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在母親家的已婚婦女是不是空的,我們能得到土地補償嗎?農村“空戶”實際上是指農村已婚婦女。農村已婚婦女的地位比較特殊,因為它涉及到戶籍的變更。許多農村人仍有“嫁女潑水”的想法。他們認為出嫁的女兒是別人家的,所以在拆遷面前沒有繼承父母房子的資格,財產和土地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
但是,已婚婦女要獲得征地補償,必須滿足這三個條件,即在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登記,不在其他經濟組織享有土地權利,即:,她結婚后,戶籍仍在娘家,娘家沒有劃撥土地,在娘家享有土地權利,已婚婦女的土地權益不可剝奪。父母有征地補償的,已婚婦女也應享受征地補償。
還有一種情況,婦女結婚后,戶口遷往丈夫家,也享有與土地有關的權利。但后來離婚了,戶籍沒有遷出,所以戶籍所在地的土地權不能被剝奪,還應享有征地補償權。不能因為離婚就剝奪這些權利。
最后一個條件是必須是農村戶籍,在戶籍所在地參與生產生活,承擔了村集體成員的義務。已婚婦女符合這些條件的,有權獲得征地補償。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農村土地征收補償費的性質和權屬不明確。征用承包地以外的農村集體土地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征收人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由于立法對農村土地所有權界定不清,大量的補償款無法被農民控制,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根據現行法律,青苗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應當分配給被征收人,通常由農民個人享有;安置補助費應當由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并給予被征收人如果農民自己找工作的話。
但目前的立法模式并沒有對“集體”作出嚴格的定義。現實中,農村集體土地一般有三種模式,即鄉鎮集體所有制、村委會集體所有制和村組集體所有制。
所有權主體的多層次性和不確定性的規定,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的缺位,導致集體土地人人所有,人人無權。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和統分結合的管理體制以來,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已經解散,并將原屬于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分給各村組農民進行承包經營。
此外,在土地分割時,大多數土地所有權登記程序并不完善。當土地未被征用時,這種潛在的所有權不明確的問題并不十分明顯。然而,面對補償,三大主體爭搶土地補償。即使在村組所屬的土地被征用后,也出現了很多不正常的扣、扣補償的現象,然而,真正的土地所有者手中的補償卻所剩無幾。我國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不合理。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征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征地前三年的年平均產值計算。
補償標準計算的基準是農用地年產值,土地補償費的確定與征地地點、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基礎設施條件密切相關,但與土地年產值的相關性不明顯,與土地實際產值相比,征地的法定補償標準往往扭曲。
由于政府作為利益相關者分享征地利益,被征收方很少參與征地過程,許多地方政府往往按照法定最低標準給予補償,甚至達不到法定最低標準。在自由裁量權管轄范圍內,不公平、不合理現象較為普遍。
在實踐中,政府往往通過支付較低的補償費獲得土地,然后以較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將土地轉讓給市場,但失去土地的集體組織和農民無法從中獲得增值收益。賠償程序不完善,司法救濟難以到位。雖然在補償過程中有公告和聽證的規定,但農民參與聽證沒有保障渠道。土地征收補償方案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制定。補償方案制定后,會公告告知農民,只有當農民提出的意見確實需要修改時,補償方案才會改變,這大大限制了農民的參與權。
另外,糾紛發生后,法院往往以征地補償不屬于民事案件為由不予受理,無法實現司法保護?,F行的土地征收補償法律法規并沒有為對裁決不服者提供救濟渠道?!锻恋毓芾矸ā返谑鶙l主要規定了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糾紛的救濟渠道,但不包括解決征地補償糾紛。
根據現行《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收當事人對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不能達成協議的,由征收部門作出裁定,裁定為終局裁定,相對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種制度安排賦予被征收人過多的權力,而被征收人甚至沒有最低限度的司法救濟權。雙方攻防武器嚴重失衡,容易對被征收人利益造成損害。土地征收糾紛是集體土地征收過程中失地農民、村委會、土地使用者和政府之間的糾紛。這類糾紛的特殊主體往往表現為:一是政府或開發商,二是農民。由于主體的特殊性,在處理此類糾紛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地方保護主義,且此類案件數量較多,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對辦案人員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充分掌握案件的專業知識和事實,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才能辦好此類案件。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農村已婚婦女長期不遷入戶籍地居住的,屬于空房。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取得征地補償。
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