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亦稱“征收土地”。土地征收是我國政府依法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一項措施。所征收土地,不給代價;土地除歸公有外,其余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而一旦進行了土地征收,政府就相應應當給出行政賠償。此類案件,行政賠償金額酌定只能適用于無法根據舉證責任分配來確定舉證責任的案件。行政賠償金額可以結合各方當事人的主張、在案證據和調解情況等酌定。
下面,律霸網小編帶領大家從近年發生的一個案例去深入探究一下土地征收行政賠償數額的判定這個問題。
此案件中原告:鄭守國;被告: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政府、臨海市括蒼鎮人民政府。
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從2014年10月5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與臨海市括蒼鎮湖新村等村民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合同,承租湖新村、長潭村近35畝土地用于種植苗木,約定種植時間6年。
因杭紹臺高速公路臨海段括蒼樞紐落地匝道延長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2015年5月6日,杭紹臺高速公路臺州段建設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召開括蒼樞紐方案研討會,并形成會議紀要。2017年6月29日,杭紹臺高速公路臨海段建設指揮部和括蒼鎮人民政府組織人員對原告涉案的苗木基地強行清理。
經杭紹臺高速公路臨海段建設指揮部的委托,臺州正源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源公司)于2017年6月20日出具估價報告,確定原告所屬的苗木大棚在價值時點2017年6月10日用于征收的評估價值為235795元;臺州市建工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工公司)于2017年6月16日出具臺建工預[2017]1046號工程造價咨詢報告書,確定原告苗木定案造價為1615061元。
最終,臺州中院審理認為,原告因其苗木基地被清理而提起本案行政賠償訴訟。判決被告臨海市人民政府、臨海市包括蒼鎮人民政府賠償給原告鄭守國1850856元,限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一個月內付清。一審判決后,各方當事人均不服,提出上訴。上訴人鄭守國申請調取正誠事務所的苗木清點記錄。
本案中,建工公司工程造價咨詢報告書和正源公司估價報告不能作為依據。至于上訴人臨海市人民政府認為苗木應當按臨海市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確定的標準補償,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不予采納。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國家賠償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八)項之規定,作出判決:一、撤銷臺州中院(2017)浙10賠初10號行政賠償判決;二、臨海市人民政府、臨海市括蒼鎮人民政府賠償鄭守國240萬元,限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一個月內付清。三、駁回鄭守國的其他賠償請求。
針對辦案,專業律師給出的評析如下:
一、本案無法通過舉證責任分配確定行政賠償金額,只能由法院酌定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此條文要求行政賠償、補償原告承擔舉證責任。同時考慮到被告即人民政府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可能存在政府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情形,進一步規定在一定條件下舉證責任轉移至被告,體現對原告的保護。考慮到現實的復雜情形,《行政訴訟法解釋》第47條第2款進一步規定了各方主張的損失價值無法認定時的舉證責任要求及無法舉證的后果;第3款則規定了當事人的損失因客觀原因無法鑒定時,法院可依法酌定行政賠償金額。
立足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的文本,可梳理出行政賠償、補償案件中舉證責任分配的法律邏輯是立法者規定原則上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在一定條件下舉證責任轉移至被告,無法舉證者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則根據現實的需求就特殊情形的舉證責任要求做了補充,當損失因客觀原因無法評估時,則由法院視情況依法酌定行政賠償金額。由此可以看出,在行政賠償案件中,應當先根據舉證責任分配規則由一方或雙方承擔舉證責任,法院判斷證據的合法性與真實性,根據在案證據計算恰當的行政賠償金額。當損失因客觀原因無法評估,即一方或雙方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損失時,才能由法院酌定行政賠償金額。本案即是一則雙方舉證無法證明損失,只能由法院酌定行政賠償金額的案例。
本案中,鄭守國作為原告,應當就其賠償請求提供證據,然而鄭守國無法提供全面有力的證據,其在調解過程中提交的苗木清單、照片等證據顯然無法準確證明所受損失。杭紹臺高速公路臨海段建設指揮部、臨海市括蒼鎮人民政府的行政行為違法,令原告鄭守國喪失進一步提出清晰有力的證據的客觀條件。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被告臨海市人民政府、臨海市括蒼鎮人民政府有責任提供證據,否則應承擔不利后果。被告提交了建工公司工程造價咨詢報告書和正源公司估價報告作為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14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鑒定結論,應當載明委托人和委托鑒定的事項、向鑒定部門提交的相關材料、鑒定的依據和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鑒定部門和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并應有鑒定人的簽名和鑒定部門的蓋章。