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出現價格交易糾紛怎么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購過程是出現價格交易糾紛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的,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網購平臺處理,處理不了的可以訴訟解決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惡意差評者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對于網絡交易中惡意差評的法律責任,早在2014年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就有明文規定:
網絡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規定,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同時,不得利用網絡技術手段或者載體等方式,從事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擅自使用知名網站特有的域名、名稱、標識或者使用與知名網站近似的域名、名稱、標識,與他人知名網站相混淆,造成消費者誤認;
(二)擅自使用、偽造政府部門或者社會團體電子標識,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三)以虛擬物品為獎品進行抽獎式的有獎銷售,虛擬物品在網絡市場約定金額超過法律法規允許的限額;
(四)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
(五)以交易達成后違背事實的惡意評價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
由此可知,惡意差評是法律命令禁止的行為,違法者需要承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例如需要刪除惡意差評、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購過程是出現價格交易糾紛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的,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網購平臺處理,處理不了的可以訴訟解決糾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沒有劃分責任,能不能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30使用假離婚證會坐牢嗎
2021-01-18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現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