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蘇 省 高 級 人 民 法 院
?民事判決書
(2006)蘇民三終字第008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建設路2號。
法定代表人施永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程化銘,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錢永康,男,1952年8月29日出生,漢族,住所地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文曲路106號。
委托代理人孫小青,蘇州市寶帶農藥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
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達公司)因與錢永康與知識產權案件有關的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寧民三初字第4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6年5月24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6 月2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爝_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程化銘、錢永康的委托代理人孫小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快達公司一審訴稱:錢永康作為蘇州市寶帶農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寶帶公司)的股東,其企業與我公司具有市場競爭關系。錢永康在沒有任何侵權證據的情況下,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我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并保全我公司財產45萬元,時間長達42個月。同時將我公司所謂“侵犯專利權”在客戶中廣為散播,給我公司的聲譽造成了極大損害,使我公司蒙受了巨額經濟損失。故請求法院判令:錢永康賠償因其濫用專利權和訴權給我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20萬元;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以及因本訴訟支出的相關費用。
錢永康一審辯稱:我方申請財產保全是依法提出的,符合法律規定,不存在錯誤,快達公司因此造成損失沒有依據;快達公司對我方損害其名譽權的指責沒有依據;我方沒有濫用權利。
一審法院查明:
1999年7月12日,錢永康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一項除草劑發明專利,專利號為99114323.X,專利權人為錢永康。該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為:“一種除草劑,其各組份混合時的配比為異丙隆1-95%,芐磺隆0.1-20%,885為1-20%,凈洗劑1 -10%,分散劑1-10%,其余為填料?!痹搶@麢嗄壳疤幱谟行顟B。
2002年2月26日,錢永康向一審法院起訴稱,近來發現快達公司擅自仿造專利產品生產的除草劑“麥草星 50%芐·異丙”(以下簡稱麥草星)完全在專利權利要求范圍之內。該侵權產品在南通等地大量銷售,給錢永康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干擾了錢永康專利產品的市場,故請求法院判令快達公司立即停止其侵權產品麥草星除草劑的生產、銷售等違法行為,并在全國性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判令快達公司賠償經濟損失45萬元整并支付案件訴訟費用和其它必要費用。起訴時,錢永康同時提出了財產保全申請,寶帶公司出具了擔保書,稱“原告(錢永康)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本公司愿意提供擔保”。
該案受理后,一審法院于2002年2月27日依錢永康的申請下達(2002)寧知初字第60號民事裁定書,并于同年3月1日凍結快達公司45萬元的銀行存款。該項凍結直至2005年9月29日予以解除。
在該案審理過程中,經一審法院兩次釋明,錢永康不愿就快達公司生產的麥草星除草劑進行鑒定以確定其助劑的具體組成;而快達公司則稱其助劑及填料是拉開粉,與錢永康專利保護的助劑及填料不同。故一審法院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認定快達公司所生產的麥草星除草劑的有效組份異丙隆含量為47.0+2.0-1.0%,芐嘧磺隆含量為3.0+0.5-0.2%,助劑為拉開粉。在此前提下,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中“一種除草劑,其各組份混合時的配比為異丙隆1-95%,芐磺隆0.1-20%,885為1-20%,凈洗劑1-10%,分散劑1-10%,其余為填料”等技術特征均是本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應當將其與快達公司產品的技術特征進行全面對比??爝_公司生產的麥草星除草劑的有效組份異丙隆含量為 47.0+2.0-1.0%,芐嘧磺隆含量為3.0+0.5-0.2%,也使用了填料,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異丙隆1-95%,芐磺隆0.1-20%”和 “其余為填料”的技術特征相同。但快達公司產品中并沒有與錢永康專利權所要求保護的“885為1-20%,凈洗劑1-10%,分散劑1-10%”等對應的技術特征,因此,快達公司所生產的麥草星產品的技術特征與錢永康專利技術特征不相同,同時也不等同。一審法院遂做出(2002)寧知初字第60號民事判決,駁回錢永康的訴訟請求。
判決后,錢永康不服,提出上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檢測結果,被控侵權產品不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且錢永康已明確885又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并固定為10個克分子當量,故應當認定錢永康沒有證據證明被控侵權產品中含有885。由于被控侵權產品缺少涉案專利中“885為1-20%”這一必要技術特征,故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未覆蓋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未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快達公司不構成對錢永康專利的侵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遂做出(2003)蘇民三終字第144號民事判決,駁回錢永康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一審法院認為:
