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3)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月羅路233號。
法定代表人辛仙富,該公司執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張少省,上海市萬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明榮,上海市萬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廈門市開元區洪文一里134棟2A.
法定代表人陳詠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曹春華,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林革鋒。
原審被告王海香。
上訴人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恩森公司)與上訴人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恩森公司)因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3)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上海恩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少省、上訴人廈門恩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曹春華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林革鋒、王海香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告于2000年11月2日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經營范圍為金屬表面技術專業領域內開展四技服務;冶金添加劑輔料銷售。被告廈門恩森公司于2001年9月27日經廈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經營范圍為金屬表面處理的技術開發、化學助劑(不含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研制、開發、銷售及其技術咨詢服務;金屬電鍍設備的批發、零售。
2002年8月,原告在當年第4期《電鍍與涂飾》(雙月刊)雜志上刊登了產品廣告,該廣告上除印有原告的企業名稱、地址、電話、傳真號碼等外,還同時印有被告廈門恩森公司的電話和傳真號碼。同年10月,原告與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當年第5期《電鍍與涂飾》雜志上分別刊登了產品廣告,其中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廣告中將其企業名稱表述為“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在該名稱的下方依次列出了該公司在廈門、上海、深圳的經營機構的電話、傳真號碼等。同年12月,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當年第6期《電鍍與涂飾》雜志刊登的廣告中完整地使用了其企業名稱。
2003年初,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印制了企業產品目錄,在該產品目錄的封面上也印有“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的名稱。封底上依次列出了該公司在上海、廈門、石獅的經營機構的地址、電話、傳真號碼等。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廈門恩森公司是經營同類產品的企業。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2002年第5 期《電鍍與涂飾》雜志上刊登的產品廣告及2003年初印制的企業產品目錄上均未規范使用自己的企業名稱,而是使用了“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的名稱,并且在廣告和產品目錄中列出了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上海、廈門、深圳等地的經營機構的電話、傳真號碼等,被告廈門恩森公司的上述行為容易使相關消費者將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上海的經營機構誤認為是原告,從而混淆交易的對象,而且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在宣傳中所使用的企業名稱與原告的企業名稱相比,只缺少表示地域特征的“上?!倍?。被告廈門恩森公司的上述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已經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鑒于被告廈門恩森公司已在2002年第6期《電鍍與涂飾》雜志刊登的產品廣告中完整地使用了其企業名稱,糾正了其在第5期雜志上的上述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侵權影響,且原告也未進一步舉證證明被告廈門恩森公司散發其企業產品目錄的范圍,故該院在確定被告廈門恩森公司賠禮道歉的方式及賠償數額時將酌情考慮以上因素。此外,原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林革鋒、王海香實施了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故原告要求該兩被告承擔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該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七)、(十)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十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停止實施對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二、被告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就其不正當競爭行為書面向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賠禮道歉(內容須經該院審核);三、被告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賠償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2萬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四、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該院不予支持。本案受理費人民幣2,910元,由原告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 1,091.25元,被告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1,818.75元。
