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4)滬一中民五(知)初第字68號
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住所地日本國東京都港區南青山2-1-1.
法定代表人大久保博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辛哲生、鄭悅,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商標代理人。
被告上海永軍摩托車經營部,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楓涇商城6廳30號。
負責人葉擁軍。
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巴南區花溪鎮民主村。
法定代表人左宗申,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羅乾貴,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高依升,中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被告上海永軍摩托車經營部(以下簡稱經營部)、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進出口公司)商標侵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4年3月30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同年8月11日,本院依法裁定駁回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同年12月15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的終審裁定。2005年3月15日,本院對本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辛哲生、鄭悅,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羅乾貴、高依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經營部經本院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及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對該被告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其成立于1948年,是制造、銷售摩托車、汽車、發動機等產品的世界馳名公司之一。原告制造的帶有“SPACY”商標的產品以其優良的質量和可靠的性能在同行業內享有很高的聲譽。原告為保護其在中國的合法權益,已將“SPACY”商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進行了注冊,原告對上述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2001年4月20日,原告在被告經營部購買了宗申ZS125T-5型摩托車1輛,該摩托車系重慶宗申海陵機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宗申海陵公司)制造。2001年3月,宗申海陵公司經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重慶市工商局)核準變更為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
通過對比,原告認為被告在其產品上使用的標識與原告的注冊商標近似,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原告曾向兩被告發去警告信,要求對方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均未果。故原告請求本院判令被告:1、立即停止制造、銷售、使用侵犯原告“SPACY”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摩托車;2、立即采取諸如:全部銷毀庫存的侵權產品,全部追回并銷毀已流入銷售商的侵權產品,對于已流入市場和社會的侵權產品,通過在受到被告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發布澄清事實的公告等能使公眾全面了解侵權事實的有效措施以消除因被告的侵權行為所產生的影響;3、全部銷毀其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以及有關的商標標識、廣告宣傳材料等相關資料以及用于制造侵權產品和侵權標識等的模具及工具;4、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794,650元并承擔原告因本案所支付的調查費、制止和消除侵權行為的實際費用;5、在《摩托車商情》和《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就其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向原告賠禮道歉。
被告經營部未提交書面答辯狀,也未提供證據。
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辯稱:1、系爭摩托車是由重慶宗申機車工業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宗申機車公司)制造,不是由宗申進出口公司或其前身宗申海陵公司制造,宗申進出口公司沒有生產系爭摩托車以及上面所帶的標識;2、系爭產品不落入原告商標權保護范圍;3、原告的起訴超過了訴訟時效。綜上所述,被告請求本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1995年12月14日,原告經商標局核準注冊了“SPACY”(英文標準印刷體)商標,注冊號為798446,核定使用商品為第12類:摩托車、汽車,有效期為10年。原告實際在其摩托車產品上使用的商標為“SPACY”英文草體字。原告自2000年起先后在《摩托車新聞》、《汽車周報》、《環球摩托》、《摩托車商情》等媒體上刊登其系“SPACY”商標注冊人的《嚴正聲明》。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受原告的委托,向上海市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公證。公證員及申請人的委托代理人于2001年4月20日到被告經營部,購買了宗申牌摩托車3輛,當場取得《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3張。其中1輛摩托車的型號為ZS125T-5,價格為人民幣5,900元,該摩托車的車身銘牌、說明書、三包手冊及合格證上均記載生產商為宗申海陵公司,車輛VIN代碼為LZSTCJPE5Y1000298,生產日期為2000年3月30日。在該摩托車的車前罩和油箱側罩上均貼有醒目的紅色“SPACY”標牌(英文草體字),標牌上還配有黑色的車型號或“ZONGSHEN”字樣。
2002年2月9日,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向重慶宗申摩托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科技公司)發出警告信,認為其生產、銷售的ZS125T-5型摩托車上使用的“SPACY”標識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同,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要求對方對原告提出的要求給予答復。同年10月22日,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向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發出了內容基本相同的警告信。宗申科技公司委托律師于同年11月26日回函稱,宗申集團公司多次收到警告信,已多次進行了答復。為再次表明觀點,宗申集團公司再作答復:2001年8月前,由宗申進出口公司生產并銷售的ZS125T-5型摩托車上,曾經使用了“SPACY”變形字體作為車體裝飾圖案,而不是作為商標使用。該款摩托車所使用的商標為宗申集團公司的“ZONGSHEN”商標,而沒有使用本田公司的“SPACY”商標。一般消費者不會因此將該款宗申摩托車誤認為是本田公司的摩托車,故未損害本田公司的商標專用權。但為了避免由于本田公司與宗申集團公司在認識上的差異給雙方帶來的不愉快,宗申集團公司于2001年8月在收到第一次發來的警告信后就責令宗申進出口公司全面停止使用前述裝潢圖案。此外,本田公司還于2002年2月 9日和4月25日向被告經營部發出警告信,但被告經營部未予答復。
另查明:被告經營部于2003年12月8日被吊銷營業執照。
宗申海陵公司成立于1998年,經營范圍為開發、生產、銷售、修理摩托車及摩托車、汽車配套產品。2001年3月19日,重慶市工商局核準宗申海陵公司的企業名稱變更為宗申進出口公司。同年7月20日,宗申海陵公司向工商局申請變更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變更后的經營范圍為: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經營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經營對銷貿易和轉口貿易。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商標注冊證明》、原告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的《嚴正聲明》、被告經營部的工商登記信息、上海市公證處出具的(2001)滬證經字第 4554號《公證書》、宗申ZS125T-5型摩托車的說明書、三包手冊、合格證、宗申海陵公司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上海市公證處出具的(2001)滬證經字第5204號、(2002)滬證經字第7439號、(2004)滬證經字第5013號《公證書》、警告信、回函、重慶宗申集團的宗申ZS125T-5型摩托車宣傳頁、原告使用“SPACY”商標的125型摩托車宣傳頁以及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提供的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山分局對被告經營部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等證據證實,上述證據均經庭審質證,查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下列證據,本院不予認定,理由如下:
