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1)浦中民終字第1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國投洋浦港有限公司,住所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港區。
法定代表人徐京斌,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林斌,男,1965年9月出生,漢族,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盛華強,男,1970年出生,漢族,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洋浦萬凱實業有限公司,住所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萬凱商業城。
法定代表人張萬貴,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洪超,男,1968年10月5日出生,漢族,該公司副總經理。
上訴人國投洋浦港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洋浦萬凱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萬凱公司)飲食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 (2001)浦民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10月30日對本案進行公開審理,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林斌、盛華強,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張洪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定:1996年和1997年期間,被告的時任領導、部門領導及辦公室工作人員為執行本單位的對外接待任務先后多次在原告開設的酒店及歌舞廳就餐和消費,消費后均未付款,而是在消費金額單據上個人簽名予以確認。此種消費方式持續了近二年,至1998年前,累計消費金額為241324元。最后一次消費是在1998年4月,金額為300元。此后,原告的酒店及歌舞廳停業,至今未再開業。原告為追討欠款多次找被告協商,被告拒絕支付,亦未與原告結算。2001年8月7日,原告向被告發出書面函件,明確告知欠款額共計241624元,并催討該款。被告的工作人員簽收此函,但被告未作答復。原告遂提起訴訟。庭審中,原告變更其訴訟請求,對1998年4月最后一筆欠款300元的追償予以放棄。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的工作人員為執行本單位對外的接待任務而在原告開設的酒店及歌舞廳內就餐和消費,并采用個人簽名而欠款記于被告名下的消費方式,此種方式符合餐飲娛樂行業單位消費的慣例,原告依據簽名單據要求被告支付欠款應予支持。被告辯解,簽單人員的行為屬個人行為還是職務行為無法判斷。雖然原被告之間沒有就如何進行簽單消費簽訂書面協議,但被告并未對簽單人員具有代表被告進行簽單消費的資格予以否認,亦未否認簽單人員系執行被告接待工作的事實,因此所有簽單人員對欠款金額簽字確認的行為均構成對被告的代理,由此產生的債務理應由被告承擔。關于訴訟時效問題,雖然被告對原告關于曾多次催款的陳述予以否認,但被告于2001年8月對原告的催款函予以簽收的行為可視為被告對債務的一種認可,不論簽收時是否已超過訴訟時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原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均應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對被告關于原告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利息問題,被告的長期拖欠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因原告為經營性企業,其關于按銀行貸款利息賠償損失的主張可以支持。由于欠款均發生于1998年以前,故原告要求從1998年1月1日計付利息并無不當。據上,原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判決:國投公司應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萬凱公司支付欠款人民幣241324元及利息55675.08元。案件受理費7051元由被告負擔。
上訴人國投公司上訴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無書面的消費協議,上訴人不應承擔被上訴人所提出的上訴人所欠餐飲娛樂款的義務。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都是有限責任公司,其行為都受《公司法》的規范,公司職員的消費行為都應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托或協議。另外,上訴人所欠被上訴人的消費金額已過訴訟時效,被上訴人的債權不受法律保護。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萬凱公司答辯稱:上訴人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1月1日在被上訴人酒樓及歌舞廳消費完全是公司對外接待行為,而非個人消費行為,被上訴人多次派人到該公司結算消費欠款,均遭拒絕。2001年8月7日,被上訴人再次以書面函件的方式催討該筆欠款,上訴人予以簽收應視為該公司對債務的一種認可,根本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為此,請求二審法院根據事實和法律駁回國投公司的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有1996年至1997年期間上訴人的領導成員及相關接待人員親筆簽寫的賒帳消費卡原件證實。上訴人對簽單消費的事實包括消費時間、數額以及簽單人的身份等均無異議。另查明,除上訴人的領導成員和相關接待人員外,上訴人其他人員的簽單行為都經過辦公室同意。被上訴人經常派員到找上訴人處索要欠款,上訴人的財務人員也找過被上訴人核對賬目,未提出任何異議。2001年8月8日,被上訴人派人到上訴人處送交了“關于要求支付招待費用的函件”,上訴人有關人員簽收后,對函件的內容仍未提出任何異議。
本院認為:原判認定本案為消費合同糾紛,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的規定,本案案由應確定為飲食服務合同糾紛。國投公司提出,其與萬凱公司間無消費協議,公司職員的接待消費行為沒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國投公司不應承擔付款義務。按洋浦地區餐飲娛樂消費的慣例,企業或機關、團體定點接待客人一般不與酒店等簽訂書面消費協議,也不會由接待人員先向服務企業出具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托書后再行消費。對萬凱公司提供的消費金額、國投公司簽單人的身份及被接待來賓的情況,國投公司均無異議。國投公司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證實,在萬凱公司酒店等處消費實際是國投公司原來內定的事情,簽單人基本上是公司的領導或主管接待工作的相關人員,其他沒有簽單權的人的消費也都經過辦公室同意認可,都屬于公司對外接待行為,非個人行為。經查,1996年以前國投公司在萬凱公司消費的簽單雙方已經結帳,說明國投公司對其工作人員類似的簽單消費行為是認可的。原審法院依據事實和法律,認定簽單人員經簽字確認的消費行為構成對國投公司的代理,由此產生的債務應由國投公司承擔是正確的,本院予以認可。上訴人的上述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予以駁回。國投公司還提出,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被上訴人2001年8月的催款函經上訴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簽字簽收,其上并無上訴人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或單位的蓋章,其簽字只能證明上訴人收到了該函件,并不意味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已經就繼續履行債務達成了新的合意。因此,該函件不能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依據。但是,本院調查中上訴人的有關人員承認被上訴人經常派人催款,要求盡快結帳,2001年8月的催款函中也有“我公司多次催還”的內容,所以,此函件雖不能視為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還款協議,但可以作為能證明被上訴人曾多次催要欠款的書面證據。國投公司對此函件未提出異議,也說明國投公司對此債務是認可的。因此,盡管原審法院駁回國投公司關于被上訴人的請求已過訴訟時效的主張理由不當,但其處理是正確的,對此,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適當,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51元,由上訴人國投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孟 勵
審 判 員 曾廣東
審 判 員 羊茂明
二○○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書 記 員 裴 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鑒定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北京市______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函
2020-10-14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