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本質上是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因此,其法律關系應遵循私法自治原則。由于工人和雇主的地位與社會發展的利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勞動關系更受公法的規范。因此,勞動法是公法與私法相結合而產生的法律,而勞動合同是規范勞動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體現了私法的內容,也體現了公法的理念。當公法原則和私法原則不能彌補真正的正義時,有必要運用公法和私法的手段。換言之,法院在審理勞動合同糾紛時應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與國家公法干預的統一,這既是我們正確審理勞動合同的前提,也是我們正確理解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的基礎。解除勞動合同糾紛主要涉及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和解除勞動合同后的程序糾紛。《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是法律法規賦予的單方面終止合同的權利。只要構成上述條件,就無需獲得業主的同意。因此,如果工人提前終止合同,這是行使辭職權的行為,不應承擔違約責任,也不應涉及違約金。我們應該注意以下情況:
首先,如果雇員違反了“提前30天書面通知雇主”的規定,雇主要求雇員賠償經濟損失,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因為該規定不僅僅是終止勞動合同的程序,還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服務期限有特別約定,勞動者違反約定提前解除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為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但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進行調整。需要注意的是,法院一般不應主動調整,當事人應提出請求或抗辯。第三,雇主與雇員簽訂勞動合同,條件是提供住房、汽車等特殊待遇。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終止后就歸還住房和汽車發生爭議,人民法院應根據勞動爭議案件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并在具體審理過程中充分尊重雙方的勞動合同協議進行處理。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如果雇主作出的終止勞動合同的決定沒有送達勞動者,或者在無法送達時沒有以公告或通知的形式予以公布,則該決定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如果工人要求撤銷決定,法院應予以撤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僅應當對解除合同的原因承擔舉證責任,還應當對通知決定或書面通知承擔舉證責任。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被撤銷后,應當按照勞動者原工資標準賠償勞動者的損失;如果勞動合同期限在訴訟期間屆滿,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責令勞動者自勞動合同期滿之日起至判決之日止一次性支付必要的生活費。勞動合同終止后發生的糾紛,發給勞動合同終止證書的糾紛/a>。根據勞動部《關于實施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在招用員工時,應當核對《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即《勞動合同終止證明》是用人單位聘用和審查員工的條件。勞動合同終止后,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合同關系終止后,合同當事人仍負有通知、協助、保密等伴隨義務。因此,用人單位應當自合同終止之日起及時向勞動者簽發合同終止證書,證書內容應當包括合同的訂立、履行和終止時間。因用人單位未出具終止合同證明而發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受理并作出判決。用人單位未出具合同終止證明,影響勞動者就業,勞動者要求賠償的,應當予以支持。發包人出具的合同終止證明涉及對當事人人格評價的,應當客觀真實,不得侮辱當事人人格。如果用人單位出具的證明內容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權,當事人可以在一般民事案件中提起訴訟,這不是勞動爭議。辦理相關手續。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未及時辦理勞動者檔案轉移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用人單位不得以雙方未結清欠款或者勞動者未支付相關賠償金為由扣留勞動者檔案或者未辦理相關手續。勞動者要求辦理有關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如果雇主的行為直接導致工人無法就業并給工人造成損失,雇主應承擔賠償責任。三、競業禁止條款的適用。競業限制是指公司員工(特別是高級員工)在任期內不得在競爭性公司或競爭性企業兼職,離職后不得在競爭性公司工作或在特定時期和地區開展競爭性業務活動。競業限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而不是隨著員工的流動流向有競爭力的企業,維護企業在競爭中的主導地位。我國競業限制的規定分散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中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一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仲裁案件中涉及侵犯商業秘密的糾紛,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仲裁案件當事人涉及侵犯商業秘密的,應當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申請仲裁,并根據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的規定作出裁決。但競業禁止條款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們應該在審判實踐中充分認識這一特點。在審理解除勞動合同糾紛時,當事人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用人單位應當在合同解除后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提供經濟補償的,約定的競業禁止條款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如果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終止勞動合同,導致勞動關系終止,競業禁止條款不具有約束力,除非雙方另有約定,并向勞動者提供經濟補償。對競業禁止條款的審查還應基于自愿原則和適當的司法干預。如果雙方就競業禁止的適用范圍和時間以及禁止工人進入的行業范圍達成的協議明顯不合理,法院可以裁定超出必要程度的競業禁止條款對工人沒有約束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開展疫苗臨床試驗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3-02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