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
(2002)粵高法行終字第42D4624號
?
?
?
?
??? 上訴人(原審原告):龍四才等4583人
??? 委托代理人:王世杰,湖北安百隆律師事務所律師。
??? 委托代理人:汪祖偉,北京中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廣州市環市中路316號。
??? 法定代表人:易洪深,局長。
??? 委托代理人:張端城、戴由武、林良漢,均為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工作人員。
??? 委托代理人:邱莊勝,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 上訴人龍四才等4583人因與被上訴人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行政糾紛系列案,不服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穗中法行初字第0032-4614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
??? 原審法院經審理認為,1998年9月18日,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公布,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社會養老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單位或者被保險人對社會保險部門的行政行為有異議的,可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該行為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請上級社會保險部門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復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單位或者被保險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義務的,社會保險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原告龍四才等4583人對被告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行為不服,應當先向被告上級社會保險部門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龍四才等4583人沒有依照《廣東省社會養老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先向被告的上級社會保險部門申請復議,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申請復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申請復議直接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受理后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因此,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定的起訴條件,依法應予駁回,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的規定,裁定如下:駁回原告龍四才等4583人的起訴。
??? 上訴人龍四才等4583人不服原審裁定上訴稱,原審程序違法,表現在:1、直到原審法院向上訴人送達裁定書,廣州市東山區人民法院和原審法院一直沒有向上訴人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2、原審法院未向上訴人告知合議庭組成人員名單,也未向上訴人告知申請回避等訴訟權利;3、庭前交換證據是民事審判制度改革的嘗試做法,并未立法確認,既然沒有在立案過程中裁定不予受理,就應當開庭審理,在庭前交換證據的過程中,原審法院要求上訴人提供曾經申請行政復議的證據,上訴人舉出證據并說明在正式開庭時再行提供,法庭當時也同意了,卻又在休庭十五分鐘后作出裁定,依法只有在正式開庭經過質證才可以認定當事人舉證能與不能;4、原審法院在上訴人補充完證據后,休庭十五分鐘即作出裁定,并隨即向上訴人送達事先制作好的長達118頁的裁定書,明顯是未審先裁。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裁定,發回重審。
??? 上訴人向本院提供了下列證據:l、2000年11月10日被上訴人作出的粵社保函?2000?207號《關于煤礦粵北三局離退休人員要求按省屬駐穗企業標準計發養老保險待遇問題的答復》;2、《被告人2001年5月14日出示的兩套標準養老金對比差額及復議后的答復》;3、2000年11月27日煤礦粵北三局離退休職工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暨省經貿委、省勞動廳等有關單位的《相信和依靠群眾,才能依法行政DD煤礦粵北三局離退休職工堅持按“省屬駐穗企業”標準計發基礎養老金的決心不動搖》;4、部分上訴人致廣東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申請復議書,落款時間是2001年3月3日。
??? 被上訴人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未提交答辯意見。
??? 本院認為,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發放養老保險金的行為不服應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起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廣東省社會養老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單位或者被保險人對社會保險部門的行政行為有異議的,可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該行為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請上級社會保險部門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復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單位或者被保險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義務的,社會保險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規定:“原告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一)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 根據上述規定,上訴人向原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應提供證明其已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其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行政復議有其法定的程序和要求,應當有具體、明確的行政復議請求,且需向有權受理的復議機關提出。上訴人未能提供出已向有權受理的復議機關提出過明確的復議申請和有權受理的復議機關已收到其復議申請書的證據。上訴人提供的證據1、證據2及證據3只能證明其曾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并要求被上訴人給予答復。該行為屬于信訪或者上訪行為,不符合申請行政復議的法定程序和要求,不能認定上訴人已提出復議申請。上訴人向本院提交的證據4是致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復議申請書,但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已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交該申請書。原審法院曾到廣東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復議處、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調查,該兩部門均稱沒有收到上訴人書面或口頭行政復議申請。本院二審經對上訴人進行調查詢問,上訴人亦稱其已向有關部門上訪,但仍未能提供證明復議機關已收到其復議申請書的證據。因此,上訴人主張其已申請行政復議,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未能證明其曾向法定復議機關申請復議,亦未能證明其起訴符合法定條件,故原審法院裁定駁回其起訴是正確的,依法應予以維持。
