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東民一初字第2086號
原告 王秋新,女,1979年11月10日出生,漢族,山東中西醫大學2003級學生,住該校宿舍。
委托代理人 高霞玲,山東寶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張念強,男,1978年12月9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東港區嵐山頭街道海州路居委。
委托代理人 油新紅,山東名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秋新與被告張念強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國鋒獨任審判,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秋新及其委托代理人高霞玲、被告張念強及其委托代理人油新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秋新訴稱,原、被告之間原系戀愛關系。2001年5月,原告購買彩票中得獎金120000元,2001年9月,被告張念強以做海貨生意和買三輪車為由向原告借錢,2001年9月11日原告從嵐山建行提取27000元借給被告,被告稱次年還錢, 2002年2月20日被告還款10000元,尚欠原告17000元,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拒付款。請求判令被告立即償還原告借款17000元及逾期利息。
被告張念強辯稱,被告并未向原告王秋新借款27000元,也不存在向原告還款10000元的情況,原告王秋新是因被告提出分手而覺得損傷了原告的自尊心,向被告索要青春損失費。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之間曾是戀愛關系。原告王秋新對被告張念強于2001年9月11日向原告借錢27000元及還款10000元的主張,提供以下證據證明:1、被告張念強寫給原告王秋新的兩封書信中的內容,書信中載明“我告訴你,我三姐夫冷庫還有伍仟,還有四仟在二姐夫蓋房上,我會努力給你的”,“還有三輪車錢,我有能力的話,一分一分的還你,告訴你,我沒有什么還錢日期”,“當初我就不應該從你手里拿錢,也許不拿你的錢,我們現在也許不可能是這樣”。 2、證人劉瑩瑩的證言稱“2002年農歷正月初九,王秋新說她借給張念強27000元,經催要,當天下午,張念強給了她10000元,其他的17000 元,也沒有說什么時候還,后王秋新上學走了,我給張念強打了幾次電話催問還錢的事,他說現在沒有錢,等過段時間有錢了,一定還給她,2003年8月,我和王秋新再次找張念強,他不但用惡語傷人,還動手打我們”,證人陳瑞祥的證言稱“2003年8月8日晚,王秋新讓我和劉瑩瑩一起到張念強家要錢,晚上8點左右,我們三人來到張念強家門口,王秋新和劉瑩瑩先后進去了,后見張念強一邊罵一邊往外推他們,我們三個就回去了”。3、2003年10月2日原告王秋新對原告向被告張念強催要借款的電話通話錄制的錄音帶一盤。
本院對原告王秋新提供的該錄音帶(原告錄制該錄音帶時被告張念強不知情)當庭播放(約播放1小時),該錄音帶顯示:原告多次(15句次以上)向被告張念強談到要求被告歸還借款17000元,并談到被告已還款10000元,被告張念強大多數的回答未否認欠原告借款及還款10000元,被告的談話中有“不還(錢),我沒有錢,也不會還錢”、“我就不還了”、“我要有錢,我早還了”、“你再借點錢(給被告)”,但有兩次對話中被告談到“我不欠你的錢”和“誰欠你的錢”的語句,。
被告張念強對原告王秋新提供的上述證據提出以下質證意見:1,原告王秋新提供的信件不是完整的,是原告斷章取義,并不能證明原告的主張,信中提到的“不該從你手里拿錢”是指原、被告談戀愛時,原告王秋新要求被告張念強為其買衣服,被告從原告處暫借500元給原告買了衣服,后被告歸還了該借款,被告張念強在信中提到的“還錢”意思是原告王秋新認為自己比較優秀,雙方分手應由原告提出,但卻是被告先提出分手,原告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向被告索要青春損失費,被告認為與原告朋友一場,為了安慰原告當時答應給她。2、原告王秋新提供的兩份書面證言,只能證明原告曾經向被告索要過錢,不能證實被告確實向原告借過錢,且證人未到庭質證。3、原告王秋新提供的錄音帶不具有證明效力,該證據取得來源不合法,該證據是原告在晚上8點多開始打電話偷錄的,侵害了從事體力勞動一天的被告張念強的休息權,原告連續不斷的打電話騷擾被告,致使被告與原告對話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所說的話大部分不是自己的真實意思,另外,原告王秋新對錄音帶存在斷章取義現象,該錄音帶多處提到“我(被告)不欠你(原告)的錢,誰欠你的錢”內容,錄音內容前后矛盾,不能真實反映被告的真實意思,該錄音資料存有很大的疑點,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被告張念強對上述質證意見中的“借錢買衣服”、“與原告電話對話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 主張未提供證據證明。
根據原告王秋新舉證和被告張念強質證,可以確認以下事實:1、原告王秋新提供的信件系被告張念強所書寫,2、原告王秋新提供的錄音帶中的錄音系對2003 年10月2日原告王秋新與被告張念強的電話通話錄制,3、證人劉瑩瑩、陳瑞祥與原告王秋新到被告張念強家催要過欠款。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張念強在寫給原告王秋新的信件中寫有“還有三輪車錢,我有能力的話,一分一分的還你,告訴你,我沒有什么還錢日期”、“當初我就不應該從你手里拿錢”,說明原、被告存在借貸關系,被告張念強稱僅與原告之間曾存在500元的借貸關系,未提供證據證明,且該主張與信件中的陳述相互矛盾,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張念強在與原告王秋新電話交談中,多次談到“不還錢”內容,被告對與原告電話交談中不能控制自己意志的主張,未提供證據證實;作為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被告張念強,應當能夠理解自己信件中“還有三輪車錢,一分一分的還你”及自己談語中“不還錢”等語句的含義,證人劉瑩瑩、陳瑞祥的證言證明了原告向催要欠款的事實,原告王秋新提供的證據能夠互相映證,其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張念強否認借款的反駁陳述,對原告王秋新主張被告張念強向原告借款27000元并已歸還10000元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應向原告償付所欠借款;原告王秋新請求被告支付逾期利息,未明確具體的“逾期”起止期間,該請求不明確,且無證據證明雙方約定了還款期限,原告的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四條、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念強應于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給付原告王秋新借款17000元。
二、駁回原告王秋新主張被告支付逾期利息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90元,其他訴訟費345元,均由被告張念強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張 國 鋒
二OO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孫 緒 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前置程序主持調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民事反訴狀
2020-10-14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