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勞動調解的道路上該怎么辦。
勞動調解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和調解書,被申請人提供證據證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經審查屬實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不執行規則:一、裁決事項不屬于勞動爭議仲裁范圍,或者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二)法律適用確有錯誤的;(三)仲裁員在仲裁案件時有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行為;(四)人民法院認為執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作出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雙方當事人簽收調解書后,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一方當事人在調解書送達前撤回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本案中,勞動仲裁委員會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對雙方爭議進行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仲裁調解書送達雙方。被申請人還根據仲裁調解書履行了相關賠償義務。仲裁調解書合法有效。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仲裁員可以依法處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受理的,裁定駁回訴訟。綜上所述,目前法律僅賦予法院在執行階段對仲裁調解書合法性進行司法審查的權利,并未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訴訟提起法院對仲裁調解書合法性的審查程序。因此,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一方回到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在此,法官提醒,勞動仲裁裁決書與仲裁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的時間不同。非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結束后,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將對勞動爭議進行再審;當事人在15日內均不起訴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調解書一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勞動爭議雙方在進行仲裁和調解時,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差異。仲裁調解書一經簽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退回。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拆遷房屋八年沒安置怎么維權
2020-11-22國有土地使用證拆遷中有用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