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民一終字第3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少華,男,1972年6月28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墾利縣永安鎮勝利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關永慶,男,1949年1月1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煥亮,男,1965年11月2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段廣利,男,1975年9月5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吉安,男,1949年2月2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平,男,1962年8月13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玉亮,男,1974年2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蘇現明,男,1962年12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富亮,男,1969年10月8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剛,男,1969年5月1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蘇現臣,男,1959年10月2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少忠,男,1969年9月2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孟寒,女,1959年10月2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
訴訟代表人陳少華、關永慶,李煥亮。
委托代理人歐陽蜀征,山東黃河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墾利縣永安鎮前二十五村村民委員會(下稱“前二十五村委會”),住所地:墾利縣永安鎮前二十五村。
法定代表人宋永安,該村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孫瑞璽,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杜眾華,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陳少華等13人與前二十五村委會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前由墾利縣人民法院作出(2002)墾民初字第574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陳少華等13人的訴訟請求,陳少華等13人不服提起上訴,本院以原審認定事實錯誤為由作出((2002)東民四終字第67號裁定將該案發回重審。2003年11月15日,墾利縣人民法院作出(2003)墾民重字第1號民事判決,仍判決駁回原告陳少華等13人的訴訟請求,陳少華等13人再次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2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訴訟代表人陳少華、關永慶、李煥亮及其委托代理人歐陽蜀征,被上訴人前二十五村委會的法定代理人宋永安及其委托代理人孫瑞璽、杜眾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1996年3月28日,前二十五村與原告村簽訂《聯合修建勝利水庫協議》,規定水庫占地1500畝,原告村提供土地400畝,水庫建成后雙方使用,水庫所占土地所有權不變。2002年 3月27日,前二十五村掘開該水庫利用鎮上所有的公用排水溝排水。同年4月16日墾利縣永安鎮黨委受理李煥亮上訪一案,李煥亮在上訪時稱:因前二十五村挖開他們13家葦塘承包戶截的排水壩子從水庫向外排水,造成葦塘護壩決口,葦塘跑水造成損失。永安鎮黨委受理該案后,組成專案人員進行調查核實,結論為:前二十五村挖通排溝排放水庫的水屬實,但不承認因排水溝排水造成后二十五葦塘決口,經調解無效,建議通過訴訟渠道解決,雙方皆同意。
案發后,永安派出所干警謝金亮出現場,證實李煥亮等人承包的葦塘決口約有3-4米寬,東西走向,決口往西水庫內的水已基本流盡,根據現場情況不能證明決口原因。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雖能證明其有損害事實,但沒有證據證明其損害事實是由被告造成的,其葦塘決口與被告排放水庫的水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原告提出的要求被告恢復原狀、賠償經濟損失129260元的訴訟請求,依法不能支持。據此,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095元,其他訴訟費用2048元由原告負擔。
陳少華等13人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被上訴人賠償損失129260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其主要理由是: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上訴人村與被上訴人經協商于1996年由上訴人所在村出地,被上訴人出力共同修建一座水庫,約定兩村共同使用水庫里的水,而實際上水庫建成后近6年來,基本上是被上訴人所在村的村民使用。上訴人經與所在村委會協商,于2001年6月訂立《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上訴人村集體所有的位于永紅路以南、水庫以北、辛沙路以西、前二十五村土地以東的土地約1200畝,從事蘆葦和河蟹經營,承包期限為20年,承包費每年28000元。上訴人承包后對該片土地進行了大量投入,架設了高壓輸電線路,建設了電泵房,購置了變壓器、水泵等配套設施,并雇用挖掘機、推土機筑起堤壩將承包土地分為六片。2002年3月份上訴人動用13臺抽水機,從水庫向東片蟹池和水溝注水時,被上訴人前往制止,三次中斷上訴人生產。上訴人日夜不停地抽水10天,向其中東片土地面積為452.8畝的蟹池和水溝內注水完畢,并于3月19日下午將價值15500元的扣蟹投入到蟹池和水溝中。正當上訴人從永豐河中向其他地片注水時,被上訴人于3月27日下午不知出于何目的,竟然在春季用水的關鍵時機,由原任村黨支部書記隋英森帶挖掘機將兩村共建水庫的堤壩決口,并將上訴人承包土地范圍內的蟹池排水口挖開,湍急的水流將東片蟹池堤壩浸垮,溝內和蟹池內的水及扣蟹一起泄入永豐河,流入大海,沖走大量土方,給上訴人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根據民法關于相鄰權的規定,被上訴人有義務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9條規定,被上訴人也應當賠償。
前二十五村委會在上訴答辯中稱,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其葦場、蟹池水的流失是被上訴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的,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正確,程序合法,判處得當,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
經審理查明,原審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正確,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前二十五村挖通排溝排放水庫的水屬實,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在于葦塘決口是否系被上訴人排水行為造成的。就上訴人舉證情況,葦塘決口是否系被上訴人排水行為導致,證據不足,無從認定,上訴人應就此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上訴人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4095元、其他訴訟費用204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4095元,均由上訴人陳少華等13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愛群
審 判 員 王海蓉
代理審判員 翟玉芬
二00四年三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劉蓬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卷內文書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答復舉報人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