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63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順德支公司,住所地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鑒海北路346號。
負責人郭蓮珍,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明華、劉紅民,均是廣東仲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顯康,男,漢族,1957年2月15日出生,住四川省富順縣雙鹿鄉光榮村七組。
委托代理人李奠基、張自輝,均是廣東海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順德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為與被上訴人黃顯康因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4)順法民二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4年6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7月13日公開進行了法庭調查。上訴人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明華,被上訴人黃顯康的委托代理人李奠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經審理查明:粵X?70832出租車行使證上登記的車主是佛山市順德區汽車城的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的士公司)。該車的實際所有權人是黃顯康,聶忠才是黃顯康聘請的司機。2002年7月5日的士公司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為粵X?70832車向保險公司投保了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責任險(車上座位)、玻璃單獨險、不計免賠特約險等險種,保險期限自2002年7月7日至2003年7月6日。其中車上責任險(車上座位)保險金額(賠償限額) 30000元/座*5座,費率150/座,保險費小計750元。
2003年1月28日,順德市公安局倫教分局刑事及經濟案件偵查中隊出具證明:2003年1月26日晚21時57分,分局指揮中心接到事主聶忠才,男, 37歲,四川省富順縣雙鹿鄉人,市的司機報案在倫教堤圍霞石段被人搶劫,并被案犯行兇刺傷,刑警隊接后立即開展先期處警調查工作,并于1月28日立案偵查。聶忠才于2003年1月26日被送至順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于2003年2月8日出院。聶忠才出院后還繼續在門診接受治療,共用去住院和門診治療費27790.86元。
2003年1月26日的士公司向保險公司發出機動車輛出險通知書,通知保險公司粵X?70832出租車的出險時間、出險地點和出險主要原因及施救過程。因保險公司未按約定向的士公司支付保險金,的士公司又拒絕起訴保險公司。黃顯康遂以其個人名義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2004年2月27日的士公司向原審法院出具證明,確認根據其與黃顯康簽訂的合同約定,粵X?70832出租車營運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稅費和保險費由的士公司代征代繳,如該車出現保險事故,所獲得的保險賠償金歸黃顯康所有。的士公司對黃顯康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金一案沒有異議。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的士公司已向保險公司發出出險通知書,也就是說其也主張發生保險事故,但卻不行使索賠的權利,損害了黃顯康的權益,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產生的債權債務不是專屬于的士公司的自身,故黃顯康代位行使索賠的權利符合法律規定,其主體適格,對保險公司認為黃顯康主體不適格的意見不予采納。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按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雖然現僅有聶忠才的報案,公安機關尚未查獲犯罪嫌疑人,但結合黃顯康提供的醫療費單據、診斷證明書、門診病歷,能與聶忠才報案的情況相印證,公安機關至今未破案,但黃顯康已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保險公司的意見僅是推測,不予采納;雙方對保險合同條款的理解發生分歧,而保險合同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應作對保險公司不利的解釋,保險公司的拒賠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納。黃顯康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的訴訟請求合法有理,予以支持。由于保險公司未及時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應賠償黃顯康因此而受到的損失,故黃顯康請求支付利息的主張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七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保險公司應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黃顯康支付保險金30000元及利息(利息計算方法:從起訴之日即2003年11月25日起計至保險公司付款完畢日止,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商業貸款利率計算)。案件受理費1210元由保險公司承擔。
上訴人保險公司不服原判,上訴稱:
一、黃顯康的訴訟主體不適格:
1、2002年7月,保險公司與的士公司簽訂一份保險合同,該合同確立了雙方的保險與被保險關系。而本案黃顯康從未與保險公司有過任何業務往來,而且在黃顯康訴稱的所謂“保險事由”發生之前,保險合同中的投保人并未通知保險公司變更投保人,更未向保險公司說明其受益人是本案的黃顯康,亦未向保險人披露其系代黃顯康購買保險的事實(這一點有原審法院制作的調查筆錄為證)。因此,黃顯康既不是該保險合同的投保人,也不是受益人,故黃顯康不是本案一審的適格原告。結合本案而言,保險公司在知道真實投保人不是的士公司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不承保或者增加保險費,基于的士公司和黃顯康的欺瞞行為而簽定保險合同,本身這種行為就應當歸于無效,而黃顯康竟然憑此要求賠付,實屬無理要求。