判決后,上海恩森公司、廈門恩森公司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
上海恩森公司上訴的主要理由是:廈門恩森公司在2003年7月出版的《電鍍與環?!冯s志(第 23卷第4期)上又采取與原審判決認定的相同的不正當競爭手法,繼續侵害上海恩森公司之合法權益。故請求二審法院依據新的證據,對廈門恩森公司持續不斷的惡劣行徑予以制裁,增加廈門恩森公司支付經濟損失的數額。請求二審法院對原審判決第三項依法予以改判,判令廈門恩森公司支付上海恩森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8 萬元;判令廈門恩森公司支付上海恩森公司二審律師費人民幣2,000元;廈門恩森公司承擔二審訴訟費用。
廈門恩森公司上訴的主要理由是:(一)所謂廈門恩森公司未規范使用自己的企業名稱,僅僅是廈門恩森公司未完整地使用自己的名稱,而將企業名稱簡稱使用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習慣,要說損害只能是損害企業自己,而非損害他人,而且這一行為,法律并不禁止。廈門恩森公司在廣告和產品目錄中列出的上海經營機構的地址、電話、傳真等相關信息,與上海恩森公司在廣告中所列出的在上海的經營地址、電話、傳真等相關信息完全不同,不可能使相關消費者將廈門恩森公司在上海的經營機構誤認是上海恩森公司。(二)一審法院判決廈門恩森公司賠償上海恩森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 2萬元的事實依據沒有。故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駁回上海恩森公司的全部訴請,上訴費由上海恩森公司負擔。
針對上海恩森公司的上訴理由,廈門恩森公司辯稱:(一)《電鍍與環保》雜志上廣告名稱的錯誤,不是我方故意造成的,該雜志社排版有誤才造成我方名稱的錯誤。該雜志社2003年9月出具了一份證明,證明這一錯誤是他們工作失誤造成;(二)上海恩森公司在上訴狀中陳述的新的事實,不屬于二審審理范圍。
針對廈門恩森公司的上訴理由,上海恩森公司辯稱:(一)廈門恩森公司的上訴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一審判決書已說明得很清楚;(二)廈門恩森公司上訴理由中所引的我公司的損益表的數據有誤。
二審中,上海恩森公司提供如下證據:
1、《電鍍與環?!?003年第4期,說明廈門恩森公司又用一審判決書所述的方法,使用有誤的公司名稱,證明其侵權行為的惡劣;
2、損益表三份,以證明廈門恩森公司對上海恩森公司造成的沖擊,2萬元不足以彌補損失。
經質證,廈門恩森公司不愿發表質證意見。
對于上述證據材料,本院認為,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所規定的新的證據的范圍,且對方當事人又不愿質證,故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確認,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上海恩森公司與上訴人廈門恩森公司作為經營者,理應遵守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廈門恩森公司現提出,其行為屬未完整地使用自己的名稱,而將企業名稱簡稱使用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習慣,并沒有損害他人,而且這一行為,法律并不禁止,并且在廣告和產品目錄中列出了其在上海等地的經營機構的電話、傳真號碼等,不可能使相關消費者將廈門恩森公司在上海的經營機構誤認是上海恩森公司。事實上,上海恩森公司與廈門恩森公司均是經營同類產品的企業,上海恩森公司比廈門恩森公司注冊成立在先,且雙方曾經有過合作關系。2002年8月,上海恩森公司就先在當年第4期《電鍍與涂飾》(雙月刊)雜志上刊登了產品廣告,同年10月,兩上訴人又均在當年第5期《電鍍與涂飾》雜志上刊登了產品廣告,其中廈門恩森公司在廣告中將其企業名稱表述為“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在該名稱的下方依次列出了該公司在廈門、上海、深圳的經營機構的電話、傳真號碼等。廈門恩森公司在2003年初印制的企業產品目錄上又采取了同樣方法。廈門恩森公司在上述宣傳中所使用的企業名稱與上海恩森公司的企業名稱相比,只缺少了表示地域特征的“上?!倍郑瑥B門恩森公司的上述行為足以使相關消費者造成混淆,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上海恩森公司的合法權益,已經構成對上海恩森公司的不正當競爭,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所以廈門恩森公司這一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根據廈門恩森公司侵權手段、期間、影響和范圍等因素,酌情確定的賠償數額并無不當,故廈門恩森公司現認為一審法院判決其賠償上海恩森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2萬元沒有事實依據的理由,本院難以支持。
上海恩森公司提出,廈門恩森公司在2003年7月出版的《電鍍與環?!冯s志繼續侵權,請求二審法院增加廈門恩森公司支付經濟損失的數額。本院認為,上海恩森公司在二審中提供的所謂廈門恩森公司繼續侵權的證據材料,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所規定的新的證據的范圍,故本院不予采納。且其現要增加賠償數額,已超出二審審理范圍,因此,上海恩森公司的上述理由,本院同樣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兩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訴訟費人民幣2,910元,由上訴人上海恩森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負擔1,455元,上訴人廈門恩森金屬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負擔1,45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海明
審 判 員 ?于金龍
代理審判員 ?李 瀾
二OO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范雯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判決書(宣告船舶不附有優先權用)
2020-10-14公民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回避申請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變更、撤銷原裁定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
2020-10-14回避復議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