察,包括自益權和共益權。其中自益權是由資本投入產生的收取紅利等權利,屬財產權。因出資的未到位,瑕疵出資股東不可能依公司章程記載的出資比例收取紅利。否則,構成不當得利,侵害了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作為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等方面權利的共益權,因股東會表決方式的資本多數決原則,瑕疵出資也必將導致表決權的限制。因此,基于股權平等原則和瑕疵出資股東出資違約的事實,瑕疵出資股東的權利應受到限制,不是完整的股東權。
但是,出資不足的股東既然載明于公司股東名冊或者公司登記機關文件,對外宣示為公司股東,客觀上又履行了部分出資義務,就應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的義務,而不應將其從股東的法律范疇中拋棄出去,一概否認其股東身份的存在。但依據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其股東權利只能在出資范圍內行使,未出資部分不得行使。否則,有悖公平原則,侵害了其他股東的權利,也不利于出資的繳納和追繳,不利于維護經濟秩序和保障交易安全。對于瑕疵出資者未嚴格履行出資義務的行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由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如果瑕疵出資者事后補足了出資,也只能在補足出資后行使該部分出資的股東權利。如果因投資者的瑕疵出資導致公司設立失敗或者因公司注冊資金低于法定最低注冊資本金數額而導致公司成立無效的,因公司不存在,投資者亦不享有股東資格。
瑕疵出資股東的股權是否具有可讓予性
股東瑕疵出資,雖取得股東資格,但其享有的股東權是不完整的,或者說不是公司法意義上的完整股東權。依據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應按其實際出資分取紅利和行使表決權等權利,即在未補足出資差額前,按其實際出資額行使股東權。對此,理論界及司法實務中均取得共識。
但對其股東權能否轉讓,分歧較大。筆者認為,瑕疵出資股東權應具有可讓予性。但其作為不完整的權利,應適用特定的規則,對其轉讓作出必要的限制,以避免權利被濫用,損害公司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即必須以轉讓款項先行補足不足出資;轉讓股份款項不足以補足出資,轉讓人又不能繼續補足的,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可主張撤銷股權轉讓合同。
當然,出資的補足主體也可為受讓人,法律所關注的應是出資的足額繳納,至于繳納主體在此種權利受讓情況下,屬私法自治范疇,不能因主體因素而否認其效力。轉讓方與受讓方若就此協商一致,由受讓方補足,其并未損害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應認可其效力。如未主張撤銷的,可保留向轉讓人追索不足出資的權利,即出資作為股東的法定義務,并不因股權的轉讓而消滅,轉讓人并不當然免除責任。當然也有觀點認為,轉讓股權是股東的權利,但是對于未繳足出資的瑕疵股東權,如果允許其自由轉讓股權,很容易給不法者提供利用轉讓股權方式損害債權人的便利,權利必須受到限制。而通過轉讓股權款項先行補足不足出資的做法避免債權人損失,似乎又缺乏必要的保障落實措施,操作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倒不如明確規定瑕疵出資者只有在補足出資后尚可轉讓股權。該種觀點操作起來的確簡便易行,但對權利人限制過苛,不利于股權的流動,也不利于對公司及債權人的保護。而在以轉讓款先行補足出資為轉讓條件的情況下,因股權的轉讓并不當然免除瑕疵出資股東的出資義務,其仍為義務主體,對債權人并未造成實質性損害。相反,因受讓人的加入,義務主體變化為受讓人和轉讓人,擴大了對債權人債權的一般財產擔保范圍,更有利保障債權,促進交易安全。
瑕疵出資股權轉讓行為的效力
瑕疵出資股東可轉讓其股權,但該轉讓行為并非當然有效,其轉讓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發生效力。
因此,瑕疵股權轉讓是否影響轉讓行為的效力,應當具體分析。如果轉讓方在與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將自己出資不足的事實如實相告,致使受讓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這一事實,仍然受讓轉讓方出讓的股份,則股權轉讓合同有效,受讓人不能以瑕疵出資主張抗辯。
如果轉讓方在與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隱瞞了自己出資不足的事實,致使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不知道這一事實,并因此而受讓轉讓方出讓的股份,則受讓方有權以其被欺詐為由請求撤銷或者變更股份轉讓合同。
我國公司法雖對此未作出明確規定,但股權轉讓合同屬民事合同范疇,在公司法未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依法的適用規則,當然應適用合同法的規定,賦予受讓人可撤銷權。