2、黃顯康說法及所舉證據前后矛盾。在第一次開庭之時,黃顯康稱其與的士公司之間存在代理購買保險關系,在保險公司指出“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之后,見無法合理解釋原告主體資格,便生搬硬套,找出所謂黃顯康行使代位權的理由,試圖混淆視聽。根據《合同法》第73 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也就是說,行使代位權的前提必須是雙方之間存在合法的相對于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不同的債權債務關系,在債務人不行使其對第三人的債權追償權的情況下,債權人有權代位行使追償權。結合本案來看,黃顯康與的士公司之間并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本案所涉及的只有三方是否存在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債權關系,故本案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代位追償的問題。另外,在本案中,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的士公司是該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而黃顯康只是與的士公司存在出租車供車經營關系。退一步說,假設黃顯康所說以及的士公司的證明是正確的(即黃顯康和的士公司存在代理關系),而且作為保險人的本案保險公司亦知情的話,根本就無須的士公司出具證明,而是由黃顯康直接向保險公司追償即可。所以無論從代位追償還是從代理購買保險的角度來看,黃顯康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請二審法院依法查明真相,作出公正判決。
3、在黃顯康提供的2004年2月27日的證明中,的士公司提出“代征代繳”的觀點,并表示“對黃顯康起訴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順德支公司要求賠償保險金一案沒有異議” ,也就是說的士公司本身并不是保險合同的真正當事人,即它與保險公司之間不存在可追訴的債權。另外,在人民法院對的士公司采集的調查筆錄中,的士公司亦明確承認,其在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的時候沒有明確告知黃顯康的身份問題,而一審法院在判決書中卻一方面認定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關系合法有效,一方面又認定的士公司與黃顯康之間存在追償保險的債權,造成事實方面的混淆,從而導致錯誤的判決。
二、保險合同的投保人私自單方變更合同內容,并沒有履行合法手續,保險公司有權拒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和保險人經協商同意,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有關內容。變更保險合同的,應當由保險人在原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或附貼批單,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變更的書面協議?!绷砀鶕袊kU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保監會)文件《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保監復[2002]137號附件一)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在保險期限內,保險車輛的變賣、轉讓、贈與他人、被保險人應當書面通知保險人并辦理批改手續。未辦理批改手續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在本案中,被保險車輛無論是事實上的轉讓也好,亦或是依照法定程序的轉讓也好,都沒有履行上述手續,故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付保險金。
三、發生的事故并非在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范圍內,保險公司無須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1、根據黃顯康提供的保險單及車上責任險條款第一條之規定“投保了車保險的的機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保險車輛上所載貨物遭受直接損毀和車上人員的人身傷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在保險單所載明的該保險賠償限額內計算賠償”。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機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具體說是指機動車在行駛或靜止狀態,發生碰撞、擠壓或者因不可抗力造成對車輛所載人員或貨物的損害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而且針對“意外事故”,保監會專門做出了解釋:“意外事故指不是行為人出于故意,而是行為人不可預見的以及不可抗拒的并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突發事件。車輛使用中發生的意外事故分為道路交通事故和非道路交通事故”。綜觀本案,黃顯康所說的“保險事故”很明顯并非道路交通事故,亦不是非道路交通事故,故其主張的索賠理由不成立,保險公司無須就此承擔保險賠付責任。
2、在黃顯康提供的車上責任險條款第二條第四項中明確規定:“由于駕駛員的故意行為緊急剎車或本車上的人員因疾病、分娩、自殘、毆斗、自殺、犯罪行為所致的人身傷亡、貨物損失以及車上人員在車下時所受的人身傷亡”,保險人不負責賠償。這一點,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已經十分清楚,而在發生其所謂的“保險事由”之后投保人未向保險人索要賠償,而黃顯康卻向保險人索要賠償顯屬無理之要求,有欺詐保險賠償金之嫌疑。
