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9)高行終字第79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運城市關鋁設備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山西省運城永濟市中山東街26號。
法定代表人賈柏林,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崔紅秀,北京市高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亞林,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程強,該委員會審查員。
原審第三人張先勇,男,漢族, 1944年11月1日出生,解州中學教師,住(略)。
上訴人運城市關鋁設備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關鋁公司)因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8)一中行初字第74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2009年6月23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本案涉及名稱為“四連桿共面陽極鋼爪內彎校直裝置”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張先勇是專利權人。關鋁公司針對本專利權于2007年3月26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8年1月17日做出第11079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11079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專利說明書中斜向連桿這一技術特征描述是否清楚,應當聯系描述該技術特征的上下文、附圖以及著眼于整個方案進行判斷。說明書中的“斜向連桿”記載于具體實施方式中,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清楚的。本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3中記載了“四連桿共面”,其含義應當作通常含義的理解,即四根連桿處于同一平面內,本專利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對比文件1中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申請專利的時間在本專利之前,而公開時間在本專利之后,符合抵觸申請關于時間的規定。判斷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是否構成抵觸申請的關鍵在于兩者是否屬于同樣的實用新型專利。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均為陽極鋼爪的校直裝置,但兩者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同,存在雙活塞油缸以及連桿共面設置的兩個區別特征,兩者不屬于相同的實用新型,對比文件1不構成本專利的抵觸申請,本專利具有新穎性。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11079號決定。
關鋁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及第11079號決定,確認本專利權全部無效,由專利復審委員會承擔訴訟費用。其上訴理由是:本專利由于鉸鏈的運動方向是環形的,因此無法確定斜向連桿的“斜向”究竟是相對豎直方向還是水平方向的,說明書中也未能給出明確、清楚的說明,一審法院將“同一水平架”等同于“同一平面”明顯與事實不符,因此,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對比文件1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所達到的技術效果沒有本質區別,構成本專利的抵觸申請,因此,本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專利復 審委員會、張先勇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本專利為“四連桿共面陽極鋼爪內彎校直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是 2004年2月27日,申請號為200420008029.6,于2005年7月13日被公告授予專利權。本專利公告授權的權利要求如下:
“1、四連桿共面陽極鋼爪內彎校直裝置,其特征是:它在油缸的雙活塞(1)上設置兩頂座(2),在各頂座上分別設置兩個鉸鏈(3),再分別連接四根斜向連桿(4),連桿(4)通過鉸鏈(5)連接四根 型搖桿(6),各搖桿上設擠壓塊(7),搖桿另一端通過鉸鏈(8)固定在機架上,各擠壓塊(7)與支承塊(9)配合組成對彎曲鋼爪校直的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四連桿共面陽極鋼爪內彎校直裝置,支承塊(9)其特征是:劈形滑塊(10)燕尾連接支承塊(9)和固定塊(1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四連桿共面陽極鋼爪內彎校直裝置,四根搖桿(6)為“ ”形狀,以適應搖桿與鋼爪垂直轉動擠壓的要求。”
本專利說明書的發明內容部分載明,為了解決六爪、八爪校直過程中,由于鋼爪爪頭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油缸活塞頂座上,會引起頂座轉動力矩的轉動方向與連桿系統中的鉸鏈允許的轉動方向垂直,從而對鉸鏈帶來破壞性損傷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油缸水平放置,四連桿共面的陽極鋼爪校直裝置。斜向連桿與雙活塞油缸頂座鉸鏈連接。四連桿系統所在同一平面與鋼爪垂直。這樣做的顯著效果是,若某個擠壓塊先接觸某根鋼爪,其反作用力使油缸微動移位,于是四連桿將自動調節到均勻施力動態平衡狀態。由于各鉸鏈轉軸為豎直方向,先接觸鋼爪反作用力引起的對油缸及各鉸鏈的扭轉力矩在水平面內與轉軸垂直,(與轉軸允許的轉動方向一致),所以不會給裝置造成任何不良效果。說明書具體實施方式載明,整個校直系統,由液壓有關和四套連桿置于同一水平機架上,結合四個支承塊組成。說明書附圖1顯示,在本專利校直裝置中,四個連桿共處于與鋼爪垂直的面內,同時。液壓油缸也在該四連桿所在面內。斜向連桿均與油缸活塞頂座鉸鏈連接。斜向連桿與活塞運動方向呈一定的夾角。
針對本專利權,關鋁公司于2007年3月26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無效理由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權利要求1-3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四款、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和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口頭審理過程中關鋁公司放棄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無效宣告理由。
