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新我國劃撥土地使用證。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xù)使用的,應當至少提前一年申請續(xù)簽。續(xù)簽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另外,人們在購買二手房時,如果房屋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就意味著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性質和期限沒有確定。因此,他們在購買此類房屋時必須謹慎。什么是劃撥土地使用權根據《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土地使用權轉讓以外的其他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三條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作了規(guī)定:“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法律批準,將土地交付國家使用的行為土地使用者在支付補償、安置等費用后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劃撥土地使用權使用年限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使用年限為70年,商業(yè)使用年限為40年,工業(yè)使用年限為50年。另一種是土地使用權的分配,沒有固定的年限。劃撥土地使用權是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土地使用者支付補償、安置等費用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解放初期土地使用者以合法劃撥、轉讓、驗收、使用的方式使用國有土地的,或者以合法轉讓、繼承、驗收地上建筑物的方式使用國有土地的,可以確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在土地公有制之前,私有土地可以通過購買房屋或土地、租賃土地等方式使用。如果土地在國有后仍在使用,則可以確定當前使用者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因原房屋拆遷、改建或者自然倒塌,改變實際土地用途的,經依法審批,可以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為實際土地用途;空地、房屋倒塌、拆除后超過兩年未收回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實施前,重復劃撥、征用的土地,可以根據當前實際使用情況或者最后一次劃撥、征用的文件確定。一定范圍內的土地被反復征收或先后劃撥給幾個單位,往往引發(fā)土地糾紛。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既有政策上的問題,也有國土資源管理機關的失誤。但是,一般來說,土地使用者通常使用的土地不能轉讓給其他單位使用。主要是以前使用者征收(劃撥)而沒有使用或征收(劃撥)多少閑置土地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土地由后一個單位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合理使用。對原土地使用者被迫注銷或者搬遷,然后恢復或者回遷的,原土地已出讓給其他單位使用的,應當根據政策要求和土地利用現狀,確定是否返還土地使用權。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申請強制執(zhí)行收費標準
2021-03-22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