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借用職工途中死亡 應由誰承擔給付工傷待遇責任
作者:楊 凡
[案情]
付正發于2002年5月16日受雇于湖北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從事裝卸工作,2002年8月10日晚經秦港砂石廠負責人覃少波同意,被建華一號工程船船主郭建華臨時雇請為建華一號工程船卸毛石壓艙,晚上21時左右郭建華用生活船將付正發等人接到建華一號工程船上,毛石全部卸完后,郭建華付給付正發工錢后,用生活船將他送至宜都市陸城秦港碼頭(秦港砂石廠專用碼頭)91號機駁船上,2002年8月11日1時左右,付正發從91號機駁船過檔到秦港號貨船時,從兩船間距中落入清江河中淹溺死亡。事故發生后,宜都市政府組織安監局等部門組成調查組對事故進行了調查,認定事故的性質是一起勞動安全責任事故,2002 年7月22日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關于認定付正發為因工死亡的決定》。
依照《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注 2004年1月1日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取代原《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因為案發時間在《工傷保險條例》生效以前,故適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付正發之父李漢林,之母付國秀訴請宜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裁決,勞動爭議仲裁委認為,秦港砂石廠與死者付正發生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無證據表明付正發與郭建華有勞動關系,由于付正發的死亡被認定為工亡,其遺屬應享受工亡待遇。付正發之父李漢林按規定不符合享受親屬撫恤金的條件,則不能享受;付正發之母付國秀符合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應當享受。申訴人要求支付尸體存放處理費、尸體運輸費、差旅住宿生活補助費,予以支持。勞動爭議仲裁委作出了(2004)都勞仲裁字第9號裁決,裁決如下:一、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應支付申訴人喪葬補助金3798.96元(633.16元/月×6個月)。二、秦港砂石廠應支付給申訴人一次性工亡補助金30391.68元(633.16元/月×48個月)。三、秦港砂石廠應支付給申訴人付國秀供養親屬撫恤金21882.44元(7598元/年×30%×12年×80%)。四、秦港砂石廠應支付給申訴人尸體存放處理費1586元,尸體運輸費1500元,差旅住宿等費用(票據) 1089元。五、郭建華不負賠償責任。六、本案仲裁費2020元,由被訴人承擔。
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對此不服,認為:付正發系從事第三人雇請的工作完工后,由于自身的原因意外死亡,其損害后果與被訴人沒有因果關系。基于上訴理由以付正發之父李漢林,之母付國秀為被告訴至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法院,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在該案中不承擔民事責任。郭建華以第三人的身份參加了訴訟。
[審判]
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法院作出(2004)都民初字第338號民事判決,認為,原告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與死者付正發生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付正發經過該廠負責人覃少波同意,為郭建華卸毛石,完工后在返回途中溺水身亡,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關于認定付正發為因工死亡的決定》,原告應該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給付正發遺屬工亡待遇。判決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給付被告李漢林,付國秀傷葬補助金3798.96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30391.68元;支付被告付國秀供養親屬撫恤金21882.24元,工亡認定費50元,共計人民幣56122.88元。第三人郭建華不負民事責任。
宜都市陸城秦港砂石廠不服,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作出(2005)宜民一終字第185號判決認為,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上訴人與付正發生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付正發經過該廠負責人覃少波同意,為郭建華卸毛石,完工后在返回途中溺水身亡,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關于認定付正發為因工死亡的決定》,原審采信并無不當,上訴人稱付正發與其不存在因工死亡的法律關系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審根據相關法規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適用法律亦無不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是一起較具代表性的因工亡待遇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好本案的關鍵在于確認勞動關系和工傷的正確認定。
一、關于勞動關系的確認
