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傷殘評定標準的種類及適用范圍。我國人身傷害傷殘鑒定大致有以下幾種:刑事傷害傷殘鑒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鑒定、人身保險傷殘鑒定、醫療事故傷殘鑒定、殘疾人殘疾程度評定、其他意外傷害傷殘鑒定等。相應地,國家有關部門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傷殘鑒定標準,分別適用不同的對象。各種傷殘評定標準(包括工傷、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犯罪等傷殘等級鑒定標準)及適用范圍如下:
1.《人體輕微傷的鑒定標準》(公安部發布,實施)適用于一切違反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造成的輕微損害。
2.《人體輕傷鑒定標準(試行)》(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起實施)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法醫學鑒定。
3.《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實施);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重傷的法醫學鑒定。
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公安部發布,實施)適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程度評定。
5.《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衛生部發布,實施);本標準列舉的情形是醫療事故中常見的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本標準中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
6.《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國家標準/gbt15499-1995)規定了定量記錄人體傷害程度的方法及傷害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值。適用于企業職工傷亡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
7.《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實施已經被GB/T16180-2006代替);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GB/T16180-2006國家技術監督局實施適用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
8.《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同日實施);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時,對其身體器官缺損或功能損失程度的鑒定。
9.《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司法部發布,實施)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致人重傷的”、(含“造成嚴重殘疾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造成輕微傷害的”損傷程度評定。
10.《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準(試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起實施該鑒定標準)適用于除法律、法規已明確規定適用其他有關鑒定標準以外的所有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案件。
11.《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準(試行)》(民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發布);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含職業病)致殘等級評定標準由重至輕分為1-10級,其中,1-6級同時適用于因病致殘的義務兵和初級士官。
12.《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試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適用一切自然人。
其中只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以下簡稱工傷標準)和《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評定》標準為傷殘評定的國家標準,其余為部門標準或地方標準/規定。
傷殘評定標準多樣存在的問題:
1、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涉及人體損傷致殘等級鑒定時,無相應的鑒定標準進行傷殘程度鑒定,各鑒定機構不同的鑒定人員常根據自己的喜好、關系的遠近來隨意適用各行業、地方等的鑒定標準,甚至有的鑒定機構得到當事人好處就按傷殘級別高的標準評定。由于這些鑒定標準的適用范圍不一致,且有的條款不明確,內容上存在相互沖突,形成的鑒定結論偏差較大,如青年脾切除,如果按《GB/T16180——1996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傷殘鑒定,其結果可達傷殘五級。而如果按《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進行鑒定,其結果卻是八級傷殘。兩者結果相差三級。這種混亂局面使案件的承辦人員無所適從,意見很大,社會各界對此也多有議論。
2、人身損害賠償傷殘評定標準直接影響到賠償數額,關系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當事人事先取證,往往要求使用對自己有利的標準,均采取避輕就重的方法,以獲得更多的賠償數額總體來看,《交通事故》標準要比《職工工傷》標準嚴格。比如,同樣的“骨折內固定術后無功能障礙者”,按照《交通事故》標準構不上傷殘,但按照《職工工傷》標準卻可以構成9級傷殘。對于司法鑒定機構來說,客觀上也對適用標準更是無所適從。一些鑒定機構在接受法院委托時,明確要求法官指定應適用的標準,這就為法官左右司法鑒定提供了便利。
為了解決實踐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有些地方法院自行規定,除交通事故致殘適用《交通事故》標準、職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適用《職工工傷》標準以外,其他的損傷致殘有條件地比照《職工工傷》標準。這些規定只是權宜之計,實踐中常常引發爭議,且只對法院系統有約束力,對鑒定機構沒有約束力。有時即使評殘,也只是參照其他行業標準進行評定。對方當事人往往以不是此類損傷(如工傷等)予以抗辯而要求用其它標準重新鑒定。
現階段,各鑒定機構對人身損害傷殘程度的鑒定適用較多的傷殘鑒定標準主要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和一個是公安部發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在司法實務中,對于這兩個標準,除對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職工工傷和職業病分別適用各自標準評殘外,對其他原因造成的人身傷殘的評定,兩個標準都有使用。對于國家賠償、工傷賠償、道路交通事故賠償以外的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何種標準主要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應當適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針對的鑒定對象是特定主體,即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不適用一般自然人。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所受傷害不屬于工傷或職業病,就不能適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而《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雖然僅是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但對其他傷害案件也應作相同對待,否則違反相同的事情相同對待的法制相統一原則。
第二種意見:應當適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是經衛生部評審通過并發布的,衛生部門應為傷殘程度評定的專業部門,《關于頒發<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的通知》中規定,在對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致殘侯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鑒定時,可以參照此標準辦理。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評定,也應當適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關于殘疾賠償金計算標準的規定,在理論上采取“勞動能力喪失”說,根據因傷致殘的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客觀計算其未來的收入損失,而《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就是對致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鑒定,故一般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傷殘評定標準應當適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
