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于辦理詐騙案件如何掌握數額標準的答復
粵高法[2006]15號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于詐騙罪數額標準的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鑒于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相似,法定刑幅度相同,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刑法修訂之后一直未對詐騙罪的數額標準作出解釋的實際情況,我省各級人民法院在辦理詐騙案件時,對詐騙罪“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參照《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粵高法[2002]87號)第21條關于合同詐騙罪的標準執行。
2006年4月12日
附: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第21條 (2006年4月12日)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第21條
21、關于個人進行合同詐騙犯罪定罪量刑的數額標準。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中山、東莞、江門市及其所轄市、縣、區以5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為“數額巨大”,5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湛江、茂名、惠州、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河源、肇慶、韶關、清遠、陽江、云浮及其所轄市、縣、區以4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4萬元以上不滿40萬元為“數額巨大”,4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廣州鐵路運輸各級法院審理犯罪地在廣東省內的合同詐騙案件,按照犯罪行為發生地的標準掌握;犯罪地在廣東省以外的案件,按照本《意見》第21條第二款的標準掌握。
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廣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
為嚴格、準確執行《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根據我省實際情況,本院對辦理走私、金融犯罪、合同詐騙等刑事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提出了《關于辦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現將該《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如果在執行中遇到與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相抵觸的,以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為準。
? 二OO二年七月二日
關于辦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一、關于走私犯罪案件1、關于走私犯罪的主觀故意。走私犯罪的主觀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偷逃進出口貨物、物品的應繳稅款,或者逃避國家有關貨物、物品進出口的禁止性規定而實施上述行為。
明知是指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違反了海關法規。對于行為人否認有走私故意的案件,應當根據通常的經驗、行為人的具體行為等全面審查認定。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認定行為人有走私的故意,但是有證據證明其確屬被蒙騙的除外:
(1)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境,或者限制進出境、沒有合法證明的貨物、物品,逃避海關監管的;
(2)在車、船上使用帶有夾層箱、暗格、水下拖箱等特制工具運輸、攜帶貨物、物品,逃避海關監管的;
(3)以明顯低于正常進出口價格、稅額進行包稅或者通關交易的;
(4)從事外貿經營、報關、口岸運輸、跨境運輸的從業人員在貨物進出口業務中故意實施違反海關監管行為的。
3、關于走私特定物品的認定。走私特定貨物的犯罪,行為人除了具有走私的故意以外,主觀上還必須明知走私的對象是毒品、假幣、淫穢物品、槍支彈藥等特定物品。在處理這一類案件時,既要防止客觀歸罪,也應當認真審查分析行為人的辯解。足以認定行為人有走私故意,但確實不能認定其明知走私是特定物品的,一般可按走私普通貨物罪處理。
4、關于走私共犯的問題。《刑法》第156條規定的與走私罪犯通謀主要適用于沒有直接實施犯罪活動而僅為走私犯罪提供方便的幫助犯。明知他人進行走私活動,而為其提供帳號、發票、證明、資金、貸款,或者為其運輸、保管、郵寄、銷售貨物,可以視為通謀.在進出口貨物的委托、代理、居間活動中,明知受委托人無法通過合法途徑代理進出口貨物而仍然委托其代理進出口的,或者向受委托人提供不真實的合同、發票、證明材料的,亦可適用《刑法》第156條的規定處罰。
對于事先與走私分子密謀、策劃、聯絡,有組織、有分工地實施走私行為的,無論其是否直接參與走私活動,均應按照《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按照其觸犯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5、關于走私犯罪既遂與未遂的問題。對于不同類型的走私案件,其既遂與未遂的界限有所不同,不能認為走私犯罪必須在行為人將私貨銷售獲利方為既遂。在具體案件中,海上走私的,應以是否進入我國領海、內水為既遂與未遂的界限;通關走私的,應以行為人是否向海關作虛假申報為既遂與未遂的界限;繞關走私的,應以是否越過國(邊)境為既遂與未遂的界限;《刑法》第154條規定的后續走私的情形,應以銷售牟利是否成功來區分是否既遂。
6、關于走私犯罪的主、從犯問題。對于受雇用而實施走私行為的被告人,應當按照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準確區分主、從犯。如果受雇用后積極負責招募人員、聯系交貨、指揮航向或運輸路線,或者負責報關、聯檢等事項的,不能因為其不是貨主,只是雇用人員就一概認定為從犯;一般的運輸人員、船員、報關員等為了得到少量報酬或者只領取工資、不參與直接分贓,受雇主或他人指揮而實施、參與走私行為的,一般可認定為從犯,依法予以從輕、減輕處罰。
對走私犯罪的從犯減輕處罰時,既可對主刑減輕處罰,也可以對附加刑減輕處罰,在偷逃稅額的1倍以下適用罰金刑。