(一)付正發與秦港砂石廠之間應該為事實勞動法律關系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系。其特征是: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紀律,獲得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受到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等。對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同樣應從其三要素去考量,即主體、客體和內容三要素。特別是對用人單位的確定,是確認事實勞動關系的關鍵所在。《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一款將“個體經濟組織”解釋為:一般指雇工在7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或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根據國務院《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工傷認定過程中對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權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其實質涵蓋在工傷認定這一具體行政行為中,是一種相對具體行政行為,其最終的確認權是人民法院。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解釋,事實勞動關系的發生有兩種情況:一是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因企業管理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未簽訂勞動合同;二是原合同期限屆滿已經終止,在未辦理續訂合同手續的條件下繼續存在的勞動關系。認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基本條件是:勞動關系雙方已經履行各自的勞動權利和義務。本案中,用人單位秦港砂石廠是2002年元月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從事砂石經營、運輸業務,并設有企業專用碼頭—秦港碼頭,長期雇請有4—8人的副業工裝卸隊。付正發生前是該廠裝卸隊中一員,居住在砂石廠提供的住房里,從事砂石裝卸工作三月余。這一法律事實有秦港砂石廠負責人覃少波的承認和事故調查組向宜都市政府遞交的《事故調查報告》佐證。因此,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死者付正發生前與秦港砂石廠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在勞動爭議訴訟中被法院確認是正確的、合法的。
(二)付正發等人為第三人郭建華卸毛石壓艙的行為事實上是秦港砂石廠與第三人之間的一種勞務合同關系。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是:勞動關系主體中的一方應是符合法定條件的用人單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須是符合勞動年齡條件,且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的自然人;勞務關系的主體類型較多,如可以是兩個用人單位,也可以是兩個自然人。法律法規對勞務關系主體的要求,不如對勞動關系主體要求的那么嚴格。勞動關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范和調整。勞務關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進行規范和調整,存在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之間是否簽訂書面勞務合同,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
本案訴訟過程中,有人認為主張:付正發等人為第三人卸毛石是一種“職工被借調”關系,應當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職工被借調或者聘用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由借調或者聘用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確認給付死者遺屬工亡待遇。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所謂借調,是指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已用人單位由于工作需要,與甲單位協商后,請該勞動者到乙單位為乙用人單位工作的情形。是人員流動的形式之一。首先第三人郭建華不具備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其次秦港砂石廠與第三人也沒有約定將付正發等人借調給第三人郭建華意思表示。
實際上,付正發等人為郭建華卸毛石壓艙是秦港砂石廠與郭建華之間的一種勞務合同關系,也是秦港砂石廠的一種派遣行為,勞務派遣是指具有輸出勞務人員職能的用人單位,將自己的員工派往需要勞務人員的單位,為該單位提供服務的情形是人員流動的形式之一。勞務派遣的時間可是可短,短的可以完成某工作的時間為期限,長的可約定若干年的期限。付正發在經過秦港砂石廠的負責人同意后為郭建華提供勞務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勞務派遣。所產生的法律關系應當為勞務派遣而產生的勞務關系因不能因為第三人直接給付了工人工資就不予認定。
二、關于工傷的認定
工傷,又稱職業傷害,指職工在生產勞動中所發生的或與之相關的人身傷害,包括事故傷殘和職業病以及因這兩種情況造成的死亡。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規定了“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十種范圍,第九條規定了“不應認定為工傷”的六種情形,第十條規定了工傷報告的提出、工傷待遇的申請方式和時限,第十一條規定了“工傷認定決定”的作出程序和形式。
本案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死者付正發是否因工死亡、應否給予其遺屬工亡待遇的問題。勞動爭議訴訟中,用人單位秦港砂石廠訴稱:付正發在從事第三人雇請的工作完工后返回途中意外死亡,與秦港砂石廠不存在因工死亡的法律關系;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認定付正發為因工死亡的決定》認定事實和性質錯誤,程序違法,不具法律效力,不能作為有效證據采用。死者遺屬辯稱:付正發與秦港砂石廠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他幫第三人卸毛石壓艙是經秦港砂石廠負責人同意的,導致溺水死亡的后果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不到位和違規用工有直接因果關系。