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決 書
(2005)州民一終字第81號
抗訴機關: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維俊,男,1932年2月17日出生,漢族,鳳凰縣人,縣財政局退休干部,住該局宿舍。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慧,男,1973年10月20日出生,漢族,鳳凰縣人,本縣貓兒口電站職工,住本縣地稅局宿舍。
上訴人王維俊與王慧財產分割糾紛一案,鳳凰縣人民法院2001年10月29日作出(2001)鳳民初字第362號民事判決,王維俊不服提起上訴,本院 2002年4月5日作出(2002)州民終字第36號民事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審。鳳凰縣法院2002年10月15日作出(2001)鳳民初字第362― 2號民事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2003年5月2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以州檢民抗字(2003)第13號民事抗訴書提出抗訴。本院2003 年6月17日作出(2003)州法民抗字第11號民事裁定,指令鳳凰縣人民法院再審。鳳凰縣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10日作出(2003)鳳民再字第 8號民事判決,王維俊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原判認定,王裕生生育二子一女,長子王維俊,次子王維杰,女兒王蓮英(解放前已出嫁),王裕生1983年去世。其子王維杰1976年去世,遺有三女一子,長女王小艷、次女王小玉、三女王小翠,子王慧。王裕生生前在沱江鎮北門外自有一棟三間木房,1950年王裕生又典當座落在沱江鎮十家弄二號房屋(房主系田時鈞),同年其長子王維俊就在該房屋結婚居住,1971年王裕生將北門外房屋出賣后,王裕隨其次子王維杰先后在沱江鎮十家弄二號房屋、縣瓷廠、印刷廠居住過,1984年12月十家弄二號房屋原房主田時鈞向鳳凰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將當時王裕生未典當的共用堂屋一間收回,鳳凰縣人民法院以(1984)法民終字第56號民事判決對田時鈞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1987 年6月22日,在鳳凰縣私有房產權登記發證申請表產權共有人情況欄內,被告王維俊親筆填寫原告王慧為共有人,共有部分是后兩間,在1988年5月13日鳳私房字第1179號鳳凰縣私有房屋所有權證內填寫房主是王維俊,共有人是王慧,在該證共有權人欄內占有份額未填寫具體內容。1994年8月16日,被告王維俊向鳳凰縣公證處申請,將該房屋贈與給其子王孔應和侄子王慧共有。鳳凰縣公證處于1994年9月6日以(94)鳳證字第196號進行了贈與公證, 1995年2月22日,被告王維俊又憑1994年8月16日的申請和1994年9月6日的贈與公證文書到鳳凰縣城鄉建設委員會辦理了變更房屋產權證,所有權人為王孔應(被告長子),共有人為王慧。1998年5月,原;被告為該房屋界線問題發生糾紛,王維俊向縣公證處書寫了關于請求準予撤銷1994年9月6 日鳳證字196號《贈與公證書》的報告,同年6月,縣公證處作出(98)鳳撤字第2號撤證書,對?(94)鳳證字第196號公證書予以撤銷。2000年 10月,王維俊未經原告王慧同意將該房屋部分拆除準備重建,雙方再次發生糾紛,王慧向法院起訴要求分割共有房產。本院委托鳳凰縣價格事務所對該房屋進行估價,總價值為43200元。2002年10月15日作出鳳凰縣人民法院(2001)鳳民初字第362―2號民事判決書生效后,王維俊憑生效的判決書到縣房地產管理局辦理了鳳房權證沱私字第00003596號房屋產權證,在共有欄內沒有填寫王慧。原判認為,本案原告起訴的是財產分割糾紛,不是繼承糾紛,不應把王蓮英、王小艷、王小玉、王小翠追加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本案焦點是王慧對十家弄二號房屋有沒有共有權。1987年6月28日被告王維俊在鳳凰縣私房產權登記發放證申請表產權共有欄內把王慧作為共有人填寫。共有部分是后兩間。1988年5月13日,鳳凰縣私有房屋所有權證鳳私房字第1179號證房屋共有欄內王慧是共有人。故王慧對該訴爭房屋是享有共有權利;1998年王維俊申請撤銷了原贈與公證,不影響王慧的共有人身份。因王慧對該房屋的共有權系1988 年就已取得,并非1994年因贈與而取得,考慮該房屋不適宜分割,應作為共同共有。對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湘西州人民檢察院州檢民抗字 (2003)第13號民事抗訴書抗訴理由成立,應予支持。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百八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八條的規定,判決:一、撤銷本院2002年10月15日作出的(2001)鳳民初字第362―2號民事判決。二、原審原告王慧與原審被告王維俊共同享有座落在沱江鎮十家弄二號房屋的所有權。王維俊上訴稱,該訴爭房屋從1950年至今一直是我居住,縣房地產普查時也沒有共有人王慧,1984年12月23日,田時鈞起訴案,縣法院亦以(1984)法民終字第56號判決歸王維俊所有。雖然1988年1179號房產證根據本人所填寫的發證申請表填寫共有人“王慧”,但屬我贈與王慧,1994年到公證處補辦贈與手續。1998年我將公證贈與撤銷,2000年10月撤除了已倒塌的后兩間危房, 由于贈與及共有的后兩間危房已不復存在。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2003)鳳民再字第8號民事判決,駁回王慧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王慧辯稱:1984年12月23日鳳凰縣法院(1984)法民終字第56號民事判決只是不予支持原房土田時鈞的訴訟請求,并未將該房屋判給上訴人;被上訴人王.慧對十家弄二號房屋有繼承權,1988年1179號房產權證房主王維俊、共有人王慧,其它繼承人未提出異議,該房產即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共有,并不需要上訴人的贈與才取得共有權。2000年上訴人未經我同意將該房屋拆除屬侵權行為。一審認定事實清楚,判決正確,請求二審予以維持。
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無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訴爭房屋屬王裕生1950年典當而得,上訴人王維俊雖然在該房屋居住了幾十年,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其已取得該房所有權,該房產仍屬王裕生所有。 1984年12月23日鳳凰縣法院的(1984)法民終字第56號民事判決,是對原房主要求取回一間堂屋的訴訟請求駁回,并未明確判決該訴爭房屋屬上訴人所有。王裕生去世后,對王裕生的遺房產未發生繼承糾紛。但1987年6月22日,上訴人在鳳凰縣私房產權登記發證申請表中將被上訴人王慧填為共有人, 1988年5月13日鳳私房字第1179號房屋所有權證登記房主王維俊,共有人為王慧。對這一法律事實,上訴人王維俊沒有證據證明被上訴人王慧對十家弄2 號房屋的共有屬于上訴人的贈與,只能視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對王裕生遺房產的分割和處置。上訴人申請撤銷1994年的贈與公證,并不能否定1994年贈與之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已對該訴爭房屋已經共有的事實尸故上訴人王維俊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實體處理恰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38元,由上訴人王維俊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代建
審 判 員 石 俊
審 判 員 龍愛成
二00五年四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向 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賣成交裁定書樣式
2020-10-14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其他對管轄有爭議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