原告提供的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相關照片與本案無關,廣州宗申摩托車實業有限公司的技術通知因無原件,本院對其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提供的重慶市公證處(2004)渝證內字第3027號《公證書》不能證明其主張,宗申摩托車的合格證、假冒摩托車產品的合格證與本案無關,上海市盧灣區公證處(2004)滬盧證經字第1076號《公證書》不足以否定原告提供的上海市公證處(2001)滬證經字第4554號及第5204號兩份《公證書》內容的真實性。
本院認為,原告是核定使用在摩托車、汽車商品上的“SPACY”英文文字商標的注冊人,其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本案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主要是:
一、系爭宗申ZS125T-5型摩托車是否由宗申海陵公司生產。
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辯稱,根據其提供的車輛VIN代碼備案資料及VIN代碼編制規則,從系爭摩托車的VIN代碼第11位字碼“1”可以看出,系爭摩托車是由宗申機車公司生產的。本院認為,根據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可以認定宗申機車公司是系爭摩托車的裝配廠。系爭摩托車由誰生產,應當由車輛VIN代碼中的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即首三位字碼)來確定。綜合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本院足以認定系爭摩托車是由宗申海陵公司生產。
二、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和被告經營部是否構成對原告“SPACY”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從系爭摩托車車前罩及油箱側罩上均貼有醒目的紅色“SPACY”標牌一節事實可以認定,宗申海陵公司在生產系爭摩托車時是將“SPACY”標牌作為商標標識使用。由于原告主張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持續至2001年8月26日,被告經營部銷售系爭摩托車的行為發生在2001年4月20日,故本案應當適用修改前商標法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年修正)第三十八條第(1)項的規定,宗申海陵公司未經原告許可,在相同的摩托車商品上使用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標識,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尤其易使相關公眾誤認為其制造、銷售的宗申ZS125T-5型摩托車與原告生產的摩托車存在特定的聯系,故宗申海陵公司的上述行為已經構成對原告所享有的“SPACY”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鑒于宗申海陵公司的名稱已變更為宗申進出口公司,故其民事責任應由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承擔。原告要求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本院應予支持。但因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經營部在銷售系爭摩托車時主觀上明知或者應知該摩托車是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且原告也無證據證明被告經營部在收到原告的警告信后仍在繼續銷售系爭摩托車,故根據前述商標法第三十八條第(4)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一條第(1)項的規定,原告認為被告經營部構成商標侵權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三、原告的賠償依據是否充分。
原告主張其因被告的商標侵權行為所遭受的經濟損失人民幣3,794,650元系以2000年3月30日(系爭摩托車的出廠日期)至2001年8月26日(至該日,宗申海陵公司的摩托車生產權終止)為主張期間,根據2001年、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中所刊載的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原宗申海陵公司)從2000年至2001年生產的125ml排氣量的摩托車的總數、該被告生產的125ml排氣量的摩托車的機種數、系爭摩托車的銷售單價、原告同類產品的利潤率等因素計算得出。
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辯稱:《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不是政府機構制作的,無法證明數據采集是否準確可靠,不具有法律效力,且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中的產量與被告無關;原告計算被告生產的125ml排氣量的摩托車的機種數是不準確的;對原告同類產品的利潤率,被告對其真實性有異議,且認為缺乏關聯性;被告認為在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實際侵權者都不可能有任何收益和利潤,原告的索賠數額不合理。為此,被告提供了2002年摩托車行業經濟效益指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等證據。經質證,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與原告計算賠償的依據無關。
本院認為,原告以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乘以原告本田公司注冊商標產品的利潤率作為計算原告損失的方法于法有據,但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侵權產品的實際生產、銷售數量,有關數值系推斷而來,且原告用以證明其注冊商標產品的利潤率的證據系在我國境外形成,因未經公證、認證,其真實性難以認定,原告亦不能證明該利潤率是針對本案注冊商標的產品,故對該利潤率本院不予采用。原告關于賠償數額的計算缺乏事實依據。由于原告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以及被告因侵權獲得的利益均難以確定,本院綜合宗申海陵公司和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原告商標的聲譽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
四、原告的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本院認為,由于原告在知道其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侵害起二年內向被告經營部和被告宗申進出口公司分別發出警告信主張權利,故本案的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至原告起訴之日并未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七)項、第(九)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年修正)第三十八條第(1)項、第(4)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一條第(1)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停止實施侵害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所享有的“SPACY”注冊商標專用權(注冊號為798446)的行為;
二、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在《摩托車商情》刊物上刊登聲明(內容須經本院審核),消除因其侵害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所享有的“SPACY”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而給原告造成的不良影響,費用由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負擔;
三、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賠償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
四、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的其余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8,983元,由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負擔人民幣13,346元,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15,637元。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被告上海永軍摩托車經營部、被告重慶宗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判決書(宣告船舶不附有優先權用)
2020-10-14公民撤回上訴狀
2020-10-14卷內目錄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刑事賠償決定書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