3、一審法院在并未查明事故真相的情況下,認定屬于“保險事由”,有違公正。事故發生后,黃顯康只是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并未作出最終的處理結果,也就是說這起事故的發生究竟是意外,還是黃顯康雇請的司機本身的原因導致受傷沒有確定。而一審法院并沒有等到公安機關的事故調查結果出來,單憑黃顯康的一面之詞就認定該起事故是意外事故,顯然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也沒有任何的事實依據。
四、一審法院采信及調查取證程序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第三十四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而黃顯康在第一次開庭時,在保險公司的反駁下,庭審結束后又補充提交所謂的新證據而且得到法院的認可,實屬違反法定程序。
2、一審法院在未有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自行調查取證的行為不符合證據規則。根據證據規則的規定,本案黃顯康的證據并不是人民法院依職權應當調查的證據,也不是“因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而且亦沒有經當事人的申請,一審法院竟然三番兩次地幫黃顯康調查取證,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對事實認定不清,程序不合法。因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1、撤銷原審法院(2004)順法民二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2、依法駁回黃顯康一審的訴訟請求;3、一、二審的案件受理費由黃顯康支付。
上訴人保險公司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證據。
被上訴人黃顯康答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駁回保險公司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黃顯康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證據。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對粵X?70832行使證上登記的車主為的士公司,的士公司為該車投保包括車上責任險在內的險種,聶忠才于2003年1月26日駕車被搶劫刺傷等事實均沒有異議,本院均予以確認。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黃顯康是否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本案的訴訟,聶忠才被搶劫刺傷這一事故是否屬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以及保險公司在上訴中提出的原審法院的證據采信和主動進行調查等審判活動是否程序違法。
有關粵X?70832出租車的保險合同是由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訂立的,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向保險公司主張保險合同權利的應當是的士公司。但本案粵 X?70832車輛的保險實際上是由真正的車主黃顯康投保的,的士公司作為登記上的車主根據其與黃顯康之間的約定僅履行代繳保險費義務,保險合同的最終受益人是黃顯康。由于的士公司的不作為,損害了實際的投保人黃顯康的合法權益。黃顯康直接以其自己的名義提起本案的訴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即其具有原告的主體資格,可以提起本案的訴訟。原審判決就此所作的詳細論述,合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聶忠才駕車被搶劫刺傷后,已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即意外事故已確實發生。關鍵該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事故,從已有證據材料來看,無法證明該事故的發生出于聶忠才的故意。該事故是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是車輛使用過程中的非道路交通的事故,完全符合保險事故的特征。聶忠才作為粵X?70832司機,其人身因意外事故受到了傷害,根據的士公司與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的約定,屬車上責任險的保險范圍。在聶忠才的意外事故不屬于《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第二部分附加險中的車上責任保險條款中第二條規定的免責條款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對聶忠才已發生的人身傷害在約定的最高限額內向黃顯康給予賠償。保險公司拒賠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至于保險公司提出的聶忠才被搶劫刺傷的事故究竟是意外事故,還是由于其他原因產生的,未經公安機關偵查確定,這并不影響保險公司依法作出賠償后,在主動調查并查明事實真相的情況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的規定,通過有關部門追究相關行為人的責任。
原審法院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根據案件審理的需要決定對證據的采信和進行調查取證,均屬其職權行為,本院予以肯定。保險公司上訴認為原審法院在審判活動中上述行為屬于程序不合法,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恰當,程序公正,本院予以維持。保險公司上訴理據不足,本院予以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210元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順德支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烈 生
代理審判員 周 珊
代理審判員 葉 仲
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書 記 員 鐘 煥 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分配基金用)
2020-10-14代理非訴訟事務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書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