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糾紛的類型很多,土地糾紛所需要的證據也很多。從土地糾紛的類型來看,最有利的證據有土地權屬證明、征收補償協議、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合同等,土地所有權爭議當事人應當對其提出的事實和理由承擔舉證責任,并及時向負責調查處理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有關證據材料。第二十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爭議案件,應當審查雙方提供的有關證據材料:(一)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權屬認定證書;(二)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批準征用、劃撥、轉讓或者以其他方式批準使用土地的文件;(三)爭議雙方依法達成的書面協議;(四)處理爭議的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機關的文件或者圖紙;(五)其他有關證明文件。第二十一條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核實,方可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土地出讓合同糾紛能否申請仲裁?
事實上,土地出讓合同糾紛此時能否仲裁,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土地出讓合同有爭議的,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然可以進行仲裁。但是,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仲裁機構將不予受理。
如果您去仲裁,一般應采取以下步驟:
1。先申請仲裁
這是啟動仲裁程序的第一個程序。不同國家的法律對其適用有不同的規定。在中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規定,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經簽字的申請書,內容包括:(1)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地址。原告所依據的仲裁協議。原告的要求和事實證據。原告向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時,應當附具其主張的事實的證明文件,指定仲裁員,不收取仲裁費。委托代理人辦理仲裁事項或者參加仲裁的,應當提交書面委托書。根據我國仲裁規則,原告和被申請人分別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名單中的一名仲裁員,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為仲裁庭主任,共同組成仲裁庭審理案件;雙方也可以共同命令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在仲裁委員會名單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獨任仲裁員設立仲裁庭,分別審理案件。仲裁庭審理案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不開庭審理,通常是當事人申請或者雙方同意,由仲裁庭審理;二是開庭審理。根據仲裁規則,這種審判是私下進行的。如果雙方都要求公開審理,仲裁庭將作出決定。作出裁決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步。裁決作出后,審理程序終止,故該裁決稱為終局裁決。
最后,雙方應按照仲裁裁決規定的時間自動履行仲裁裁決。仲裁裁決沒有期限的,應當立即履行。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照中國法律的規定向中國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依照有關國際公約或者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其他國際條約的規定處理。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土地糾紛的類型很多,土地糾紛所需要的證據也很多。根據土地糾紛的類型,最有利的證據包括土地權屬證明、征收補償協議、土地合同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3-25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