一、關于濫用訴權和濫用專利權
禁止權利濫用,是我國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錢永康所擁有的99114323.X專利,是一項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實質審查后授予專利權的涉及除草劑配方的發明專利,具有合法性。自2002年2月錢永康向法院起訴快達公司時起直至現在,該專利權均處于有效狀態。雖然快達公司在前次案件中就該專利權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宣告無效的請求,但經過復審,仍然被維持有效。因此,可以認為錢永康所擁有的 99114323.X專利權是一項合法、穩定的專利權,其不存在惡意申請的情況。
起訴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尤其是應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對于專利侵權訴訟而言,專利權人只要提供了證明自己權利存在的證據和證明被告實施侵權行為的證據,就應當認為其起訴符合法定條件,具備具體事實和理由。錢永康在前次案件起訴時,向法院提供了相應的證據,包括其專利文件和快達公司公開銷售的麥草星除草劑,在除草劑的包裝上也表明了該除草劑的有效組份。
綜上,作為專利權人,錢永康依法有權就其認為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提起訴訟。
在前次訴訟中,錢永康認為,對于農藥專利而言,只要被控侵權物的有效組份的技術特征落入專利權利要求中關于有效組份的保護范圍,即可認定為侵犯了專利權。至于權利要求中所限定的“885為1-20%,凈洗劑1-10%,分散劑1-10%,其余為填料”等技術特征為涉案專利的非必要技術特征,在判斷侵權時不必加以考慮。所以錢永康認為根據快達公司產品說明書上所注明的成份已經足以認定快達公司構成侵權,但一審判決并沒有支持錢永康的觀點。在二審中,根據檢測結果,被控侵權產品不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且錢永康已明確885又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并固定為10個克分子當量,故應當認定錢永康沒有證據證明被控侵權產品中含有885。但錢永康仍然認為被控侵權產品中即使不含885,仍可以用與885起相同功能、作用的其他物質予以等同替代。由于其不僅不能明確被控侵權產品究竟用何種物質替換885,而且對此亦未提供相應證據,故對其關于等同替換的主張二審法院也未采納。因此可以認為,錢永康對專利侵權判斷理論和標準存在錯誤認識。主觀認識錯誤與主觀損害他人的惡意應當嚴格區別。錢永康在其所擁有的專利權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向法院提供了相應的證據,起訴快達公司侵犯其專利權,但是由于對法律的認識錯誤,致使其舉證不完全、不充分,導致最終敗訴。從整個過程來說,錢永康并沒有主觀上故意損害快達公司合法權利的意思,而是依據法律維護自己專利權的行為。
因此,快達公司認為錢永康在沒有任何侵權證據的情況下,濫用專利權和訴權,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的觀點,不予支持。
二、敗訴與保全錯誤責任的承擔
錢永康在前次案件中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具備相應的法律條件,經法院審查并被采納,應當認為其申請是
合法的。但是由于財產保全措施是在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并做出判決之前實施的,所以其
合法性審查只能是一種程序性審查。通過程序性審查并采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并不能表示一定能夠通過實體審判獲得勝訴的結果。申請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時,其主觀的意愿是其訴訟請求得到法院的支持,其主觀的判斷是被申請人最終敗訴,并承擔相應的給付義務。但如果法院不支持申請人的訴訟請求,判決申請人最終敗訴,則應當認為申請人的主觀判斷出現了錯誤,因此其財產保全的申請也是錯誤的。
預期判斷本身是對訴訟結果的一種客觀性估計,并不能反映當事人在這種估計后面是否隱藏有損害他人利益的主觀心態。訴訟的勝敗是由法院判決所決定的,并非當事人主觀的一廂情愿。雖然當事人在訴訟前會有一個預期判斷,但這種預期判斷并不能左右或者決定法院的判決。因此,法院判決申請人敗訴雖然表明了申請人的申請錯誤,但并不當然表示申請人存在主觀的惡意。主觀惡意的存在與否,必須有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
綜上所述,錢永康在前次訴訟中最終敗訴,足以認定錢永康對快達公司進行財產保全的申請是錯誤的,但并不能表明錢永康有惡意損害快達公司利益的意思。
三、損害的確認
快達公司提供了證據以證明其損失,但該證據是快達公司自己制作的關于資金凍結造成損失的說明及附件,真實性不能確認;并且該損失說明所列舉的均是可能發生的預期利益損失,該損失是否切實存在和發生,并沒有證據以證明,故不能認定??爝_公司認為錢永康在客戶中廣為散播快達公司“侵犯專利權”,給快達公司的聲譽造成了極大損害,故請求判令錢永康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但由于沒有證據證明,不予支持。
四、其他
寶帶公司為錢永康的財產保全申請出具了擔保書,但該擔保書只寫明“本公司愿意提供擔保”,并未說明保證的具體形式,因此應當認為寶帶公司為錢永康的財產保全申請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在此情形下,快達公司選擇錢永康作為本案的唯一被告,是其行使自己
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的規定。
