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損害商業信譽和損害商品聲譽罪,這兩者看似很接近,可是兩者的本質截然不同,這兩者該如何區分呢?本罪在法律上是如何認定的呢?損害商譽行為與合法行為有著哪些區別呢?與詆毀商譽行為又有什么區別呢?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下面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合法行為與損害商譽行為的界限
認定合法行為與損害商譽行為的界限,應當區分損害商譽行為與新聞監督行為、合法投訴行為。對于新聞機構經過正常采訪,公開披露、曝光、批評一些商譽不好的經營者和一些消費者通過正常渠道(包括在報紙上刊登文章)反映經營者產品有摻假、低劣現象的行為應予法律保護和支持。這些行為都是合法行為。其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3月18日)所作規定:“消費者對經營者產品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損害名譽權。”例如國家有關部門每年組織對化妝品、家用電器等進行質量抽查,并將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及生產企業予以曝光。這些行為從表面上看有損于企業的商譽,但真實的披露有利于公眾對企業及其產品的正確評價,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僅不是損害他人商譽的違法行為,而且還是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2、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與詆毀商譽行為的界限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與不正當競爭中的詆毀他人商譽行為都是對從事市場交易的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侵害,具體表現形式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質區別:
其一,行為主體。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行為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從事市場交易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也可以是普通的消費者;而不正當競爭中的詆毀商譽的行為主體限于參與市場競爭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詆毀商譽行為的主體較為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2款規定,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第3款對經營者解釋為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因此,詆毀商譽行為的主體是參與市場競爭、從事相關市場交易活動的行為人,包括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主體相比較而言更為寬泛,不僅包括經營者還包括出于其他目的的非市場競爭的行為主體。
其二,主觀方面。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主觀方面行為人是出于故意,其目的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動機多樣,既可以是打擊競爭對手實力,也可以是報復泄憤、貪圖利益等。詆毀商譽行為的主觀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行為人一般是出于競爭的動機。
其三,行為性質與法律后果。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對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商業信譽、商品聲譽造成侵害的犯罪行為,要求行為必須給他人帶來重大損害或者造成嚴重后果,行為人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詆毀商譽行為屬于經濟違法行為,只要一經實施,即構成違法,行為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和行政責任。
3、兩種損害商譽行為的具體認定
行為人針對個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影響他人商譽,應如何認定?如果行為人針對以經營者個人,如廠長、經理、職工、個體工商戶等,捏造并散布有關商譽的虛偽事實,應認定損害他人的商譽,情節嚴重者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如果捏造并散布的是有關經理等個人的名譽的虛偽事實,間接影響他人的商譽,并具有重大損失和其他嚴重情節,構成想象競合犯,依“從一重罪處理”原則予以處理。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侵害的對象是否應具備特定性,即應否指明某企業、某商品?如果行為人沒有提及某個經營者的名稱或其商品的名稱,但從其捏造并散布的事實的內容上完全能推測出明確指向的應認定為損害了他人的商譽權。應當指出的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對象既可特指某一個企業、商品,也可以是一類企業、商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了認定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等方面的困擾,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直接起訴或報警立案,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曉律師為正義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法學碩士,北京律師協會會員,擅長代理各種刑事辯護申訴案件、死刑復核案件,以及婚姻繼承、合同糾紛、交通事故案件等。張曉律師具有較強的法學功底、文字、口頭表達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案件中快速找到切入點,多年來潛心研究刑事辯護業務,積累了豐富的刑事辯護經驗。執業至今,已辦理過多起北京乃至全國重大社會影響力刑事案件。曾為多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做過罪輕、無罪辯護,大多數被告人經張律師辯護后都得到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包括多起涉及貪污受賄、販賣毒品、故意殺人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申訴、死刑復核案件工作,最終為當事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法院采納了律師的辯護意見對被告人做出無罪或罪輕判決(肖某尋釁滋事案、索某某猥褻兒童案),并有多起死刑復核案件最終沒有被最高院核準死刑(趙某某故意殺人案、延某制造毒品案等)。張律師每接一起刑事案件,都能深深體會到犯罪嫌疑人親友的不安和無奈。刑事案件關乎到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乃至性命,關乎到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關乎著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的信任和期許,辯護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隔著屏幕的“保護”
2020-03-02關于看守所和拘留所兩者的區別
2020-03-11如果被拆遷人是房屋拆遷部門的,這種情況怎么處理
2020-03-13婚姻無效糾紛之管轄規定
2020-03-17占用員工休息時間進行培訓算加班嗎?
2020-03-31法律對于商號有什么保護
2020-04-10學生社保卡應該怎么辦理?
2020-04-11民事官司和常見的民事官司
2020-04-13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承擔的刑事責任
2020-04-16無房產證房屋買賣合同怎么寫?
2020-04-18辨一辨:抵押合同與質押合同
2020-04-20為親友非法牟利罪是如何認定的?
2020-04-20房產稅的征收情況,你了解多少?
2020-04-22起訴離婚需要向法院提供哪些證據?
2020-04-24保險公司清算的后果有哪些
2020-04-26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不出庭后果有哪些
2020-04-27如何構成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2020-04-29交通事故打官司要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0-04-30見義勇為導致罪犯受傷,要負責嗎
2020-04-30離婚訴訟夫妻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1婚后繼承財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涉嫌家庭暴力離婚孩子一般判給誰?
2020-05-03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05-04上海動遷房政策解讀看過來!
2020-05-04辦理離婚證需要什么材料?程序怎么走?
2020-05-05已懷孕結婚登記手續流程是什么
2020-05-05離婚訴訟中如何凍結對方的財產?
2020-05-05哺乳期非法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怎么補償?
2020-05-07結婚登記都需要哪些資料?
2020-05-07一般商標行政案件訴訟費多少錢
2020-05-08商標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0-05-08毆打他人如何進行處罰的
2020-05-09借助假結婚來購房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9老公出軌了離婚能否要求賠償?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0-05-10存在過錯方訴訟離婚中房產如何分割?
2020-05-10按揭房產分割原則是什么?哪些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按揭房夫妻名字離婚時應該如何分配?
2020-05-10沒有證據能舉報賄賂嗎?
2020-05-10夫妻離婚協議必須具備哪些必需的內容?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