??? 上訴人上訴稱,直到原審法院向上訴人送達行政裁定書,原審法院和廣州市東山區法院一直沒有向上訴人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也未告知申請回避等訴訟權利義務。經查,本系列案上訴人于2001年6月向廣州市東山區人民法院起訴,由于原告人數眾多,社會影響大,東山區人民法院報請原審法院審理。根據東山區人民法院的送達回證記載,該院立案后已于2001年7月18日至20日,先后將東法行初字第44號-4626號案的受理案件通知書、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規定等文件送達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汪祖偉及上訴人,有汪祖偉及上訴人鄭育進、沈相松、羅永琴、肖佰常、潘豐球、侯廉明、賀耀武的簽名,因此,上訴人的上述說法與事實不符。上訴人鄭育進、侯廉明、賀耀武在本院調查詢問時稱其當時沒有收到上述文件,只是法院叫其在送達回證上簽名他們就簽了。送達回證一經簽名即應確認該證記載的《案件受理通知書》等文件已送達。上述三上訴人在本院詢問時承認送達回證上其簽字屬實,依法應認定《案件受理通知書》、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規定等文件已經送達。
??? 上訴人稱原審法院從未向其告知合議庭組成人員名單,屬程序違法。根據原審法院2002年3月28日的審查筆錄,原審合議庭審判長已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名單告知上訴人。上訴人認為當天告知合議庭成員,當天送達裁定書,是違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根據該條規定,法院應當在審判之前將審判人員及書記員告知當事人。但是,具體應當在何時告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法律規定告知當事人合議庭組成人員,目的是從案件公正審理的角度出發,了解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根據上述原審法院審查筆錄,上訴人沒有申請原審合議庭成員回避,此后,原審法院作出裁定,符合法律規定。上訴人主張原審法院程序違法,本院不予支持。
??? 上訴人認為原審在庭前交換證據時同意其在正式開庭時再提供申請復議的證據,卻又在休庭后十五分鐘作出裁定,未經正式開庭質證,就認定當事人舉證能與不能,違反法定程序。原審法院曾在2002年1月16日進行交換證據,當時審判人員己詢問上訴人有沒有關于復議的材料,上訴人回答:“我們上訪過,領導也接待過。”根據2002年3月28日原審法院的審查筆錄,審判人員再次詢問上訴人有沒有復議方面的新證據,上訴人稱沒有,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之一王世杰亦稱“原告是向有關部門申請過復議,也口頭申請復議,但由于文化素質的問題,所以無法提供復議的記錄”。由此可見,原審法院已充分考慮并留足時間由上訴人提供其已申請復議的證據,但上訴人仍未能提供。另外,本案并非實體審理,原審法院只是依法審查上訴人的起訴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對于此類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均沒有規定必須經過開庭審理才能裁定駁回起訴,因此,上訴人以本案未經開庭審理為由主張原審違反法定程序,沒有法律依據。
??? 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在當事人補充完證據后,休庭十五分鐘即作出裁定,并隨即向上訴人送達事先制作好的裁定書,明顯是未審先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規定,原告對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事項承擔舉證責任;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對原告的起訴進行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第二款規定:“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后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根據上述規定,原告在起訴時就應當提交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證據,法院在7日內審查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由于本案案情重大復雜,在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故先予立案。立案后,原審法院在2002年1月16日已進行過交換證據,并向省政府法制辦公室、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調查了解過上訴人是否申請過行政復議。原審合議庭根據交換證據的情況及向有關部門調查了解的情況,認為上訴人無法證明其已申請復議,依法應駁回起訴。2002年3月28日原審法院傳雙方當事人,繼續給當事人提供證據的機會,上訴人仍未能提供新證據證明其已申請復議,原審法院因而向當事人送達裁定書。原審法院的上述做法不屬于未審先裁,沒有違反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不構成違反法定程序。
??? 綜上所述,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應先行向法定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上訴人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已申請復議,其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原審裁定駁回上訴人起訴是正確的,依法應予以維持。上訴人上訴認為原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請求撤銷原裁定,發回重審,沒有法律依據,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三條第(十五)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 審? 判? 長? 李? 季
???????????????????????????????????????????????????????? 審? 判? 員? 張占忠
???????????????????????????????????????????????????????? 審? 判? 員? 顏? 輝
???????????????????????????????????????????????????????? 二OO二年七月三十日
???????????????????????????????????????????????????????? 書? 記? 員? 羊? 琴
???????????????????????????????????????????????????????????????????? 謝彩萍
???????????????????????????????????????????????????????????????????? 劉碧華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避申請書(法人)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