關鋁公司提交的對比文件1為200420041573.0號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及附圖,專利名稱為“六爪、八爪陽極鋼爪校直機頂推裝置”,申請日為2004年2月25日,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6月22日。該對比文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由于六爪、八爪陽極鋼爪的變形方向與鋼爪橫梁有一定的夾角,所以常規頂推裝置無法滿足校直其鋼爪的要求。該對比文件公開了一種六爪、八爪陽極鋼爪校直機頂推裝置,它包括油缸(4)、活塞(5)及推動連桿機構,所述該機構由推動連桿(7)、杠桿(8)、杠桿外側有頂推塊(3)連接構成,其特征是在活塞(5)上端設有頂推分配器(6),在分配器上對稱地設置有六或八套推動連桿機構,其中每兩套連桿機構間的夾角由陽極鋼爪橫梁之間的夾角所決定。在頂推塊(3)外側旁的相應處設有與頂推塊配合使用的靠背塊(9)。由于鋼爪內彎方向可能偏離鋼爪橫梁軸線方向,所以頂推塊(3)的半圓弧面直徑略大于鋼爪爪頭直徑。該對比文件還載明“同樣若是八爪陽極鋼爪,那么在頂推分配器上安裝八套推動連桿機構及相應的V型靠背塊,滿足實際要求 ”的內容。該對比文件說明書附圖1和2顯示,推動連桿機構中的推動連桿(7)和杠桿(8)之間呈一定夾角,各推動連桿機構不在同一平面上,且油缸為單活塞,其運動方向為從下向上。
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8年1月17日做出第11079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該決定認為:1、本專利說明書在使用文字難以描述“ ”型搖桿的情況下,使用圖形對該技術特征進行描述和說明的效果更加清楚、直觀。說明書中斜向連桿的斜向是相對于油缸活塞的運動方向而言。因此本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2、由于專利法并未禁止在權利要求中使用圖形表示產品某一構件的形狀,且就本專利而言,使用圖形描述權利要求1和3中的“ ”型搖桿這一必要技術特征比使用文字能夠更加清楚、直觀,因此不會導致本專利保護的范圍不清楚。對于權利要求1-3中的“共面”的描述,在權利要求1-3中明確記載了“四連桿共面”,其含義即為四根連桿處于同一平面內。權利要求1中的“斜向”是在四根連桿所在的平面內且以油缸活塞的運動方向為參照。因此本專利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3、本專利具有實用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4、將專利權利要求1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證據1公開的內容進行對比,區別特征是本專利裝置中的油缸為雙活塞,而對比文件1的裝置沒有公開油缸具有雙活塞,據其附圖1可見其油缸為單活塞;對比文件1的裝置在分配器上對稱地設置有六或八套推動連桿機構,而本專利的裝置則設有四根連桿;對比文件1的裝置的連桿不在同一平面內,而本專利的連桿共面。上述區別特征導致技術方案實質上是不同的,因此,權利要求1相對于證據1具備新穎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權利要求2和3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在權利要求1具有新穎性的前提下,權利要求2和3也具有新穎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
據此,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11079號決定。
以上事實有本專利授權公告文本、第11079號決定、對比文件1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根據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根據本專利說明書記載:“整個校直系統,由液壓油缸和四套連桿置于同一水平架上,結合四個支撐塊組成”,而說明書附圖1明確地標識了油缸活塞的運動方向,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說明書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斜向連桿的方向是以油缸活塞的運動方向為參照的;關于“共面”這一技術特征,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均明確是“四連桿共面”,說明書還進一步描述了連桿與油缸置于同一水平架上、四連桿系統所在同一平面與鋼爪垂直、各主要構件在同一平面內設置等等,因此,本專利說明書對于“共面”的含義做出了清楚、完整的說明。關鋁公司關于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發明創造的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在本案中,對比文件1的申請日早于本專利申請日,公開日晚于本專利申請日,故可以用來評價本專利的新穎性。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均為陽極鋼爪的校直裝置,屬于相同技術領域,但二者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同,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在鋼爪校直過程中對鉸鏈帶來的破壞性損傷,而對比文件1是克服由于鋼爪的變形方向與鋼爪橫梁有一定的夾角所造成的常規頂推裝置無法滿足校直鋼爪的困難。在技術方案方面,對比文件1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區別有:本專利校直裝置中的油缸為雙活塞,而對比文件1的裝置沒有公開油缸具有雙活塞,從其附圖1可見油缸為單活塞;對比文件1的裝置的連桿不在同一平面內,而本專利的連桿共面,上述特征與本專利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密切相關,未被對比文件1公開。因此,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所確定的技術方案以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均有所不同,不屬于同樣的發明創造,對比文件1不構成本專利的抵觸申請,本專利具有新穎性。
綜上所述,關鋁公司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運城市關鋁設備材料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運城市關鋁設備材料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焦 彥
二○○九 年 七 月 二十二 日
書 記 員 耿巍巍
書 記 員 陳 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復核類推案件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指令再審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