綜上,快達公司認為錢永康濫用專利權和訴權,以及造成快達公司經濟損失20萬元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快達公司據此主張而提出的訴訟請求,也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七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快達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訴訟費5510元,其他訴訟費用200元,共計5710元,由快達公司承擔。
快達公司不服一審法院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錢永康財產保全申請錯誤,應當承擔其保全錯誤的法律責任。在錢永康訴快達公司專利侵權訴訟中,錢永康兩審敗訴,證明其財產保全申請是錯誤的,按民訴法規定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快達公司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二)原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錯誤,快達公司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以及錢永康濫用專利權和訴權證據確鑿,事實清楚。1.快達公司因錢永康的保全行為遭受巨額損失是明顯的。這些損失包括:一是
銀行貸款利息損失??爝_公司在銀行的貸款在訴訟之前和訴訟過程中一直未歸還,45萬元的保全存款,按最保守的資金使用方式,可以用于還貸款,以減少銀行貸款利息。二是資金經營性損失。作為經營性企業,其資金用于經營是必然的選擇,由于保全,致使45萬元經營性資金不能用于生產經營,其損失更是巨大。上述損失是證據直接證明的,人所共知,原審判決認定沒有證據證明存在損失錯誤。2.錢永康在沒有證據初步證明快達公司的產品落入其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情況下提起侵權訴訟,其目的完全不在于維權,而是為爭奪市場,采取不正當手段打擊快達公司,完全是出于不正當競爭的目的,是惡意訴訟,是典型的濫用專利權和訴權。再者,快達公司是一個有上億資產的大型農化股份公司,企業效益一直處于同行前列??爝_公司相應
債務的支付能力,錢永康十分清楚??爝_公司自始至終沒有發生轉移財產、隱匿財產的行為,而且巨額的固定資產也無法隱匿。因此,根本不存在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的問題,錢永康提出財產保全不是出于訴訟必要,而完全是出于制造影響,干擾快達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目的,更進一步證明其主觀惡意。基于錢永康的惡意訴訟和對財產保全訴權的濫用,快達公司的經營性預期利益應當給予
補償。綜上,請求:依法
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錢永康賠償快達公司經濟損失20萬元,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錢永康全部承擔。二審庭審中,快達公司明確表示放棄要求錢永康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
錢永康庭審口頭答辯稱:對方認為我方濫用訴權沒有依據;快達公司的起訴已超過
訴訟時效;快達公司未能舉證說明其損失,其可以提供擔保解除凍結,但卻任由損失擴大;財產保全申請是否適當應根據保全申請時為判斷標準,不能根據判決結果來倒推,錢永康申請保全符合法律規定。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1.錢永康申請財產保全是否錯誤;2.如申請錯誤,是否給快達公司造成損失及損失額如何確定。
雙方當事人二審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亦予以確認。
本院另查明:
1、根據中國工商銀行如東縣支行出具的《關于快達公司近年來在我行
借款執行利率的證明》,2002年及 2003年月息為5.31‰,2004年及2005年月息為5.655‰。2002年3月1日至2005年9月29日被凍結款項45萬元產生的貸款利息為 10.3464萬元(45萬元×22月×5.31‰+45萬元×20月×5.655‰=10.3464萬元)。同時,被凍結款項按活期存款年利率 0.72%,月利率0.06%產生的活期存款利息為1.134萬元(45萬元×42月×0.06%=1.134萬元)。兩利息差為92124元,快達公司即將其作為損失額。對該計算方法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
2、錢永康訴快達公司專利侵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9月6日作出(2003)蘇民三終字第144號民事判決。快達公司在得知該案判決結果后,于同年10月9日起訴,一審法院于10月26日受理。
本院認為:
一、錢永康申請財產保全錯誤,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
賠償責任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由于財產保全措施有可能造成被申請人的財產損失,因此,為了防止財產保全被濫用,我國民事訴訟法一方面規定了財產保全應當具備的條件、范圍等,另一方面又規定了申請不當的法律后果,即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同時,為了避免被申請人因申請錯誤所遭受的損失得不到及時賠償,還規定了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
雖然我國民事訴訟法對財產保全申請錯誤的具體情形未作出明確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申請錯誤的情形主要有申請保全對象錯誤,如申請保全的是案外人的財產;申請保全的財產金額超過其訴請金額等。對于申請人敗訴的,也應當屬于申請錯誤的情形之一,這不僅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立法本意,也符合有關侵權損害的民法理論。主要理由是:
首先,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將來作出的判決能夠得到有效執行,而生效判決之所以能被執行的前提和基礎是申請人要求給付的訴請得到法院的支持,如果其訴請沒有獲得支持,意味著其申請失去應有的基礎,保全了不應承擔實體責任的他人的財產,必然是錯誤的。
其次,我國民事訴訟法對申請錯誤的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確規定,并規定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應當提供擔保,其目的就在于使被申請人可能因申請錯誤而遭受的損失切實得到賠償。對此,申請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時,對因申請不當可能承擔的賠償后果應當是了解的。