7、《刑法》第411條規定的放縱走私罪,是處罰海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利用職權放任、縱容走私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其客觀表現一般是不作為。如果海關工作人員與走私分子事前通謀,為其提供便利,約定事后分贓,則屬于走私共犯。
海關工作人員放縱走私并收受賄賂的,應在受賄罪和放縱走私罪中擇一重罪處罰。
8、擅自銷售保稅貨物或者特定的減免稅貨物、偷逃關稅的,應當依照《刑法》第154條規定處罰;但是,未銷售部分不計算入犯罪數額,不按犯罪處理。
9、非法買賣進出口貨物減免稅批文的,依照《刑法》第225條第(二)項規定,按非法經營罪處理。如果在出售批文的同時,提供印章、向海關偽報特定減免稅貨物、幫助對方辦理進口通關手續的,按照《刑法》第154條第(二)項規定,認定雙方是共同走私行為。
10、未經合法審批手續而偷運零關稅貨物入境的行為,沒有偷逃應繳的稅款,不構成走私罪。
1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認定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并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準。人民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中對海關所出具的證明有疑問的,應當要求海關出具審定完稅價格的依據。
二、關于金融犯罪案件
12、關于非法設計、制造或者非法提供、販賣、運輸假幣膠版行為的定性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紀要》)精神,非法設計、制造假幣膠版,或者非法提供、販賣、運輸假幣膠版的行為,應當按照偽造貨幣罪追究刑事責任。處理時不認定犯罪數額,按犯罪情節決定刑罰。
13、關于違法發放貸款罪的數額標準。根據《紀要》第二部分第(三)項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我省法院辦理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案件時,以造成損失3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為較大損失,100萬元以上為重大損失.對于違法發放貸款案件和用帳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案件,以造成損失100萬元以上不滿500萬元為重大損失,500萬元以上為特別重大損失.
14、關于《刑法》第194條規定的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的認定。行為人在實施一宗詐騙行為中,既使用了支票、匯票、本票等票據,又使用了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視其以何種票據、憑證為主,在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中擇一重罪處罰,不實行數罪并罰;如果在不同宗詐騙行為中,分別使用了支票、匯票、本票等票據和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則應分別認定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數罪并罰。
15、關于集資詐騙罪的數額標準。行為人集資詐騙20萬元以下的為數額較大,2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為數額巨大,10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16、關于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貸款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行為人實施上述幾類詐騙行為,數額在10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1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為數額巨大,5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17、關于信用證詐騙罪的數額標準。行為人實施信用證詐騙行為數額在2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為數額巨大,10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18、犯集資詐騙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或者信用證詐騙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屬于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
19、單位犯集資詐騙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保險詐騙罪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按照各該罪個人犯罪數額標準的5倍掌握。
三、關于合同詐騙案件
20、關于合同詐騙案件中一般民事欺詐和合同詐騙罪的界限。《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幾種情形,其前提都是要求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這是區分民事欺詐和合同詐騙的主要標準。非法占有故意的認定,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2000年《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有關規定執行。
21、關于個人進行合同詐騙犯罪定罪量刑的數額標準。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中山、東莞、江門市及其所轄市、縣、區以5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為數額巨大,5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湛江、茂名、惠州、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河源、肇慶、韶關、清遠、陽江、云浮及其所轄市、縣、區以4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4萬元以上不滿40萬元為數額巨大,4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廣州鐵路運輸各級法院審理犯罪地在廣東省內的合同詐騙案件,按照犯罪行為發生地的標準掌握;犯罪地在廣東省以外的案件,按照本《意見》第21條第二款的標準掌握。
22、關于單位進行合同詐騙犯罪定罪量刑的數額標準。單位實施合同詐騙行為,數額在50萬元以下為數額較大,5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為數額巨大,300萬元以上為數額特別巨大.
