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包人變更非農業建設用地農業用途的,承包人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權、收益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7條規定,承包人有義務保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將其用于非農建設。土地管理法規定了嚴格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程序,以及土地征用和使用的審批程序。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經有關人民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包人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手續,或者騙取批準,將承包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此外,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履行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承包人在合同經營活動中有上述行為的,屬于嚴重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2) 承包人進行破壞性和掠奪性管理,對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土地永久性損害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掠奪性管理、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構筑物、取土、采礦等原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和農業破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很難用一般的人力物力恢復種植條件的破壞。發包人發現承包人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有權制止承包人的行為,并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承包人對承包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包人有權制止,并有權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若干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發包人要求承包人賠償因承包人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者破壞性、掠奪性生產經營承包經營標的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3) 承包人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承包人有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義務。承包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期限和金額支付合同費用,不得無故拖延、拒絕或者少付。否則,將構成違約。構成違約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承擔違約責任。因支付合同價款等方面發生爭議的,合同雙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決。《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在農業合同中,對合同金額、支付比例、支付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明事實和責任的基礎上,主持雙方調解。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依照本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處理。”。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審理農業承包糾紛時,對承包人應當承擔的義務中超出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部分不予保護。但是,采用招標、拍賣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通過公開招標或者競爭性招標確定合同費用;采用協商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由雙方協商確定合同費用。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
2021-02-11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