二審法院確認了死者遺屬辯稱的事實,認為宜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關于認定付正發為因工死亡的決定》,原審予以采信并無不當,上訴人稱付正發與其不存在因工死亡的法律關系的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法院確認這個事實,不僅符合《勞動法》第二條和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而且劃清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的線,充分體現了“勞動關系”在工傷認定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三、工傷待遇規則裁判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部1989年9月21日發布的《私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私營企業職工因工負傷、殘廢或患病死亡,由企業發給喪葬費和供養親屬撫恤費。殘廢金、喪葬費和供養親屬撫恤費的標準,按照《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規定執行。
本案中,在死者付正發生前的勞動關系被確認和認定為秦港砂石廠的因工死亡的前提下,宜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適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等法規規定,裁決秦港砂石廠支付死者遺屬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計56073.08元;勞動爭議一審、二審法院予以確認是有法律依據的。
但本案中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支持的“秦港砂石廠應支付申訴人尸體存放處理費1586元、尸體運輸費1500元、差旅住宿等費用(票據)1089元,合計 4175元。”一審法院以“超出《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的工亡待遇范圍”為由不予采納,并被二審法院維持雖然合法但不合理,其理由如下:
尸體存放處理費、尸體運輸費、差旅費、住宿生活費是職工因工死亡后,職工親屬前往其生前工作勞動所在地處理喪葬事宜和追索工亡待遇實際支出的費用。雖然不屬《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的工亡待遇范圍,但用人單位如果長期拖延“工亡待遇”費用的給付,工亡職工遺屬本身就是受害人,又怎能承受無休止的差旅費用呢?當然職工遺屬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上述實際支出的費用。這樣的話受害人又陷入了循環往復的訟累。所以,筆者認為,與工傷待遇相關的實際支出費用,勞動爭議訴訟中應當一并解決為宜。從而體現法律保護弱者(受害人)、司法為民的法制原則。
綜上,筆者認為用人單位同意與其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為他人從事勞務,即應認為是一種勞務派遣,至于其工資給與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不影響這一關系的認定。 2004年1月1日起實施的《工傷保險條列》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但對于臨時勞務派遣期間職工受到工傷事故沒有具體規定,我認為,也應該參照該款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錢不還也可能構成詐騙!詐騙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2020-01-08商標駁回復審的申請程序
2020-03-16對“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說不!
2020-03-31不離婚可以要求分割財產嗎?
2020-04-02別忘了你的勞動合同
2020-04-21申請喪葬撫恤金具體的手續是什么
2020-04-22一方起訴離婚,被告卻不出庭如何處理
2020-04-22一般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需要多久
2020-04-28工程款被惡意拖欠如何處理
2020-04-28離婚協議撫養費如何約定?
2020-04-282020離婚撫養費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04-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婚姻法規定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刑訊逼供罪什么條件下會進行立案
2020-04-30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子女撫養費有哪些內容?金額如何確定?
2020-05-02家庭暴力行為是什么認定標準?
2020-05-02子女撫養權并更條件是什么?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3出現急性腰椎盤突出算是工傷嗎
2020-05-03給付子女撫養費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4起訴離婚要什么手續?要多少錢?
2020-05-05夫妻離婚前對方故意轉移財產如何處理?
2020-05-05補辦結婚登記有哪些效力
2020-05-05夫妻協議離婚如何進行財產分割
2020-05-05擔保公司未經車主同意,是否有權扣押汽車?
2020-05-06女性在產假期間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待遇?
2020-05-07事實收養應該怎么樣解除收養關系?
2020-05-08提前離職能否拿年終獎
2020-05-08欠條和借條在時限上是有區別的
2020-05-09夫妻虛假離婚都有哪些類型?
2020-05-10老人死后財產分割依據有哪些和繼承順序是什么?
2020-05-10協議離婚時關于房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5-10競業禁止協議適用的范圍和時間
2020-05-11關于勞務派遣的法律知識
2020-05-12傳染病患者的就業權
2020-05-12如何寫法庭調解申請如何寫法庭調解申請
2020-05-12勞動者提起勞動訴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13公司降工資但不辭退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2020-05-13如何搭建二樓露臺才合法
2020-05-13民間借貸中若虛構債務是否犯罪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