四、關于單位犯罪案件
23、對于人民檢察院指控單位犯罪的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階段應當審查檢察機關有否指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如果沒有指定,應當要求其指定。檢察機關堅持以單位犯罪起訴又拒絕指定訴訟代表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件審理期間,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經通知不到庭參加訴訟的,可以裁定對被告單位中止審理,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繼續審理。
24、犯罪單位在起訴時已被注銷的,如果檢察機關堅持以單位犯罪起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案件審理期間被告單位被注銷的,裁定對被告單位中止審理,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繼續審理。
25、單位犯罪后犯罪單位發生分立、合并等變更的,在審判中仍以原犯罪單位作為被告單位。對被告單位所判處的罰金刑,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單位作為被執行人。罰金高于變更后的單位承受的財產的,可在執行中予以減除。
26、單位與單位共同犯罪或者單位與個人共同犯罪的,應當根據其各自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按照《刑法》關于主、從犯的規定分別處罰。對與單位共同犯罪的個人應按照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地位、作用,依《刑法》關于個人犯罪的規定處罰,不能比照單位犯罪的責任人員量刑。
27、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如果在單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明顯不同,可以區分主、從犯。但這種區分與責任人員之間原來的職務沒有必然的聯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不是當然的主犯。對其中的從犯,可以按照《刑法》對單位犯罪責任人員規定的法定刑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無法區分主、從犯的,應當按照其各自在單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28、犯罪單位集體決定自首,或者主要負責人代表單位投案自首,或者參與單位犯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投案自首的,應當視為犯罪單位自首,依法可對該單位從輕處罰。
29、犯罪單位構成自首,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構成自首,應按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解釋的規定審查確定。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接受審判的,可以依照《刑法》第67條第1款規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拒不交代主要犯罪事實或者逃避追究的,不以自首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證明試用期勞動者不符錄用的條件?
2020-03-31車子要是超載了,后果會很嚴重嗎?
2020-04-01買手機哪些情況可以退貨?
2020-04-08專利權人能否隨意解除專利許可
2020-04-09婚后有必要做婚前財產公證嗎
2020-04-09關于合同法的定義
2020-04-13公司破產了,我要行使別除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嗎?
2020-04-13專利權可以買賣嗎,具體怎么買賣呢?
2020-04-14自己經營的淘寶店商標被人惡意搶注了,該怎么維權?
2020-04-14企業常見法律問題及解答
2020-04-15經濟適用房的申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2關于征地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7個人能買社會醫療保險嗎?
2020-04-27離婚時把財產轉移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0-04-28如何通過起訴來追討個人債務?
2020-04-29房產評估費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04-29著作權侵權如何構成
2020-04-29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條款嗎?
2020-04-30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婚前個人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遇到包庇罪犯怎么辦?
2020-05-02保證期間未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保證人免責
2020-05-022020新婚姻法夫妻離婚有哪些條件?
2020-05-02想要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你知道嗎?
2020-05-04沒有勞動關系需要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嗎
2020-05-04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進行分配
2020-05-04離婚協議公證需多長時間?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2020-05-05打架的結果可能比你想象的糟糕
2020-05-05無房產證的二手房怎么進行買賣交易
2020-05-06交通肇事后逃跑,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企業合并要不要支付經濟賠償?
2020-05-07離婚以后還能不能起訴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離婚后還能不能要求夫妻共同財產重新分割?
2020-05-08知識產權法著作權發生糾紛怎么辦
2020-05-08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法律規定和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9簽訂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內容
2020-05-09網貸不還會坐牢嗎
2020-05-09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09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