再次,申請人的訴請是否能被生效判決支持,在申請財產保全時是無法通過法院的程序性審查認定的,只有通過實體審理并在作出最終生效判決后才能予以確認。因此,當事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時,不僅要對其要求給付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這一訴訟風險進行判斷,還要對可能因錯誤申請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預測。只有在準確判斷和充分預測的基礎上,才能夠慎重地決定是否有必要申請財產保全。一旦申請人敗訴,即可推定其在申請財產保全時判斷發生錯誤,導致財產保全申請不當,由此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害的,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中,鑒于錢永康在前次訴訟中的最終敗訴,足以認定其申請財產保全錯誤,并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快達公司的損失為被保全凍結款項的存貸款利息差額
快達公司認為其損失包括兩部分:一是因保全被凍結的款項不能用于還貸款,從而造成銀行貸款利息與活期存款利息之間差額的損失;二是被凍結的款項如作為流動資金周轉,可產生巨額利潤,因凍結不能用于生產經營,必然造成巨大損失。
首先,快達公司主張的第一部分損失應當予以支持。因申請人錯誤申請財產保全,使相應款項被凍結而不能用于還貸,必然會造成銀行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差額的損失,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可計算的客觀損失,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且正常的生產經營性企業必然會發生貸款,故這種損失屬于眾所周知的事實,無須當事人舉證。因此,錢永康認為快達公司沒有證據證明該損失存在的主張不能成立。
其次,快達公司主張的第二部分損失不應予以支持。快達公司以流動資金利潤率為基礎,計算出被凍結的款項如用于流動資金周轉所產生的巨額利潤,并以此作為要求
賠償損失的依據,其主張的該部分損失屬于預期利益損失。能夠予以賠償的預期利益應當具有一定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即在正常情況下,當事人能夠預見,并且可以期待而必然得到的利益,只是由于侵害行為的發生,才使這些利益沒有得到。流動資金能否產生利潤,受到企業產品結構及生產能力、市場營銷策略、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并不僅僅根據企業的流動資金利潤率就可以簡單地計算出來。因此,流動資金所產生的利潤不具有一定的確定性,也是無法預見的,不屬于可予賠償的預期利益。況且,按快達公司的陳述,如果其被凍結的45萬元資金用于流動資金周轉,能夠產生 100多萬元的利潤是可以預見的,那么快達公司完全可以提供相應的反擔保以解除財產保全,從而防止巨額利潤的損失。而快達公司沒有提供反擔保以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因此該部分損失即使存在,也只能認定是因快達公司未盡到防止損失擴大的義務而發生的損失,依法應由快達公司自行承擔。
快達公司同時認為其要求賠償的預期利益損失,主要是基于錢永康的惡意訴訟和濫用訴訟權利,但由于快達公司提供的證據并不能證明造成了其所主張的預期利益損失,故對該損失是基于何種原因產生已無判斷的必要。況且,錢永康在前次案件中并不存在惡意訴訟和濫用訴訟權利的情形。由于專利侵權判斷原則的多樣化,造成是否構成侵權結論的相異性,不能因為錢永康以其確定的侵權判斷原則未被法院所采納,就認為其存在損害他人的主觀惡意。而即使快達公司屬于大型農化股份公司,也不意味著不存在其他致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原因,故不能認定錢永康在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時,其主觀上存在干擾和妨害快達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目的,或其他損害快達公司的惡意,亦不能認定其濫用訴訟權利。因此,快達公司的該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三、快達公司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申請人敗訴導致財產保全申請錯誤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害的,被申請人只有在
案件審理結束,收到終審判決時才會知道。被申請人由此提起的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應當從知道前次訴訟終審判決結果時起算,而不應從知道財產被保全時起算。本案中,快達公司在得知前次訴訟判決結果至起訴時并沒有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故錢永康認為快達公司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的主張不能成立。
綜上,快達公司在二審中要求因錢永康錯誤申請財產保全,導致被凍結的款項產生的貸款利息與活期存款利息之間差額損失應予賠償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雖然一審法院基于當事人一審時的主張所作判決并無不當,但二審仍應予以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九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寧民三初字第401號民事判決;
二、錢永康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快達公司經濟損失92124元。
??? 一審
案件受理費5710元,由快達公司負擔1710元,錢永康負擔4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710元,由快達公司負擔1710元,錢永康負擔4000元。
???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成龍
代理審判員 袁 滔
代理審判員 王天紅
二○○六年九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孫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