同時,有損害必有救濟,為保護無辜受讓人的權利,也應給予其救濟。其也可在認可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情況下,向轉讓人主張賠償請求權。該合同并非當然無效,因該轉讓行為屬轉讓方和受讓方的私行為,應由當事人依意思自治作出選擇。若按無效處理,以公權力不當干預了私法,侵害了權利人的處分權,也不利于鼓勵交易。
在受讓人受欺詐的情況下,因瑕疵出資股東主觀上為惡意,在責任承擔上應采取不同于前一種情況的價值評判,受讓人即便放棄撤銷權或因超過法定期限而喪失撤銷權,也應根據責任自負原則,只有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及其債權人承擔責任。任何人均不得從其非法行為中獲利,否則,既放縱了轉讓人,使規避法律的行為成為可能,又不當的加重了受害人的責任,顯失公平。至于從瑕疵出資股東受讓股份的股東不因其從瑕疵出資股東受讓的事實而承擔責任。
但是,受讓方不能對抗不知情的善意公司債權人。如果公司的債權人能夠舉證證明公司的注冊資本沒有實際到位,則有權將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在冊的股東(包括受讓方)與公司一起列為被告,追究其連帶責任。但是,受讓方在向公司債權人承擔清償責任以后,有權向轉讓方追償,或者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提起股份轉讓合同變更或者撤銷之訴。
因此,基于公司法賦予瑕疵出資人股東資格的事實,其當然享有股東權利。權利屬性使然,該股權具有可讓予性。但作為不完整的權利,為避免濫用,應予以必要的限制。既保障交易安全,維護公司和債權人的權益,也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流轉。
(作者系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冠肺炎患者這個癥狀比非典進展更快!
2020-02-14勞動仲裁與其他民事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03-04產檢假的相關規定
2020-03-06撫養費最高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
2020-03-18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注意事項
2020-03-27虛假廣告罪認定
2020-03-27這4種情況下,可以對員工進行調崗
2020-04-01債務抵消的相關情況
2020-04-13狗沒咬人卻賠20萬!這是怎么回事?
2020-04-14房屋買賣過戶前,賣方卻去世怎么處理
2020-04-21二手房東是否有優先續租權
2020-04-22夫妻離婚分居必須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4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構成
2020-04-27分居期間夫妻單方欠債怎么處理?
2020-04-30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開發商一房二賣是否違約?
2020-04-30同居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6報失蹤后仍找不到可算自動離婚嗎
2020-04-30夫妻分居多久法院會判離婚?
2020-05-01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要求是什么?
2020-05-01“老賴”玩失蹤也逃避不了債務關系
2020-05-02軍人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2單方起訴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5-02離婚損害賠償和婚內侵權如何區分?
2020-05-03子女撫養費是什么意思?如何計算?
2020-05-03機動車超速如何進行罰款
2020-05-03業主不收房對開發商有沒有影響
2020-05-03哪些情況可以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哺乳期出軌起訴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0-05-0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看過來!
2020-05-04子女成年以后父母離異怎么判決?
2020-05-04結婚登記是否需婚檢
2020-05-05夫妻協議離婚如何進行財產分割
2020-05-05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跟親生子女權利是否一樣?
2020-05-08夫妻結婚后房屋贈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孤兒其他監護人不同意送養可不可以送養?
2020-05-08結婚彩禮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9夫妻分居財產分割協議書怎么寫?
2020-05-09什么條件下可以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2020-05-09車禍致小產肇事方如何賠償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