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主要理由如下:
職工工傷事故傷殘賠償與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及其他一般人身損害傷殘賠償有明顯的區別,而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與其他一般人身損害傷殘賠償都屬于侵權賠償案件,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何確定其他一般人身損害傷殘賠償案件評殘適用何種評殘標準,首先有必要掌握交通道路賠償等侵權損害賠償制度與工傷保險制度的本質區別。
一、《工傷標準》與《道路交通事故標準》的區別:(1)兩者都將傷殘程度劃分為十個等級,但具體的條款卻存在許多差異。對同一人身傷害進行評殘,用《工傷標準》要用比《道路交通事故標準》往往評出的結果高出一個、有時甚至二、三、四個等級,如脾切除,按《GB/T16180——1996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可評定為五級傷殘,而按《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評定卻是八級傷殘,兩者相差三級。有時適用《工傷標準》達到了傷殘,而適用《道路交通事故標準》就不構成傷殘。(2)《工傷標準》與《道路交通事故標準》在晉級原則上并不相同。《道路交通事故標準》中規定受傷人員符合二處以上傷殘等級者,應當寫明各處的傷殘等級,即未作晉級規定,而采用附錄B的綜合計算方法計算。而《工傷標準》規定兩項以上相同等級,最多晉升一級的規定。(3)制定的依據和目的不同。《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的制定依據是《勞動法》及其相關的配套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標準的目的是為《工傷保險條例》等國家社會保險法規有關傷殘的鑒定提供依據,其范圍適用于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的制定依據是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方面的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標準的目的是為道路交通事故傷殘的鑒定提供依據,適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傷殘程度評定。
因而,《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是處理工傷事故和因職業病致殘職工而制定的,解決致殘職工的福利待遇,不能勝任工作或日常生活等問題,體現了國家對職工的愛護,具有明顯的福利性質,較之其他標準尺度較寬。,《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是解決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等級問題,解決侵權賠償問題;《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是解決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問題,解決社會保險問題。侵權賠償與社會保險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救濟措施,它決定了兩個評殘標準在性質、出發點、具體評殘標準上也不盡相同,有些甚至區別較大。
二、工傷保險制度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的區別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法定的特殊情況下發生意外事故,或因職業性有害因素危害而負傷(或患職業病)、致殘、死亡時,對本人或其供養的親屬給予物質幫助和經濟補償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早期對工傷事故損害的救濟,就是通過侵權責任法來實現的。但這種救濟方式存在諸多局限性:受害人面臨舉證(雇主的過錯)不能和執行不能的風險、訴訟過程漫長且成本高昂等使得受害人獲得的賠償大打折扣。隨著工傷事故的增多,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彌補原有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設立了工傷保險制度。我國的工傷保險就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工傷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并且有國家財政的支持,補償資金有保障,不受企業資金能力影響,有利于受害人及時獲得充分救濟。企業只需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參加工傷保險,便可完全免除或部分免除發生工傷事故時的民事賠償責任,從而分散了企業的賠償責任,有利于企業擺脫高額給付造成的困境,減少經營風險。相對于民事侵權損害賠償制度,主要區別如下:
1、主要功能和賠償原則不同。侵權法的預防和懲戒功能相當有限,其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填補損害因而原則上奉行全部賠償原則。而工傷保險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對受害人的補償功能和對企業的免責功能。工傷保險制度則以維護勞動者的生存權為其本旨,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最低生活標準,因而即便在一個社會保障制度非常完善的國家里勞動者的損害也難得到全部賠償。
2、過錯責任不同。一般侵權責任受害人提出賠償請求,必須要舉證加害行為人具有過錯,在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甚至故意的場合,責任人還可以適用過失相抵制度而減輕甚至免除責任。但工傷保險實行用人單位無過錯責任,并不考慮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是否具有過錯,哪怕在勞動者具有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也可以請求全部勞保給付,只要發生工傷,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就應給予全額賠償,<span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這3種同居,屬于違法行為!
2020-02-19重婚罪有效證據有哪些
2020-03-12淺析公司瑕疵設立制度
2020-03-20棍棒底下出人命:男童被媽媽踢中腹部身亡
2020-03-31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責任如何判定
2020-04-01相似外觀的產品如何申請專利
2020-04-08醫療過錯的鑒定是如何進行的
2020-04-16詮釋高利轉貸罪
2020-04-20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都有哪些類型?
2020-04-22收到催款通知書如何處理好
2020-04-22房屋買賣雙方私下公證有效嗎
2020-04-22最新工傷保險繳費比例看過來!
2020-04-27撫養權去公證需要什么手續
2020-04-28丈夫在外借錢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最新支付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社會信用體制下民間借貸糾紛問題
2020-04-30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婚姻法子女撫養權什么情況下優先女方
2020-05-03離婚以后怎么樣申請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5-03離婚后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05-04對方婚外情證據應該如何收集?
2020-05-05復婚有沒有時間限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05-05訴訟離婚需要怎么樣舉證?
2020-05-05起訴離婚跟子女撫養權判決有關系嗎?
2020-05-05如何收養孩子?
2020-05-06公司不簽合同不交社保如何處理?
2020-05-07普通債權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2020-05-08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要受什么處罰?
2020-05-21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1爺爺奶奶對孫子有沒有探望權
2020-05-12債權以及債務轉讓需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05-12協議書和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05-13保險索賠時效你知道嗎?
2020-05-13醫護人員被無故裁員怎么維權
2020-05-13企業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什么?哪些情況需要支付賠償金?
2020-05-13居民是否可以繼承集體房產
2020-05-13網絡投資屬于電信詐騙嗎
2020-05-14有哪些情況辦理離婚登記不予受理?
2020-05-15勞動仲裁管轄都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