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人民政府訴
海南光大國際投資總公司
土地糾紛一案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2005)瓊行終字第3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三亞市人民政府。住三亞市河東一路19號。
法定代表人陸志遠,代市長。
委托代理人潘天雷、林霆,三亞市國土資源局公務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海南光大國際投資總公司,住
海口市濱海大道南洋大廈2208室。
法定代表人胡建智,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高畢章、王朝芳,海南大華園
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三亞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因被上訴人海南光大國際投資總公司(以下簡稱光大公司)訴其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處罰一案,不服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三亞行初字第28號行政判決,于2004年12月29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1月25日
立案受理,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同年4月15日在本院第
二審判庭公開
開庭審理,市政府的委托代理人潘天雷、光大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高畢章到庭參加訴訟。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本案審限延長至2005年5月24日,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2年10月29日,三亞市盛豐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盛豐公司)與三亞市旅游總公司(以下簡稱旅游公司)訂立《聯營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雙方聯營開發房地產。1993年10月10日,盛豐公司經旅游公司同意,與光大公司簽訂《冬都項目
轉讓合同書》。同年12月12日,三亞市國土資源局以市土字(1993)60號文,同意雙方聯營興建"冬都大廈"。1994年1月3日,三亞市國土資源局給旅游公司和盛豐公司頒發了河西國用(1993)字第01297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在履行項目轉讓合同過程中,因盛豐公司未履行約定義務,與光大公司發生糾紛,并訴至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高院以(1995)瓊民初字第21號民事
調解書結案,調解書及執行該調解書的裁定書,將旅游公司和盛豐公司名下的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光大公司,用于抵償盛豐公司所欠
債務。2001年3月15日,因三亞市旅游總公司、三亞萬翔賓館有限公司與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海口辦事處
借款糾紛一案,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查封了光大公司的上述土地。2003年6月13日,三亞市國土資源局在《三亞晨報》公告擬收回涉案土地使用權通知書,同年10月23日,市政府在《三亞晨報》公告送達三府(2003)130號《關于依法無償收回旅游總公司和盛豐公司解放四路4180.5平方米土地使用權的決定》(以下簡稱130號決定),該決定的收文單位為三亞市旅游公司和三亞市盛豐房地產開發公司,認定兩公司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后未按規定開發利用土地,致使土地閑置至今,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五條、《海南省閑置建設用地處置規定》第三條第(一)項、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快處置海南經濟特區停緩建工程的決定》第十三條規定,決定無償收回兩公司位于解放四路4180.5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并注銷河西國用(1993)字第01297號《國有土地使用證》。130號決定未送達光大公司,光大公司獲悉該決定后,向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
撤銷1 30號決定。
一審判決認為,三亞市人民政府在作出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行政處罰行為時,未查明該土地使用權已被生效的
法律文書確認轉移給光大公司的基本事實。在該地處于司法查封狀態下,作出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決定,屬于認定事實不清。且在法院未
解除查封的情況下,收回土地使用權行為屬違法。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三款的規定,判決撤銷130號決定。
市政府上訴稱:市政府在作出130號決定前,未收到過人民法院對涉案土地權益確認的法律文書,也沒收到過申請土地權利轉移的登記申請。因此,市政府作出的收地決定是正確的。造成土地閑置,被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是由于盛豐公司在規定期限內未足額投資開發建設項目而引起的,責任應由土地開發方承擔。一審判決對閑置土地的基本事實不作認定是錯誤的。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維持130號決定。光大公司答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市政府以不知人民法院已對涉案土地權益進行處置否定一審判決,其上訴理由沒有法律依據。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一審判決認定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市政府提出一審未認定(1995)瓊民初字第21號民事調解書未送達市政府的事實,本院對此予以審查。光大公司不否認未送達該民事調解書的事實,但是,認為市政府不是民事案件當事人,人民法院無須給市政府送達。本院認為,與本案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合法性相關的事實是人民法院的查封裁定是否送達給三亞市國土局,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查封涉案土地的裁定已經送達三亞市國土局無異議,可以認定。至于民事調解書是否送達市政府,與1 30號決定的合法性并無關系,鑒于雙方當事人對民事調解書未送達市政府的事實均予認可,本院亦予確認。
本院認為,涉案土地自當事人1993年取得土地使用權證之后,一直處于訴訟過程中,至作出130號決定時該土地仍處于查封狀態,且土地的實際權利人也由原先的三亞市旅游公司和三亞市盛豐房地產開發公司轉變為光大公司。市政府作出130號決定未考慮上述事實,屬認定事實不清。一審判決撤銷該處罰決定正確,應當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
案件受理費共計200元由三亞市人民政府負擔。光市政府以不知人民法院已對涉案土地權益進行處置否定一審判決,其上訴理由沒有法律依據。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一審判決認定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市政府提出一審未認定(1995)瓊民初字第21號民事調解書未送達市政府的事實,本院對此予以審查。光大公司不否認未送達該民事調解書的事實,但是,認為市政府不是民事案件當事人,人民法院無須給市政府送達。本院認為,與本案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合法性相關的事實是人民法院的查封裁定是否送達給三亞市國土局,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查封涉案土地的裁定已經送達三亞市國土局無異議,可以認定。至于民事調解書是否送達市政府,與1 30號決定的合法性并無關系,鑒于雙方當事人對民事調解書未送達市政府的事實均予認可,本院亦予確認。
本院認為,涉案土地自當事人1993年取得土地使用權證之后,一直處于訴訟過程中,至作出130號決定時該土地仍處于查封狀態,且土地的實際權利人也由原先的三亞市旅游公司和三亞市盛豐房地產開發公司轉變為光大公司。市政府作出130號決定未考慮上述事實,屬認定事實不清。一審判決撤銷該處罰決定正確,應當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200元由三亞市人民政府負擔。光大公司已經預交的一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在收到本判決之日起10日內直接支付給光大公司。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郭修江
代理審判員 鄭月濤
代理審判員 程小平
二○○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石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