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5)一中行初字第871號
???? 原告
佛山市麥爾電器有限公司,住所地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和順鎮共同新路東頭基。
???? 法定代表人龔金水,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堯國林,男,漢族,1976年3月29日出生,佛山市麥爾電器有限公司職員,住
江西省南城縣建昌鎮二府巷27號。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趙明,該委員會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程強,該委員會審查員。
???? 第三人
上海昆玉電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陪昆路233號。
???? 法定代表人龔漢和,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李東輝,上海市一平
律師事務所律師。
???? 原告佛山市麥爾電器有限公司(簡稱麥爾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6月16日作出的第7317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7317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5年8月23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通知上海昆玉電器有限公司(簡稱昆玉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5年11月16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麥爾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堯國林,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趙明、程強,第三人昆玉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東輝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專利復審委員會第7317號決定系就麥爾公司針對昆玉公司享有的第02260039.6號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該決定中認定:1、關于無效理由和證據的認定。附件1、2、3、9、10、12-14以及反證1的真實性予以認可。由于附件11是一份證人證言,但作為證人的何樹龍沒有出庭接受質證,因此對附件11的真實性不予采信。關于本專利權的無效理由和范圍為:權利要求1相對于附件1-3、14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權利要求1-5相對于附件10、13不具有新穎性;權利要求1-6相對于附件9、10、12、13不具有創造性。2、權利要求1與附件2的實物產品相比不具有創造性。3、附件10為蒸汽熨燙機產品造型結構
設計合同和外觀及結構設計確認書,其屬于企業內部資料,不屬于專利法意義上的公開出版物,并且麥爾公司不能證明在申請日前公眾中想要得知該技術(或設計)的任何人都能夠得知該技術(或設計)。從其設計確認書可以看出,麥爾公司與
廣州英科聯網絡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30日確認了外觀及結構設計方案,并確認按上述方案進行手板制作,但從中無法明確地得出產品的具體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附件13為廣州市英科聯網絡有限公司的企業注冊基本資料。可見附件10、13并不能組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在本專利的申請日前公眾可以獲知附件10中的技術(或設計)內容。因此,對于麥爾公司請求以附件10、11、13破壞權利要求1-5新穎性的主張,不予支持。4、附件9、12不能破壞權利要求1-6創造性。因此,被告作出第7317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無效,維持權利要求2-6有效。
???? 原告麥爾公司不服第7317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
行政訴訟,其訴稱:1、原告在無效程序中主張“使用附件1-3和14破壞權利要求1-2的新穎性和創造性”,而非第7317號決定認定的“使用附件1-3和14破壞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2、附件2實物的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螺接四個萬向輪,而非第7317號決定認定的“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3、附件10作為原告與案外人的產品結構設計合同,應當屬于專利法規定的以其他方式公開的形式,可以作為對比文件。且第7317號決定已經確認了附件10的真實性,其足以破壞本專利權利要求1-5的新穎性。4、權利要求2與附件1-3和14的區別在于“底座下面四角部為凹狀”,這一區別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不具有創造性。5、在權利要求1-2無效的情況下,權利要求3-6沒有創造性。綜上,第7317號決定中關于維持本專利權利要求2-6有效的決定錯誤。原告請求法院
撤銷第7317號決定中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2-6有效的認定,判定本專利權利要求2-6無效。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1、關于事實認定問題。原告認為第7317號決定中所記載的“請求人確認使用附件1-3和14破壞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及“該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與事實不符,然而上述內容均明確記載于口頭審理記錄表附頁中,并經當事人雙方
簽字確認。2、關于附件10的公開性問題及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第7317號決定已經詳細論述,被告堅持決定中的意見。綜上所述,被告認為第7317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應予維持。
???? 第三人昆玉公司沒有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在庭審中表示同意被告的意見。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2002年9月18日,昆玉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名稱為“輕便型蒸汽熨燙機機殼”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該申請于2004年2月25日被授權公告,專利號為02260039.6(即本專利),專利權人為昆玉公司。本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包括獨立權利要求1和直接或間接從屬于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2-6。
???? 2004年8月18日,麥爾公司以本專利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提交了9份證據,編號為附件1-9。
???? 2004年9月16日,麥爾公司又補充了無效宣告理由和5份證據。其中:
???? 附件10:麥爾公司(甲方)與廣州市英科聯網絡有限公司(乙方,簡稱英科聯公司)于2002年4月24日簽訂的《蒸汽熨燙機產品造型結構設計合同》(簡稱《設計合同》)及雙方在2002年7月30日簽訂的《外觀及結構設計確認書》(簡稱《確認書》)。《設計合同》約定甲方委托乙方進行蒸汽熨燙機的底座、水壺、噴頭、桿連接件的外觀、結構設計,乙方根據甲方提出的技術要求進行方案設計,由甲方選出滿意的方案進行確認,乙方有責任維護該設計項目的知識產權保密性。《確認書》載明了相關的外觀及結構方案,麥爾公司確認了該設計方案,并同意將圖示方案進行手板制作。
???? 附件11:證明人何樹龍的書面證言。書面證言提到何樹龍系英科聯公司的總經理,與麥爾公司簽訂的《設計合同》和《確認書》是真實的,《確認書》已于2002年7月30日交給有關模具公司進行開模。
???? 附件13:英科聯公司的企業注冊基本資料復印件。
???? 2005年5月16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在口頭審理中,麥爾公司確認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為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并確認使用附件1-3和14破壞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使用附件10、11和13破壞權利要求1-5的新穎性,附件9-13破壞權利要求1-6的創造性。各方對附件2實物進行勘驗,麥爾公司確認附件2的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在記載上述確認內容的口頭審理記錄表附頁上有麥爾公司的代理人堯國林的簽字。
???? 2005年6月16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7317號決定。
???? 在本案訴訟中,麥爾公司認可口頭審理記錄表附頁的真實性,并認可其確實作了相應的陳述。對于附件10,麥爾公司認為其設計方案已經交給有關模具公司開模,已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其他方式公開。麥爾公司對第7317號決定中關于附件9、12的認定沒有提出異議。
???? 以上事實,有附件10、11、13,第7317號決定,口頭審理記錄表附頁、本專利授權說明書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一、關于原告是否主張使用附件1-3及附件14用于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2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 根據《審查指南》的規定,無效宣告程序遵循請求原則,專利復審委員會通常僅針對當事人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的范圍、理由和提交的證據進行審查。對于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或者證據,請求人享有自主處置的權利,對于請求人放棄的無效宣告理由或者證據,在沒有其他當事人重新提出的情況下,專利復審委員會通常不再審理。本案中,原告作為請求人,在口頭審理中明確附件1-3和附件14僅用于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這是原告對請求理由及相應證據使用范圍的自主處置,是原告對無效宣告請求的范圍、理由及證據的使用作出的明確的意思表示,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被告依據原告明確的范圍,僅將附件1-3和附件14用于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其行為符合原告的意思表示及相應的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關于將附件1-3和附件14用于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2的新穎性和創造性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鑒于原告在無效程序中并未要求使用將附件1-3和附件14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2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故本院對于原告提出的權利要求2相對于附件1-3和附件14不具有創造性的主張不再進行審理。
???? 二、關于附件2公開的技術內容。
???? 原告在本案訴訟中主張附件2實物的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螺接四個萬向輪,而非第7317號決定認定的“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然而在口頭審理記錄表附頁中明確載明“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原告的代理人也在該記錄表附頁上簽字確認且認可其真實性。故第7317號決定認定附件2“機殼本體的底座下面設有萬向輪”并無不妥。
???? 三、關于附件10是否構成本專利的現有技術。
???? 現有技術是指在本專利申請日以前公眾能夠得知的技術內容,即該技術內容處于能夠為公眾獲得的狀態,并包含有能夠使公眾從中得知實質性的技術知識的內容。處于保密狀態的技術內容,由于公眾不能得知,不屬于現有技術。保密狀態,既包括受
保密協議約束的情形,也包括社會觀念或者商業習慣上被認為應當承擔保密義務的情形。
???? 本案中,附件10是原告與案外人就產品外觀和結構達成的委托設計合同及對設計方案進行確認的確認書,其內容受合同約定的保密條款及商業保密習慣的約束,不會向公眾公開,一般公眾不能獲得其技術內容。附件11中證人何樹龍未就其出證內容出庭作證,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質證,且沒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因此其證言不能采信。因此,原告未能舉證證明附件10所載明的內容處于公眾能夠得知的狀態,其關于附件10的外觀設計已經交給模具公司開模,屬于專利法規定的其他方式公開、構成本專利現有技術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四、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3-6的創造性。
???? 由于原告在無效程序中主張用于評價權利要求3-6的創造性的證據為附件9-13,在附件10、11、13不能構成證據鏈證明在先公開,且原告對附件9、12的認定沒有異議的情況下,原告關于權利要求3-6沒有創造性的主張不能成立。
???? 綜上所述,第7317號決定關于上述爭議事項的事實認定清楚,結論正確,原告麥爾公司請求撤銷該決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8號《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駁回原告佛山市麥爾電器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佛山市麥爾電器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可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及其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
???? 審 判 長 姜 穎
???? 代理審判員 周云川
???? 人民陪審員 李 渤
????
????
???? 二○○五 年 十一 月 三十 日
????
????
???? 書 記 員 朱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