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土地糾紛可以由雙方協商解決。談判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自愿,即雙方都愿意談判并達成協議。任何一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2) 合法,雙方達成的協議必須合法,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本辦法適用于因土地權屬不清、土地范圍不清、無土地界線標志等原因引起的土地權屬、使用權糾紛。雙方協商后簽訂土地所有權協議。爭議雙方應當報當地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備案。第二,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應當向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調解。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調解應當做到:(一)查明事實,辨別是非,明確責任。(2) 耐心勸說要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明確利益關系。(3) 我們不僅要遵守法律法規,而且要有原則、靈活。(4) 爭取有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第三,人民政府的處理就是所謂的行政處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或者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鄉級人民政府處理的土地糾紛,主要是一方或雙方為個人的土地權屬糾紛。爭議范圍小,數量少,情節也不太復雜。為了及時解決土地糾紛,方便群眾,此類糾紛應由鄉級人民政府處理。但是,權屬糾紛涉及的情況復雜,影響大,處理后涉及登記發證。鄉級人民政府無權登記發證,由縣級人民政府辦理。但鄉一級人民政府可以受理。訴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土地使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請求國家依法予以保護。訴訟作為處理土地糾紛的一種方式,有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形式。解決土地糾紛,必須查明事實,辨別是非,研究問題,分析原因。按照法定程序,根據不同時期有效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按照“先易后難、先調查后判斷、先個別后一般”的原則,實事求是地依法解決問題。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違法的行政處罰有效嗎
2021-02-21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棚改拆遷補償一般多長時間到位
2021-01-29公司拆遷補償要交稅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