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蚌民二再終字第0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寶根,男,1964年7月7日出生,漢族,蚌埠市五建職工,住本市紅旗三路127棟2單元9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葉西孟,男,1949年2月13日出生,漢族,住蚌埠市雪華鄉蘭郢村9組。
訴訟代理人張林,安徽淮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訴訟代理人馬紅梅,安徽淮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賜棟,男,1973年10月24日出生,漢族,無職業,現住本市車站新村7棟3單元22號。
委托代理人劉永良,安徽涂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寶根與被上訴人葉西孟、王賜棟購銷汽車糾紛一案,蚌埠市東市區人民法院(現為龍子湖區人民法院)于1999年7月作出(1999)東經初字第 242號民事判決。判決生效后,蚌埠市人民檢察院于2000年10月向本院提起抗訴,本院將案件交由龍子湖區人民法院再審,龍子湖區人民法院于2001年 4月作出(2001)東民再初字第02號民事判決。宣判后,葉西孟不服,提起上訴。本院于2001年8月裁定發回重審,龍子湖區人民法院于2001年12 月作出(2001)東民二再初字第08號民事判決。宣判后,張寶根不服,提起上訴。本院于2002年5月再次發回重審,龍子湖區人民法院于2002年12 月作出(2002)東民二再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宣判后,張寶根不服,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上訴人張寶根的委托代理人石昌年、被上訴人葉西孟的委托代理人馬紅梅、被上訴人王賜棟的委托代理人劉永良到庭參加了訴訟。
張寶根于1999年8月31日起訴,要求判決葉西孟返還購買汽車款152000元。
葉西孟在一審訴訟期間,無合法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
龍子湖區人民法院(1999)東經初字第242號民事判決認定:1998年3月30日,張寶根與葉西孟簽訂協議書一份,約定葉西孟將車號為皖C- 06808號2000型桑塔納轎車一輛賣給張寶根,價款150000元。1998年6月23日,經蚌埠市公安局機動車輛管理所審核批準過戶給張寶根。張寶根付給葉西孟過戶費2000元。1999年3月24日,蚌埠市公安局以該車系被盜車輛將車暫扣并于6月1日移交給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另查,該轎車系葉西孟從他人處購買并支付了車款,但未辦理汽車過戶登記。據此認為,葉西孟與張寶根之間的購銷協議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七)項,第六十一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判決:一、張寶根與葉西孟訂立的購車協議無效;二、葉西孟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返還張寶根購車款150000元。一審案件受理費4550元,其他費用910元,合計5460元,張寶根負擔2000元,葉西孟負擔3460元。
葉西孟不服上述判決,于2000年5月21日以“車主王賜棟以170000元將車賣給鄧傳新,我受鄧傳新的委托登報賣車,是張寶根和鄧傳新直接交易,我沒有在購車協議上簽字,原判認定事實錯誤”等為由,申請蚌埠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蚌埠市人民檢察院蚌檢民行抗字(2000)第53號民事抗訴書認為:(1999)東經初字第242號民事判決認定“葉西孟與張寶根簽訂購車協議”的主要證據不足。
龍子湖區人民法院第一次再審作出的(2001)東民二再初字第02號民事判決認定:張寶根看到《蚌埠日報》上葉西孟之子葉亞刊登的汽車轉讓廣告,即與葉西孟聯系購車事宜并于1998年3月30日攜款150000元到葉西孟家,由張寶根寫下購車協議并簽字后付給葉西孟139000元,然后將車開走。同年6 月23日該車過戶后,張寶根付清余款,并付給葉西孟2000元過戶費。因該車系被盜車輛,故被蚌埠市公安局查扣后移交淮南市公安局。龍子湖區人民法院再審認為,張寶根與葉西孟車輛買賣行為已完成,因該車系被盜之物,買賣標的非法,買賣行為無效。無效行為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引起的損失由雙方各自負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七)項,第六十一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維持原判。
龍子湖區人民法院第二次再審作出的(2001)東民二再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認定:1997年底,王賜棟以人民幣80000元購買陳業勤、周維群等人盜竊的桑塔納2000型轎車一輛,并在蚌埠市公安局機動車輛管理所辦理了登記,車號為皖C-06808.1998年3月,五河縣航鷹修理廠業主鄧傳新將該車停放在葉西孟家的龍飛停車場院內,托葉西孟代賣。 1998年3月30日,張寶根與王根明攜款到龍飛停車場,經商談,該車售價為150000元,張寶根得知該車行車證是王賜棟后,遂付款139000元,將車開走。同年6月23日,該車過戶給張寶根,張寶根付清了余款。因該車系被盜車輛,經蚌埠市公安局查扣后移送給淮南市公安局。龍子湖區人民法院認為,現有證據尚不能認定葉西孟是售車人,張寶根要求葉西孟返還購車款證據不足,故判決駁回張寶根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5460元,上訴費5460元均由張寶根負擔。
龍子湖區人民法院第三次再審作出的(2002)東民二再初字第03號民事判決認為:1998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應將車輛無償追繳;對違反國家規定購買車輛,經查證是贓車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和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進行追繳和扣押。對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結案后予以退還買主”。張寶根不知道其所購車輛系贓車,且該車已經過戶到其名下,依照上述規定,張寶根對該車享有權利。故張寶根要求葉西孟返還車款沒有法律依據。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駁回張寶根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460元,其他訴訟費500元,合計人民幣5960元由張寶根負擔。
張寶根上訴請求二審判決葉西孟返回購車款152000元。
本院審理經查明:1997年底,陳業勤、周維群以80000元的價格,賣給王賜棟一輛桑塔納2000型轎車,王賜棟持周維群提供的該車銷售發票及合格證在蚌埠市公安局機動車輛管理所辦理了車輛入戶登記,車主為王賜棟,車號為皖C-06808.后葉西孟購買了此車。1998年,張寶根看到《蚌埠日報》上葉西孟之子葉亞刊登的汽車轉讓廣告,即與葉西孟聯系購車事宜,并于 1998年3月30日攜款150000元到葉西孟家,由張寶根寫下購車協議并簽字后付給葉西孟139000元,然后將車開走。同年6月23日該車過戶后,張寶根付清余款,并付給葉西孟2000元過戶費。1999年3月24日,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大隊以該車系盜竊贓車為由暫扣,并于同年6月1日將車移交給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刑警大隊。
另查,淮南市田家庵區人民檢察院于1999年8月27日作出的田檢不訴字(1999)第19號不起訴決定書認定:王賜棟不知所購車輛是犯罪所得贓物,系被他人蒙騙,不認為是犯罪。決定對王賜棟不起訴。
本院認為,王賜棟、葉西孟和張寶根均為不知所購車輛系被盜贓車的善意購買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5月8日公通字〔1998〕31號《關于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第十二條“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應將車輛無償追繳;對違反國家規定購買車輛,經查證是贓車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和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進行追繳和扣押。對不明知是贓車而購買的,結案后予以退還買主。” 的規定,該車應屬于張寶根所有。故張寶根要求判決與葉西孟的買賣行為無效,歸還152000元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960元由張寶根負擔。
本判決系終審判決。
審判長羅傳繼
審判員曹士平
審判員刁小健
二OO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書記元張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辯護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據目錄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