通過分析獲得的鑒定結論,應當說明分析過程。”被告提交的工程造價咨詢報告書與估價報告屬于鑒定結論,然而上述鑒定結論并未載明兩家公司的評估資質,不符合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律規定。而且上述鑒定結論的形成在程序上違法。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55條第1款第(2)項規定,應當認為上述鑒定結論不合法,不宜作為行政訴訟證據,即被告方未能有效舉證,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雖然通過舉證責任分配可以確定被告方應當承擔無法舉證的不利后果,但是本案中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均無法得出準確的損失金額。就計算行政賠償金額而言,僅靠分配舉證責任難以實現目的。從實際解決糾紛問題的角度考慮,本案只能適用《行政訴訟法解釋》第47條第3款的規定,由人民法院結合當事人的主張和在案證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生活經驗、生活常識等,酌情確定賠償數額。
二、行政賠償金額可以結合各方當事人的主張、在案證據和調解情況等酌定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47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的損失因客觀原因無法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的主張和在案證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生活經驗、生活常識等,酌情確定賠償數額。”當損失因客觀原因無法鑒定時,意味著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無法準確衡量損失,此時最貼近實際損失的客觀材料為在案證據以及當事人的主張。立足上述客觀材料,法官遵循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生活經驗等,能最為接近地評估客觀損失。
本案一審判決對苗木損失責任未作進一步劃分,由臨海市人民政府、臨海市括蒼鎮人民政府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由于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存在問題,各方當事人均不服,分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雖未對全部苗木損失額進行認定,但明確建工公司工程造價咨詢報告書和正源公司估價報告不能作為依據,并對苗木損失責任作了區分,分清了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
本案中,原告鄭守國在調解過程中提交苗木清單、照片等證據,主張其近千萬元的損失,但這些苗木清單、照片系鄭守國單方面提供,沒有相應證據予以印證,其真實性無法證明。而被告也沒有提供相應證據予以反駁。考慮到原告提交的證據本身不充分以及原告夸大自身損失的傾向,被告提交的證據本身不充分以及被告低估原告損失的傾向,240萬元的賠償金額較為接近客觀損失,且起到折中的效果,能適當彌補原告損失,故主審人根據案情提出240萬元賠償金的調解方案。在調解過程中,被告對240萬元的賠償金額無異議,原告也予以接受,故本案二審判決賠償金額按240萬元予以認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拘和刑拘,簡單了解兩者的不同?
2020-02-20收到勞動仲裁通知書一定要去嗎
2020-02-26勞動仲裁需要準備什么證據
2020-03-01什么是單位犯罪?
2020-03-06什么叫票據貼現
2020-03-16醫療事故賠償有哪些項目
2020-03-26相親時就有的房車,婚后屬于共同財產么?
2020-04-14哪些情形屬于重大醫療事故
2020-04-15保險公司清算保單怎么辦
2020-04-26產婦醫療事故賠償規定是什么
2020-04-27交通事故怎么樣打官司?
2020-04-27構成逃避商檢罪的要件有哪些
2020-04-27勞動仲裁申請的時效和程序是怎樣的
2020-04-28構成非法拘禁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04-29哪些情況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構成綁架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9離婚離婚官司中孩子撫養權怎么判決?
2020-04-30熟人性侵幾率高,千萬警惕
2020-05-06法院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可以約定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對方外遇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哪些原因可以提起離婚損害賠償?
2020-05-02子女撫養權并更條件是什么?如何收集證據?
2020-05-03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法定理由包括哪些?
2020-05-04裝修期間工人摔傷誰承擔責任
2020-05-04解除勞動關系需注意什么
2020-05-06工傷七級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05-06面對搶劫,不要自認倒霉
2020-05-08收養關系成立需要什么條件?收養關系如何認定?
2020-05-08如何協議離婚怎么分配財產
2020-05-08出軌算不算一個少財產的理由和過錯有哪些法定理由?
2020-05-09房產抵押貸款方式有幾種?利息如何計算?
2020-05-12食品流通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0-05-28農村宅基地及其房屋可不可以一起買賣?
2020-05-13公司降工資但不辭退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2020-05-13男方已經交付的彩禮還可以要回嗎
2020-05-13酒店讓12點前退房是否合法
2020-05-14關于年假 不知道這些事就晚了
2020-05-14重大誤解合同已經履行了怎么辦?
2020-05-15關于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