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49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鄺海平,男,1960年8月1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康富花園康柏閣202房。
委托代理人潘永居,廣東德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廖巍峰,廣東德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麥安萍(又名麥安平),男,1953年7月3日出生,漢族,住廣州市自新巷2號。
委托代理人鐘欣怡,廣東順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鄺海平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順德市人民法院(2002)順法民初字第031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3年2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4月9日詢問了上訴人鄺海平的委托代理人潘永居,被上訴人麥安萍的委托代理人鐘欣怡。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被告鄺海平于2000年12月1日向原告麥安萍借款282000元,2002年7月8日,臺山市江南電器廠有限公司、麥麗坤、麥安萍達成還款協議書,原告麥安萍作為被告鄺海平的還款擔保人,擔保被告鄺海平每月向臺山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大隊支付欠款20000元,并于當日,原告麥安萍支付 100000元給臺山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大隊,該大隊出具收據,被告鄺海平亦于當日被保釋,2002年10月15日、11月6日原告麥安萍分別向臺山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大隊支付20000元,該大隊并出具收據。被告鄺海平至今分文未還。另查明,原告麥安萍與麥安平是同一人。
原審判決認為:根據合同法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故原告主張被告向原告借款422000元,其中 282000元屬于民間借貸,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事實清楚,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原告訴請被告立即償還欠款有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提出28200元是用于原、被告的合伙公司,與本案借款關系成立沒有關系,該抗辯理由不成立,不予接納;對于原告請求的140000元,是原告基于還款協議書中履行保證責任而向臺山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大隊履行付款義務,與原告訴請的民間借貸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本案不作處理,原告可另案起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鄺海平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麥安萍清還借款282000元。二、駁回原告麥安萍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9350元,財產保全費2530元,合共11880元,由原告負擔3960元,由被告負擔7920元。
上訴人鄺海平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原審認定事實不準,判決錯誤,我借被上訴人的錢,已在與被上訴人共同出資合伙成立中山市雅奇電器有限公司期間用于此公司,不然被上訴人怎能占得此公司的80%的股權,我才占20%股權,后由于與被上訴人于2002年10月3日簽訂了《解除合伙人協議》,在該協議中除去一切,被上訴人還欠我70000元,何來我還欠被上訴人282000元,若我還欠被上訴人的借款,在分伙協議中就不存在被上訴人欠我70000 元。在一審庭審中,我已提交了證據,并將事實講清,一審不作審理,并憑我所寫的借條判決我要承擔借款的義務,這是不正確的。被上訴人欠我的款,一審不審理,這是不公正的。為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第一項和由我承擔的訴訟費部分判決,并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支付欠我70000元債務的責任。
上訴人鄺海平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交新證據。
被上訴人麥安萍答辯認為: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定性準確,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恰當,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二、借款與投資不容混淆。由于被上訴人與上訴人是朋友關系,上訴人于2000年12月1日以急用資金為名,借去被上訴人人民幣282000元,當即寫下《借條》,這是上訴人在《上訴狀》和原審法庭上不可否定的事實。當時基于雙方是朋友關系的個人借貸,雙方仍未有意圖籌辦合股公司,根本談不上股權問題。而且雅奇電器有限公司是在2001年3月27 日開辦的,兩者相隔三、四個月時間。雅奇公司的全部股份是50萬元,被上訴人在成立雅奇公司時,當即親手存入銀行40萬元,占了80%的股份,有銀行存款和會計帳冊記錄為據,這與上訴人的借款282000元完全是兩碼事。而上訴人的所謂占雅奇股權20%的10萬元,只是一句空話,其一分錢也沒有出過,這 10萬元都是被上訴人所出的。上訴人在原審法庭上說所借的282000元用于修建、裝修廠房,還出示了包工頭收錢的“證明”,怎么《上訴狀》又說是“股權”?上訴人的說法明顯自相矛盾。三、借錢與分伙是兩個法律關系。《上訴狀》一方面說“我一張借條在被上訴人手,以此為據判決我要承擔此借款的義務,這是不正確的”,意即借錢不應償還,若要償還就不公正了。另方面又說:“在分伙協議中不存在他欠我7萬元,就應我欠他的錢了”,意即所謂解除公司合伙協議,有 7萬元要給上訴人便“證明”上訴人沒有借被上訴人的款項了,即使借了,也已還了。妄圖把公與私、個人與合伙、借款與分伙的法律關系有意混淆。上訴人所指的所謂分伙協議并無將個人借貸關系互相抵頂,相互減除。個人之間就是個人關系,合伙公司就是合伙關系,兩者不得混淆。被上訴人所追究的是個人借款,并不涉及合伙與分伙的債權債務關系,這方面的債權債務問題,于今尚且未清,不知上訴人是否有意混淆。綜上所述,上訴人無理纏訟,請求二審法院駁回其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麥安萍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交新證據。
上訴后,經審查,上訴人除對原審確認的“被告鄺海平于2000年12月1日向原告麥安萍借款282000元”以及“原告麥安萍與麥安平是同一人”的事實無異議外,對其余事實均有異議。
本院認為: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借款人民幣282000元的事實,有上訴人于2000年12月1日立下的借條為憑,上訴人對此亦予以承認,足以認定。上訴人應當向被上訴人歸還借款。上訴人提出其向被上訴人所借的款項已用于雙方合伙成立的中山市雅奇電器有限公司,故其不應承擔還款責任。本院認為,上訴人所借款項的用途并不影響本案借款關系的性質,而且上訴人亦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借款已用于雙方的合伙企業,故對上訴人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提出在雙方簽訂的《解除合伙人協議》中明確了被上訴人尚欠上訴人70000元,要求被上訴人承擔支付欠其70000元債務的責任。但根據上訴人在上訴狀中的陳述,該 70000元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合伙關系中產生的債權債務,與本案的借款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而且上訴人在一審期間并未提出明確的請求,故對上訴人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恰當,應予維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350元,由上訴人鄺海平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學 軍
代理審判員 羅 睿
代理審判員 奉 慕 明
二○○三年四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王 志 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狀(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