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小 中 大 | 打印 發布: 2008-4-17 10:03 ?作者: 王斗斗 柴黎 ?來源: 法制日報 ?查看: 89次
業內人士都知道,律師執業有“三難”: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
2008年6月1日,修訂后的律師法將實施,直擊“三難”。
然而,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律師工作會議的代表們并不樂觀。云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周鵠昌認為:“不是修改后的律師法一實施就萬事大吉了,還可能會面臨一些難以想象的沖突。”周鵠昌說的“沖突”,指的是律師法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問題。
記者注意到,修訂后的律師法中的一些規定“走”在了刑事訴訟法的前面。比如律師閱卷權,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在審判階段,律師只能看到主要證據的復印件和有關的證人名單。而修訂后的律師法則規定,在審判階段,必須讓律師充分地進行閱卷。
“這些問題現在還沒有發生直接沖突,但修訂后的律師法生效后,在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未作修改的情況下,可能出現各自按各自的解釋來執行法律的問題。因此,如何銜接這兩部法律變得刻不容緩。”周鵠昌說。
四川省律師協會會長彭永臣對此很贊同,他說:“刑訴法與修訂后的律師法的銜接問題已迫在眉睫。”修訂后的律師法保障了律師的執業權利,如會見當事人不需要經過司法機關批準,會見過程不被監聽。但是辦案人員仍可以依據刑事訴訟法,對律師會見進行一定的限制。
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王翠鳳對此也擔心,修訂后的律師法施行后,將面臨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她呼吁,為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確保修訂后的律師法能順利實施,應盡快修改刑事訴訟法。
同時,明確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如何配合律師的刑事辯護工作,廢除一些不必要的手續。彭永臣認為:“這樣的規定,可以為刑訴法將來的修改鋪平道路。”
河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鄒強倫認為,新的律師法實施后,如果與刑訴法的相關規定產生沖突和分歧,各部門應該及時進行溝通,及時化解問題,沒有必要再由公、檢、法、司部門聯合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或暫行規定。“規定太多太細,有時反而不利于執法活動的開展。”鄒強倫說。
上述司法人士的觀點目的只有一個,用一位法律人士的話概括說:“法律已經明確了律師的諸多權利,如何得到貫徹實施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今天從司法部了解到,為應對修訂后的律師法的實施,司法部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共同研究解決修訂后的律師法貫徹實施中與有關法律的銜接問題,為修訂后的律師法的貫徹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查看全部2條評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權人怎么討債
2020-03-16故意侵犯他人注冊商標犯法嗎
2020-03-16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程序
2020-03-23公證與打官司的區別
2020-04-09退伙退的不是債務責任
2020-04-13民間借貸如何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04-15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的認定
2020-04-16房屋轉租要告訴房東嗎?
2020-04-22農村房屋繼承需要多少錢稅費
2020-04-26商標必須注冊嗎?
2020-04-27交通事故沒能力賠償怎么辦?
2020-04-27離婚訴訟中家庭債務如何解決?
2020-04-29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老師教書使用網上文章會構成侵權嗎
2020-04-29尋釁滋事罪的認定和區分界限
2020-04-30財產保全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04-30訴訟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0-05-02關于子女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2交通安全法規關于酒駕處罰規定
2020-05-03小區物業費要漲價怎么解決
2020-05-03離婚以后怎么樣申請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3夫妻協議離婚是否需要公證
2020-05-05婚外情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如何收集婚外遇證據?
2020-05-05僅有借條,沒有付款憑證,法庭不予認可存在借貸關系
2020-05-06結婚登記都需要哪些資料?
2020-05-07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跟親生子女權利是否一樣?
2020-05-08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哪些可以分割?不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0-05-08婚前存款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如何保護?
2020-05-08專利申請是怎么進行受理
2020-05-08假離婚需要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2020-05-08結婚一年懷孕沒有領證離婚要不要退彩禮?
2020-05-09馳名商標如何認定
2020-05-09注銷公司的程序了解一下
2020-05-09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10婚前房產加女方名字效力嗎?房產加名有哪些情形?
2020-05-10人去世以后花唄欠錢要償還嗎?
2020-05-10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清算費用是多少
2020-05-10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有利證據?
2020-05-10未簽訂合同已履約,合同是否成立
2020-05-21停工留薪期有哪些管理辦法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